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吕佩尔茨与周韶华湖北对话:从各自民族的文化母题出发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发自武汉
2017-09-14 08:04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9月12日,“心智地图的异像:马库斯·吕佩尔茨在中国”和“俯仰天地:周韶华”双个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继上海中华艺术宫、北京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后,德国艺术家吕佩尔茨的作品第三次在中国展出,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次展览更侧重于中西两位艺术家的对话,吕佩尔茨与周韶华对于本国艺术传统的探索、对于艺术家身份的探索与重塑,让展览生发出更多的艺术形态的探讨。

周韶华和吕佩尔茨

开幕前一日,年近90的周韶华身着中装,早早来到展厅,边观看作品,边等待吕佩尔茨的到来,欣赏期间,周韶华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表达自己的感受,他说:“尽管我和吕佩尔茨分属东方和西方绘画,但艺术观点有相通之处。他的作品对战争的反思、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比战前的‘表现主义’更为深刻,他的作品有深度和力量,色彩肯定、不繁琐。同时,吕佩尔茨对西方当代艺术非常反感,他觉得欧洲的古希腊延续而来相当浓郁的文化传统,而当代艺术却显示出某种无知,这一点也让我想起了中国传统……”

言谈之间,1941年出生的吕佩尔茨保持了他一贯的装扮风格,西装革履、礼帽拐杖,健步而来。两位艺术家一同参观了画展,吕佩尔茨对中国画充满好奇,并就中国画材料的使用和色彩的表达请教了周韶华,两人不时交换彼此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态度,当太多的艺术观点不谋而合、甚至心心相惜时,吕佩尔茨兴奋地感叹:“我们真的是才见面的吗?我们像是认识了很久了!”

吕佩尔茨欣赏周韶华的作品

对于周韶华的作品,吕佩尔茨亦提到了“传统”,吕佩尔茨认为,只有源于传统才能有更好的生发。周韶华以中国最传统的水墨手法,完成着最现代的表达,色彩、构图都是最恰当的呈现,有让人再往下看的冲动。

吕佩尔茨,艺术源于绘画

“心智地图的异像:马库斯·吕佩尔茨在中国”位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一、二楼,展览按时间顺序展开,走入第一展厅,策展人以一种对称式的视觉呈现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吕佩尔茨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溯源。

吕佩尔茨正在指导雕塑的摆放

展厅中央摆放的是一尊名为“天才”的雕塑,他与“尤利西斯”等雕塑无异,带着原始的风貌、纯粹的色彩和折断的手臂、“天才”手拿调色板孤独站立,断臂很让人联想到断臂维纳斯或是波德莱尔的诗歌“折断了手臂,为了曾去拥抱白云”然而,艺术家却对这些解读浅浅一笑,“我只是觉得另一只手多余。”

吕佩尔茨,《梳子》,50x140,布面油画,1968

吕佩尔茨,《田园风光·二》,275x201,布面油画,1969

吕佩尔茨,《头盔·二》,235x190,布面油画,1970

在第一展厅陈列的作品中,《梳子》通过对德国历史的回顾,感受变迁;《田园风光》通过平面化表现无法预知的未来。《头盔》提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和战争,同时以带有孤独感作品表达战争是需要被孤立的。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看,“心智地图的异像:马库斯·吕佩尔茨在中国”的策展人范·齐格迈尔认为,在吕佩尔茨的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到一种艺术史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他体现了近百年来欧洲绘画史的发展历程。

吕佩尔茨中后期作品则表现出对希腊文化的兴趣,作为德国杜塞尔多夫美院前院长和博伊斯的好朋友,他的作品也呈现出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艺术之间的矛盾。对于当代艺术,吕佩尔茨毫不讳言:“我对波普和美国的艺术没有兴趣,艺术要源于绘画,源于原始的创作。尽管博伊斯在艺术史上的伟大毋庸置疑,不过艺术史是艺术史,可他的作品不可恭维,那是‘革命性’的,而不是艺术品。”

二楼展厅播放着一部约10年前拍摄的吕佩尔茨创作记录,行至此处,吕佩尔茨停下了脚步,“里面有很多我的老朋友,有些已经不在了,让我再看看他们。”

吕佩尔茨和策展人范·齐格迈尔(左一)等观看视频

观看中,吕佩尔茨不时陷入回忆,“这是我做的一个公共雕塑,18米高,当时是冬天政府为了这尊雕塑都封路了”;“我创作的时候无法慢下来,你看我用喷枪的时候都来不及带防护罩”;“艺术家不应该有三、五十人的工厂,而应该亲力亲为”……视频中的吕佩尔茨在脚手架上,大刀阔斧地在巨大的雕塑上飞刀游走。

吕佩尔茨工作状态

吕佩尔茨是一位高产的艺术家,勤奋而善于思考。20世纪80年代,吕佩尔茨从希腊神话、历史及古典大师中汲取营养,画作背景以面孔、人体、面具与恶灵居多。1990年代则创作了一批关注绘画形式效果的“图像序列”。吕佩尔茨正是此时被介绍到中国,对不少中国本土艺术家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空间幽灵:无神论者》,200x162,布面油画,1987

21世纪以来,吕佩尔茨努力将寓言与哲学相融,尤其是2010年代创作的“阿卡迪亚”系列,是马库斯·吕佩尔茨近十年来艺术风格的结晶。“阿卡迪亚”是一种美好想象的乌托邦,对未经现代文明濡染的诗意田园生活的向往,充满对人类过往历史和遥远未来的想象。

《阿卡迪亚》,120x220,综合材料,2011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吕佩尔茨已经走过了创作的高峰期,以他76岁的年纪也难再变化,但一个细节体现出吕佩尔茨或还是会变,而且新的变化与中国有关:在与中方展览团队的交流中,他询问一位着中装的工作人员:衣服哪儿做的?说着展示自己考究的、带有猩红内衬的西装和马甲,并称这是在上海做的。也许不久的将来,吕佩尔茨会穿着一件来自武汉的中装,依旧配有时尚手表、耳环、戒指,还有精致的手杖。而其作品也有了与周韶华等中国艺术家交流而得的中国元素。

周韶华,在水墨的革新中回望秦汉传统

三、四楼展厅呈现的是“俯仰天地:周韶华”展,如果说吕佩尔茨的艺术是对社会和民族历史的反思,那么周韶华的作品则更多一种民族的精神,以及对宏观自然的抒情。周韶华所回望的传统,直追秦汉。

周韶华,《火神祝融》,纸本水墨,68cm×68cm,1994

周韶华年少即上战场,走南闯北,以生活和自然滋养自己的艺术创作,1980年代周韶华提出了水墨的革新创造,将楚人的浪漫主义精神以艺术创作表达。周韶华在展览开幕致辞上说:

“在我这一辈子的艺术生涯中,耿耿于怀的是必须要有自己的艺术路线图,走自己的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意识到必须打通两个管道:一是古今贯通,二是中西融汇,最终还要合二为一。”

周韶华,《楚天听雨》,纸本水墨,68cm×136cm,2005

周韶华60余年的艺术创作像是一本个人版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图像史,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中国传统绘画从一般线形发展走向多元的历程,古代文明与当代文明、激情想象与现实残酷,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交织成为周韶华带有民族精神的艺术创作。

“俯仰天地:周韶华”的策展人冀少峰认为,吕佩尔茨与周韶华相遇是透过图像世界的思想相遇,接触和碰撞。20世纪重要的历史节点构成了他们共同的生存背景,在历史大变局中精神文化从机械复制到电子文化,他们自觉坚守弥漫着强烈个人印迹的视觉精神探求,抵御对抗着各种时尚潮流和全球化侵袭,并且都能够从本民族文化母题出发,在历史的重构中不仅将艺术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更建构了自我的视觉叙事系统和话语表达方式,进而传达出颇具当代意味的文化情怀。

而这两位带着民族和历史情怀的艺术家,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对话,也提示年轻的艺术家艺术不是“小我”,而是思想的担当。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