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尔:“你的名字还活着”

朱诺
2017-09-14 13:5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印度总理莫迪在参加完厦门金砖峰会之后,马不停蹄赶往缅甸,对缅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在缅甸的最后一天,莫迪参观了仰光的佛教圣地大金塔,并在塔旁植下了一棵菩提树苗;他拜访了仰光的一座印度教寺庙,在神像面前举行了普迦(Puja)朝拜仪式;他还在昂山素季的陪同下,到访了缅甸国父昂山将军的纪念馆,向昂山素季的父亲表达了敬意。

如果说,莫迪的这一连串走访都是他“佛教外交”和“拉拢缅甸”计划的一部分,那么,他前往位于仰光的印度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Bahadur Shah II)的陵墓祭拜,就让人们感到有些费思量了。毕竟,莫卧儿帝国的上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而莫迪是位强硬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自他上任以来,印度教极端主义者的言论甚嚣尘上,印度的穆斯林受到打压,宗教冲突此起彼伏。莫迪在这个时候祭拜一位穆斯林皇帝,究竟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意义呢?

2017年9月7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缅甸期间,拜谒了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的陵墓。(图片来自网络)

“不情愿”的皇帝

巴哈杜尔生于1775年,当他在1837年登基成为莫卧儿帝国第17代皇帝时,已经年届62岁。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不情愿”的转折,最后,又“不情愿”地死在了异国他乡。

像莫卧儿皇室的其他成员一样,巴哈杜尔从小接受波斯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的教育。相比于骑马、剑术等军事训练,他更喜欢诗歌、音乐和书法等文艺类课程。成年后,精通“琴棋书画”的他成为印度知名的乌尔都语诗人及书法家,但他对政治和政权却丝毫不感兴趣。

在巴哈杜尔成长的年代,莫卧儿帝国已经走向衰落,英国东印度公司正从四面八方蚕食着帝国的领土,未被英军吞并的土邦也大多处于独立和半独立的状态。巴哈杜尔的父亲——阿克巴二世,基本上是英国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其势力范围仅限于德里周围很小的一片地区。

巴哈杜尔并非阿克巴二世的嫡子,他既没有治国的雄韬伟略,也从来没有过觊觎皇位的野心。但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太子曾经因为“仇视英国人的行为”而被投入东印度公司的监狱,当阿克巴二世去世时,英国人废黜了皇太子的继承权,而将“不会伤害英国利益”的巴哈杜尔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英军逮捕。(图片来自网络)

“不情愿”的反英领袖

莫卧儿帝国的皇族信奉伊斯兰教,但巴哈杜尔的母亲却是一位印度教徒。巴哈杜尔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笃信宗教平等,对待印度教民众像对待穆斯林一样,希望不同信仰的帝国子民能够和睦相处。作为皇帝,他坚持在皇宫里庆祝洒红节、排灯节等印度教节日,禁止伊斯兰激进分子仇视印度教的言论。尽管他沉溺于诗歌书画,又不是一位能够安邦治国的君主,但他仍受到领地内贵族和平民的尊敬。

在巴哈杜尔统治的第20个年头,1857年5月,印度境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抗英运动,东印度公司部队中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官兵因不满英国人不尊重他们的信仰而率先起义,各地土邦国王和贵族纷纷带兵加入。这次起义也被后世称为“印度第一次独立运动”。

起初,巴哈杜尔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起义军。不久,起义士兵冲进并占领了德里,他们不顾巴哈杜尔的劝阻,在皇宫前枪杀了52名来自欧洲的基督徒,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和儿童。印度士兵故意向外界透出风声,暗示莫卧儿的皇帝与起义的将士们站在一起。

参加起义的部队来自多个土邦和地区,他们军纪涣散,缺少核心和领袖,而滥杀并抢劫外国商人、无辜家属和传教士的事件则频频发生。在印度次大陆处于一片混乱的局势下,各土邦首领一致认为,只有巴哈杜尔能够胜任统领各路起义军的角色。于是,他在一种近乎被“绑架”的情况下,“不情愿”地成为印度第一次独立运动的领袖。一旦接受了众人的拥戴,巴哈杜尔便将一切责任揽在自己名下。虽然他反对滥杀和抢劫,也并非从内心中支持武装暴动,但他最终还是公开向起义军表示了声援,并任命自己的儿子为德里地区的起义军总指挥。

这场独立战争在四个月之后便被英军残酷地镇压下去了。英军逮捕了巴哈杜尔的两个儿子,将他们扒光了衣服后,当场击毙。巴哈杜尔和皇室其他成员成为英国人的阶下囚。随后,英军对他和众多起义将领进行了审判,他的皇家城堡——红堡——成为他的审判所。

德里的红堡曾是巴哈杜尔·沙二世的皇家城堡,也是英军镇压印度第一次独立战争后对巴哈杜尔和众多起义将领进行审判的地方。(摄影:朱诺)

在长达41天的审判过程中,巴哈杜尔为自己进行了辩护,声称自己是迫不得已,在“叛军”的胁迫下毫无抗拒之力,而战争期间以他的名义发布的宣言和告示,都是“叛军”盗用他的私章而擅自行动的。不过,他的私人医生最后背叛了他,向英国人提供了巴哈杜尔参与策划谋反的证据。

许多参加了起义的印度王公贵族被英军流放到安达曼海的一座小岛上,巴哈杜尔却请求将他送去圣地麦加,但英国人拒绝了他的请求,而是将他和皇后、以及几位子女一起流放到了缅甸仰光。至此,延续了350多年的莫卧儿帝国终于寿终正寝。

客死他乡

1858年,巴哈杜尔一行到达仰光的时候,他已经83岁了。他们一家人被安置在大金塔南麓四间只有5平米的小屋里,并受到严格的监视。殖民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一笔养老金和4位印度仆人。不过,幽暗潮湿的环境让年迈体弱的老皇帝陷入了深深的忧郁。他向英国人提出提供纸笔的请求遭到拒绝,只好用碎石在墙上记下自己愤懑而生的诗句;他闭门谢客,很少接待居住在缅甸的穆斯林访客;他终日忧伤地坐在小屋里,缅怀昨梦前尘的帝王生活。

这位造诣颇高的诗人兼书法家早早地为自己准备好了墓志铭,“多么不幸的扎法尔(他的名字)啊,死后竟不能在自己热爱的故土上,得到两码土地来安葬。”1862年11月,87岁的巴哈杜尔·沙二世在小屋里郁郁辞世,他的棺椁被草草地下葬,墓地四周仅围了一圈简易的竹栅栏。为了防范仰光的印度裔居民闹事,英国殖民政府在他去世一周后才公开了消息。

巴哈杜尔家人的命运也颇为凄惨。在他去世后的第三年,英国殖民政府终于允许这一家人离开阴暗潮湿的小屋,搬进一处较为宽敞的民居。皇后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了余下的20多年,终日以鸦片为慰藉,死后被葬在丈夫的墓地附近。几年后,巴哈杜尔的小儿子死于中风,年仅42岁。由于长期居住在黑暗的房屋内,巴哈杜尔的小孙女年纪轻轻就患上了抑郁症,随之衍生出视力衰退症状,25岁时便彻底失明。

此后很多年,巴哈杜尔的墓地乏人照看,一度曾因荒草的覆盖而被认为已经遗失。直到1991年,挖掘排水沟的工人们才重新发现了巴哈杜尔的墓碑,随后在附近找到了他的墓穴。从此,这里成为缅甸穆斯林的朝拜圣地,当地社区尊巴哈杜尔为“圣人”,纷纷前来谒陵祷告、寻求祝福和保佑。1994年,缅甸穆斯林集资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祷告大厅,几年后,又扩建成现在的这座新陵墓,一片清真寺模样的建筑群。

被流放到仰光的巴哈杜尔·沙二世的墓,位于仰光大金塔南边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其棺椁上面放置着巴哈杜尔·沙二世的皇冠和权杖。(摄影:朱诺)

印度政要祭拜是惯例

事实上,莫迪并不是第一位祭拜巴哈杜尔墓地的印度领导人,上届印度总理辛格(Manmohan Singh)曾于2012年访问缅甸时到访过这里,并敬献了花圈。巴哈杜尔一生致力于印度的宗教和谐,无论是印度教徒莫迪,还是锡克教徒辛格,祭拜这位远葬他乡的印度末代皇帝,看起来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巴哈杜尔的敬意,更是想用他作为一种感召,以期对一盘散沙的印度社会起到一些凝聚人心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除了印度的政要首脑会前来巴哈杜尔墓拜谒,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政府高官也都会在访问缅甸的途中,安排祭拜巴哈杜尔的日程。毕竟,在印巴分治之前,在英国殖民统治之前,莫卧儿帝国是最后一个象征着印度次大陆整体性的政权,而巴哈杜尔曾经领导印度各族裔阵营、联合抗英的历史,必定要被这三个国家的人民所共同牢记。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苏巴斯·钱德拉·鲍斯(Subhas Chandra Bose)不赞成甘地的非暴力运动,主张武装驱除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二战时期,鲍斯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于新加坡组建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改组了由东南亚印度侨民组成的“印度国民军”,并率领这支军队,与日本军队和以昂山为首的“缅甸民族军”一起,从缅甸杀向印度。在离开仰光之前,鲍斯曾率领印度官兵前往巴哈杜尔的墓地祭拜誓师(当时墓地已经遗失,他们只得找了一个大致相近的地区祭拜),随即开启了“进军德里”的征程。

1987年,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前来谒陵,他在访客留言簿上写道:“虽然你失去了印度的土地,但你还拥有这里,你的名字还活着……我在这里,向印度第一次独立战争的象征和号召,致以崇高的敬礼。”

在巴哈杜尔·沙二世墓前上香祭祷的民众。(摄影:朱诺)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