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0年20册《章太炎全集》出版,为研究章太炎提供便利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7-09-12 07:10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章太炎全集》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上海人民出版社即组织章门弟子和相关领域专家整理《章太炎全集》。近40年后,收录最全、整理最精的《章太炎全集》共17种20册在今年全部出齐。该全集包含了章太炎一生的著作、翻译、演讲、书信、谈话、年谱等共计680余万字,是研究章太炎和中国近代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老社长王兴康曾在一次《章太炎全集》出版工作会议上比喻章太炎的经历与学问犹如一座大山,出版和研究章太炎全集则犹如翻越一座大山。

“我觉得这个比喻确切极了。”章太炎先生嫡孙、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章念驰说,“先祖父作为国学大师,学术涵盖小学、经学、子学、佛学、哲学、文学、史学、医学,十分宏富和深奥。他在这些领域里又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既构筑了中国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语言,又构建了中国学术文化体系与话语。他不仅是旧式研究的学究,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核心与顶端,加上他文字古奥,连鲁迅先生都说‘先生的东西读不懂,点不断’。”

因此,章念驰透露出版先祖父的作品仅仅校对就要五校之上,还要面对很多生字和僻字。这一切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如同“翻越大山”。

“众所周知,先祖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学术史上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但由于他的著作没有系统的整理和出版,让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更多人干脆就绕着他走,只有少数人敢于从他的身上翻越,从而取得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与成就。”章念驰感慨,《全集》的出版将为更多人去翻越这座大山提供方便,“四十年过去了,很多当时人如今都成了故人,我作为尚存的当时人之一,有幸见证了今天这一令人兴奋的时刻,真是感慨万千。”

在《章太炎全集》编纂出版学术委员会主任许嘉璐看来,《全集》的出版可以说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一,本乡学术伟人、革命先驱的著作更受重视;第二,填补了出版业有关清末民初革命事业、社会状况、学术成就的空白;第三,中华民族开始沉静、反思、锲而不舍,而非只注重物质经济;第四,《全集》的出版适逢其时,一个曾被冷落甚至于冷却的伟大学者在今天慢慢发热。

许嘉璐说,“对于既冷又绝的学问,懂得的人太少太少。在金钱、地位、工作、养家糊口种种压力下,当年会听太炎先生讲演的人,不知道在现在中国几百万考生里能有几个人。这是时代转折的艰难,也是我们的文化沉沦了多年,又抬头再起时的艰难。”

“但中华民族的特点就是生生不息。回顾八十年前的中国,再看看今天的中国,应该增强我们的信心。”

对于章太炎思想的深入研究与传承,与会学者也提出了不少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天石希望将来在20册《章太炎全集》之外还能有一本完整的《章太炎集外文》。“如果我们进一步向国内外档案馆进行征集工作,进一步从各种报刊杂志收罗资料,我想在书信集、演讲集、太炎文录的收集上还有更多长足的进步。”杨天石说,“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完整地展示历史的本来面目,给章太炎研究者提供更大的方便。”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则提出章太炎的年谱长编还可以“再长一点”。“比如我在日本外务省的外交史料馆,发现里头东西非常多。章太炎先生的影响很大,我相信流落在世界各地的史料也还有。有那么几件很重要的史料,能把章太炎先生的面貌描绘得更完善,更完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章太炎整理者之一王宁表示,全面评价章太炎的人格和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一位著名人物数十年的经历,评价其历史价值,更是为了回眸中国晚清至民国这个风云突变的时代,以便我们从那些杰出思想家的思考中找到能够回应今天社会发展的思想资源。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