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意大利有个乒乓“球痴”:来中国64次,拍摄八千位选手照片

张荣锋/新华社
2017-08-31 10:55
运动家 >
字号

吉纳罗·博扎。 本文图片 新华社

意大利人吉纳罗·博扎今年63岁,天津全运会是他第64次来中国。自1994年第一次来中国,他平均一年会来两三次,基本都是来看乒乓球的。

博扎在欧洲最大的体育报纸《米兰体育报》干了27年,两年前被老板勒令提前退休。因痴迷乒乓,尤其是中国乒乓,他早已为老板所不喜。

退休后老人更加无拘无束,最近两年又来了七次,乒乓球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乒乓球预赛和比赛等一个也不落。

两年前,在报道苏州世锦赛期间,笔者的同事与博扎聊过,这些年博扎自费报道乒乓球比赛的花销超过200万元人民币,仅来中国的费用就超过120万。

最近两年他又花了多少钱“迷”乒乓,博扎称没细算过,2万欧元(约16万人民币)总是有的。

博扎现在的养老金每年约4.5万多欧元(30多万人民币),外加一直未婚,他“迷”得起。

这次来全运会,博扎目前还没写过一篇文章,因为还没有媒体跟他约稿。不过他一直没闲着,关注每一场比赛,偶尔拍点照片,也会到混采区听听看看。

30日下午,他刚刚给国际乒联的上海工作室发了五张照片和一段丁宁的采访录音,不过他分文不取,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看比赛最重要,其他的我不在乎。”

除了国际乒联网站,他的作品还有一个落地平台,他的一位意大利朋友开了专题博客,当然供稿也是没有报酬。

博扎采访了1989年以来所有的世乒赛,还采访了1996年以来全部的中国乒乓球锦标赛,这个纪录连中国记者都很难破。

算上世界杯赛、国际公开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的话,总数肯定过百。

博扎家里的陈列。

在乒乓球赛场的媒体工作间里,基本看不到博扎,因为他除了看比赛,就是回酒店。博扎说,我现在老了,体力跟不上了,看完比赛,我就得回酒店歇歇。

回顾2002年,当时有约550名选手参加全国锦标赛,有大概250名新选手,博扎拍了每一名新人的照片,赛事结束后,博扎的两条腿肿了一圈。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马龙和丁宁。从1997年至今,所有参加全国锦标赛的选手照片我都有,现在我大概有8000多名中国选手的照片,只有我有这么全的,”博扎十分得意,“这次比赛我拍得不多,因为没有新人,我以前都拍过了。”

博扎给笔者展示了他家里的照片,就是个小型的中国文化博物馆,从京剧脸谱、中国结、字画到浓缩型兵马俑、瓷器、内画摆件……

博扎着重介绍了家里摆着的两个美女画:一个是西施画像,另一个是林志玲的照片。

博扎还“显摆”了其他宝贝,其中两个奖杯和一枚金牌是张怡宁送的,奖杯来自于两届克罗地亚公开赛,一个是金杯,一个是银杯。

2003年张怡宁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后,将金牌送给了他。

“我们俩认识20年了,1997年全运会预赛上,我在天津看见了她。当年在上海嘉定的全运会决赛后,我第一次跟她说话,我把在天津拍的照片送给了她,我说‘照片很美’,她说‘我并不漂亮’,”博扎美滋滋地回顾那段往事。

博扎至今共有过三个中国的手机号码。第一个号码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办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他发现自己的号码不能用了,原因是没有充值。

在广州办了第二个号码,此后他定期让在意大利使馆工作的朋友给充值,每次充100-200块,他来北京时再还钱,生怕号码再次作废。

去年来上海,他发现号码又不能用了,朋友告诉他,现在国内实行实名制,否则号码就没了,博扎拿着护照又去办理了第三个号码,一直使用至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