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写作计划”十年:让更多外国作家关注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7-09-05 23: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视频编辑 薛松 视频来源 上海作协(04:18)
9月4日下午,常春藤爬满廊柱的上海作协老楼里,坐满来自上海和世界各地的作家。2017年是“上海写作计划”举办的第10个年头,今年有8位作家来到上海参加这个项目,他们将在这里生活两个月时间,以异乡者身份感受上海这座城市。

2017“上海写作计划”驻市作家合影

上海也该有自己的“写作计划”

“上海写作计划”的成立缘起于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的一次经历。王安忆曾参加了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这个写作计划由美国作家保罗·安格尔和他的妻子聂华苓创办,曾邀请过很多中国作家,包括丁玲、苏童、莫言、余华、李锐、迟子建、毕飞宇、刘恒等。

王安忆把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的4个月称为对自己影响巨大的4个月,“从那时起,我就想,我们中国能不能有可能有自己的写作计划呢?”

后来,王安忆和时任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孙颙商议之后一拍即合,“上海写作计划”被提上日程。2008年,第一届“上海写作计划”举行,3位女作家——来自加拿大的玛德莲·邓、澳大利亚的盖尔·琼斯、日本的茅野裕城子——成了第一批参与者。第二年,“上海写作计划”改在9月举行,5名作家来到上海。用王安忆的话说,“9月开始的两个月几乎是上海最好的季节,夏末秋至的季节变化似乎在欢迎远来的客人。”之后,有了经验和探索,事情变得顺利起来,不同国家、身份、背景的作家来到上海,用他们的眼光体味观察这座城市。迄今已有69位来自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的作家参与了这个计划。

“上海要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有更多外国作家目光关注上海。”孙颙提起创办“计划”的初心,这也是上海作家的野心,“当时我和安忆说,如果我们坚持10年,这个事情就会有影响了。”

王安忆发表欢迎词

融入真实的上海

王安忆犹记得写作计划开始之初的艰难,他们尝试邀请著名作家,提高“计划”知名度,但得到的回复并不尽如人意。有作家回复说,希望能入住五星级酒店。

“能有成功的作家加盟,无疑能增添‘计划’的光荣,可是却违背我们的初衷,那就是(让作家)生活在市民中间。”王安忆希望参与“计划”的作家,能认识一个日常的上海,而不是旅游地。

上海写作计划注重驻市的概念,这也是与其他写作计划的最大不同。因此,“计划”为海外作家们安排的是民居公寓。从窗口可以听见市声,油锅的热和香飘进来,探出头去,底下是店铺、车站、地铁口;早上是晨练的人群,走着匆匆的上班族;晚上,大妈的广场舞开始了……

2009年的驻市作家、爱尔兰作家科纳·克里顿把这些城市之声形容为独具魅力的“上海管弦乐”,“几乎有一年时间我未写只言片语,在刚抵达上海的那一刻,写作的心弦被再次拨动,除了坐在房间里写啊写,再无它想。窗外传来独具上海魅力的声音:混杂着汽车、摩托车、卡车和公交车的喇叭声,交警的哨声,商店为驱邪鸣放的炮竹声,等等。入夜我陶醉于窗下人们的歌声以及男女邻居在昏暗广场里健身跳舞的音乐——这些富有生机的城市之声就像我窗外的这首上海管弦乐——堪称纯净的天堂。”

“一开始来到上海,他们会注意到噪音、车水马龙,他们会不满,我告诉他们去注意这些声音的细节。”作家走走说,很多作家开始受不了上海的喧闹,但慢慢融入之后,就会感受到市井生活中的趣味,“所以我觉得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作家与作家是可以相互启发的。”

丹麦作家福劳德·欧尔森朗读自己的小说《辣斐德路上的克莱门公寓74号房间》

搭建交流的桥梁

在这10年之中,“计划”也有了一批自己真正的朋友。有的作家不遗余力地在自己的国家为宣传“计划”努力,有的作家把在上海生活的灵感写进自己的新小说,还有的作家把中国同行的作品译介到本国。

在今年的开幕式上,有三位曾参与“计划”的老朋友重回上海。保加利亚作家兹德拉夫科·伊蒂莫娃,丹麦作家福劳德·欧尔森和爱尔兰作家科纳·克里顿。

兹德拉夫科·伊蒂莫娃是2012年的驻市作家,她是一个译者,从事英、法、德语的文学翻译工作。在上海,她和王安忆、赵丽宏、孙未等作家成了好朋友。

回到保加利亚,伊蒂莫娃开始把中国作家的作品译介到保加利亚。她先翻译了孙未的三部短篇小说,讲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人的故事。作品出版后朋友纷纷写信给她,“里面的故事太好看了,这位中国女作家好美。”

伊蒂莫娃有了信心,又翻译了王安忆的小说和赵丽宏的作品,“我最大的乐趣是翻译赵丽宏老师的作品,我的翻译让赵丽宏在保加利亚非常受欢迎。”她翻译了赵丽宏的三本书,其中一部诗集《天上的船》在保加利亚重印三次,他们甚至创立了一个文学分享圈,阅读讨论赵丽宏的作品。

福劳德·欧尔森曾在中国工作过5年,对中国有很大兴趣,在写一部二战时期在香港的丹麦难民的故事。去年,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申请了“上海写作计划”的“驻市作家”,回到中国。

“来到上海后,我发现,上海与这段历史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回国后欧尔森完成了《辣斐德路上的克莱门公寓74号房间》,这一小说由上海青年作家钱佳楠翻译,将在《收获》今年9月号刊出,这也是《收获》杂志第一次发表当代外国作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今年“计划”的主题是“写作和写作计划”,来自瑞士、以色列、墨西哥、印度、法国、阿根廷、保加利亚、西班牙的8位作家来到上海。

“我之前觉得耶路撒冷已经非常大了,来到上海才发现这是一个这么大的城市,我觉得在这儿的经历一定是非常棒的。” 以色列作家加丽特说。

8位作家都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感悟才刚刚开始。

“或许你们会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迷失自己,但没关系,再过一段时间,你们又会重新找到自己。”王安忆觉得,写作是寂寞的劳动,但换一个空间,在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作家相互交流,这种碰撞不论对远来的驻市作家还是上海本地作家都是一次新的际遇,“要知道,人们总是漠视身边的事物。此时,上海似乎成为我们共同拥有的秘密,然后共同揭开,再同享答案。”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