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大会:已达成6项决议草案提交审议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17-09-11 17:06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9月11日上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在鄂尔多斯召开。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举行高级别会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过去一周的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与各国代表共同努力,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公约》新战略框架,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科学技术支持,保障国家、次区域和区域有效履约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多方对话和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科学技术委员会已圆满完成了对科学和政策联系平台各项工作的审议,达成了关于促进知识和信息交流共享等6项决议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履约审查委员在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家行动方案实施,商讨全球环境基金谅解备忘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在推进新战略框架谈判。

“作为东道国,我们也积极推动了高级别会议成果《鄂尔多斯宣言》的协商,以体现大会共识,推动新战略框架实施。我们还举办了中国科技治沙、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防治荒漠化民间组织在行动、青年论坛等重要边会,举办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成就展,举行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启动仪式、防治荒漠化现场考察等活动。”刘东生说,除了东道国开展的边会,大会还为参会的国家、国际组织和民间组织提供了经验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在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说,中国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一直采取政府推动、政策拉动、科技驱动、社会联动等多种参与模式。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治沙过程中,社会参与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企业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亿利集团以科技为先导,近30年来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刘东生说,这是一条成功的模式,在今后的防沙治沙过程中,社会参与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企业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根据公约秘书处提供的数据,已经注册的大会边会和展览活动总数达80多场次,目前已经进行过半。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各缔约方交流荒漠化防治信息、分享成功技术和经验,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开展深度合作,凝聚共识,促成大会成果。

澎湃新闻从会场获悉,高级别会议还将以“土地退化、干旱和沙尘暴、土地退化零增长”为主题进行三场部长级专题圆桌会议,围绕“性别与土地权、私营部门加强投资、地方政府应对挑战”开展三场互动对话。

这些圆桌会议和专题对话,将促进国际社会进一步深化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对可持续发展危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荒漠化跨区域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危害的了解,提出建立干旱和沙尘暴早期预警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个人等在荒漠化防治中扮演的角色和需要采取的行动,推动各缔约方制定各自的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履约自愿目标。

此外,会议期间还将进一步讨论《鄂尔多斯宣言》,推动务实行动,增强履约实效,以期确保2030年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如期实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