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平台争夺大V,知识引导流量

2017-08-31 17:47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今日头条重金从知乎挖走300大V,给予“不亚于普通白领一年工资”的待遇,成了业内的大事。

不过,目前就认定今日头条赢得头部流量,抑或知乎人才济济、不在乎少这么点人捧场,都是褊狭的观点。

自社区灌水史以来,平台总是不断迁移,大V们也人来人往。上世纪九十年代活跃的诸多大V逐渐消散,投身于其他事业,许多当年盛极一时的平台,如西祠胡同等,也渐渐少了声音。

关于平台之间互相重金挖角,自微博时代开始各门户就开了先例,而直播时代高晓松在视频网站间的不断天价转会也是典型案例。可以说,流水的平台和大V是常态。平台要建立大V与受众的强交互性,流量、用户活跃度、对于其内容认可程度都是选择标准;当然物质回报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变现手段可以多元,平台直接给予补贴是一方面,大V获得用户赞赏,通过高流量建立的高人气,获得广告、软文乃至于经营粉丝经济等,都可以获得收益。

对于大V来说,如何保持受众的拥护热度不减,是需要高付出的事情。因为内容输出者持续生产能力是有瓶颈的,而且受众兴趣点也在不断转移。无论是一帮微博大V的账号不再经常更新,还是我们每个人的订阅号打开率越来越低,都说明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哪怕是暂时占据注意力顶端的大V,一旦内容生产不再与受众关注点匹配,就会被无情地抛弃。

但知识交互需求是铁打的,来自各行各业的知识生产者,只要保持较为旺盛的内容创作热情,对某个垂直领域有深入研究,就可能在某个节点爆发,成为新的大V。各类社交与内容生产平台其实更需要的是这种开放性,内容生产队伍的持续迭代,从而构建起整个平台生态的底层基础。随着网络时代的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类似于知乎的相对高阶交互平台与快手之内的低阶交互平台,会专注于服务各自的细分受众,不同类型的大V会赚取属于自己的流量和回报。

今日头条从内容分发平台向内容聚合平台转型,当然也需要一部分大V的捧场,这也是UC浏览器等纷纷聚合部分内容生产者的主要原因。知识交互的需求未来还会不断增长。

知乎与今日头条属于完全不同的平台属性,目前对于大V的争夺只是局部竞争。只不过,让自己活得更好,让内容生产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流量和回报,是正在商业化的知乎,以及谋求独角兽地位的今日头条所要破解的共同命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