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兵韬志略|俄首次使用“炸弹之父”,常规武器发展“近核化”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方晓志
2017-09-16 12:5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热点新闻:据英国《每日镜报》网站报道,9月7日俄罗斯向叙利亚代尔祖尔地区的“伊斯兰国”组织投下了一枚被称为“炸弹之父”的巨型非核炸弹,摧毁了“伊斯兰国”组织的一个指挥所和一个通信中心,同时炸死了包括“伊斯兰国”组织若干高层头目在内的大约40名武装分子。

点评:人类战争史其实就是一部武器装备发展的历史。核武器由于受到相关条约的制约,且造成的后果过于可怕,所以一直是被限制的对象,而世界各国也将主要资源集中在常规武器的研发上,对常规武器的体积大小、爆炸威力和杀伤范围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次俄罗斯在叙利亚投下的“炸弹之父”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非核炸弹,杀伤力甚至接近战术核武器,具有极大的震慑力。考虑到美国不久前刚在阿富汗使用“炸弹之母”,俄罗斯一方面是希望通过使用这种大杀伤力武器,加大对叙利亚“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威慑和打击力度,另一方面也以此显示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凸显其在中东地区与美国相抗衡的决心。

威力巨大,杀伤原理残酷

“炸弹之父”的正式名称为空爆热压式增强型炸弹,是俄罗斯秘密研制并于2007年投放测试的一种巨型炸弹,专门对付地下掩体和地面建筑物等坚固目标。其弹药采用纳米级特殊材料制造,仅7100公斤的质量就可以产生44吨TNT炸弹的当量,具有非常惊人的爆炸威力。此外,该型炸弹采用的是两级引爆的方式,即首先通过第一级引爆将炸弹主体洒入空气中,然后再让其发生“第二次爆炸”来杀伤敌人。在爆炸过程中,“炸弹之父”将抛洒出由纳米技术制成的环氧乙烷和铝粉混合物,使其与氧气充分混合后进行引爆。环氧乙烷遇热后急剧膨胀,燃烧爆炸,产生大量的热量和高压冲击,故而杀伤范围和破坏威力都是传统炸弹不能比拟的——其超过5000℃的极高温度可以让爆炸范围内的物体全部变成废墟,而产生的巨大“蘑菇云”和冲击波对坦克、洞穴、地堡和掩体等密闭空间具有强大的摧毁能力。

与传统非核炸弹主要通过炸弹爆炸后弹片飞射对目标造成破坏和杀伤的原理不同,巨型真空炸弹主要靠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超高压、高温来摧毁和杀伤目标,爆炸半径可达300米(传统炸弹有效杀伤半径一般不超过100米)。2007年“炸弹之父”第一次试爆后,当时的俄罗斯副总参谋长甚至宣称,这种炸弹“可以与核武器媲美”。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完全错误,因为爆炸当量为44吨的杀伤力确实已经接近一枚战术核武器了。例如,美国155毫米口径的M454型核炮弹的W48弹头的爆炸当量在70吨到100吨之间。此外,“炸弹之父”的有氧爆炸还将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爆炸区域出现大面积真空,可以使爆炸范围内所有生物都会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无一例外。

巨型真空炸弹均属温压弹范畴,图为温压弹杀伤机理。

从设计目标来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主要面临着打击国内外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的任务,深刻感受到在冷战中发展起来应对欧陆平原上世界大战的摩托化步兵武器在反恐作战中几无用武之地,因此迫切希望研发可应对山区或丛林战事的大杀伤性反恐武器。由于“炸弹之父”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和摧毁无防护或只有软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设备,使其产生“功能性损伤”(使目标失效或部分功能丧失,但也不会破坏目标内部的核材料保护措施,不会出现核泄漏问题),因此非常适合打击山区和丛林地区的隐藏目标,成为当前俄军打击恐怖分子目标的有效武器。

超越“炸弹之母”,显示与美国相抗衡的决心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武器研发一直以美国为目标,不断与其争夺军事技术优势。一般来说,美国只要有什么新式武器,俄罗斯很快就会推出“对偶”的俄式版本,即使在核武器领域也是这样。从命名“炸弹之父”以对应“炸弹之母”这一充满挑衅性的做法来看,俄罗斯决心抗衡美国的意志不言而喻。

 “炸弹之父”也称空投高功率真空炸弹,由俄罗斯以纳米科技秘密研发。俄军有消息称,其将取代俄军数种小型核武器。

美国从2002年4月开始“炸弹之母”的研制工作,并于2003年3月在艾格林空军基地进行“炸弹之母”的首次试验,从而在巨型炸弹研制和生产上走在了前列。但好景不长,在美国成功试爆巨型炸弹后,俄罗斯也加快了对这种巨型炸弹的研制步伐,并要求比美国的巨型炸弹“威力更大、爆炸力更强”。2007年9月11日,俄罗斯军方通过电视新闻宣告,成功地试爆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炸弹,并一再强调比美国的“炸弹之母”威力要大数倍,甚至有针对性地将其称为“炸弹之父”,目的就是要表明其军事和技术实力绝不亚于美国。

继4月13日美军使用“炸弹之母”轰炸阿富汗的恐怖分子后,俄罗斯在叙利亚高调地使用“炸弹之父”这种骇人武器,除了以实战进行检验的军事考虑外,更明确的政治内涵就是要突出这种武器的实战效果,向全世界展示其军队已经恢复“元气”,重新拥有了诸多最新型装备,以及追赶乃至部分超越美国军事技术的能力,可在中东反恐行动中牢牢掌握战场优势和主动权。

从“炸弹之父”和“炸弹之母”两型炸弹的性能来看,前者的威力远远超过了后者。根据俄方数据,“炸弹之父”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4吨TNT炸药,爆炸半径300米,杀伤面积28.3万平方米,爆炸中心温度5000℃;而“炸弹之母”的爆炸当量相当于11吨TNT炸药,爆炸半径150米,杀伤面积7.07万平方米,爆炸中心温度2500℃。由此可以得出,“炸弹之父”较之“炸弹之母”,爆炸当量是后者的4倍,爆炸半径是后者的2倍,杀伤面积是后者的4倍,爆炸中心温度是后者的2倍。而且,“炸弹之父”的重量只有7.1吨,比“炸弹之母”的8.2吨还轻了1.1吨,更加便于运输和战术使用。综合来说,“炸弹之父”的总体性能更胜一筹,可完全碾压“炸弹之母”!

“炸弹之母”,正式名称为GBU-43/B大型空爆炸弹。尽管其威力似乎不及“炸弹之父”,但4月首次实战仍一举摧毁IS组织占据的洞穴与地道设施,震撼世人。

弥补核常武器空白,未来威力将更趋强大

美俄研制巨型炸弹的背景和动因,与核武器使用的局限性有关。论威力,核弹药的威力要比常规弹药大得多,但由于受到战争伦理、合法性及威力过强等多种因素限制,战后一直没有被用于实战。特别是“核战争门槛”的存在,使得交战国产生了所谓的“自我威慑”——由于担心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可能会对自身甚至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不敢贸然使用核武器。

按照美俄战争升级理论,战争的升级是双方依次交替扩大战争规模,所使用的武器应穷尽各种常规武器,爆炸威力可以从数十吨当量逐渐向上提高(不至于突然使用核武器),以便使战争决策者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战争。由于巨型炸弹具有类似核武器的强大破坏力,又没有核辐射和放射性尘埃带来的巨大后果,既能实现对敌大规模杀伤和破坏的目的,又不至于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国际法的制裁,因此可弥补核、常武器之间的战术空白,使战争升级有更长时间的缓冲期,也使战争升级的可选项更多,过渡更自然。

此外,美俄不遗余力地发展巨型炸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到了这种武器的多样综合杀伤效应。美俄近年来一直在为如何摧毁恐怖分子或所谓“无赖国家”的生、化、核武器设施而发愁。这些武器设施往往存放在隧道或洞穴中,不便于直接打击。但若以传统方式强攻,又很可能使生物武器样本、化学战剂或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难以预估或修复的灾难性后果,给自己和盟国军队带来灾难。而这些巨型温压炸弹的杀伤途径主要是高温和冲击波。如果在隧道、山洞或峡谷引爆这些炸弹,所引起的震波会在山洞、隧道或建筑物封闭的空间里不断反射直至消失,不易使洞穴出现坍塌破坏,而只是杀伤有生人员,因此可在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美军B-2战略轰炸机挂载的“炸弹之祖”。这实际上是美国最新研发的大型精确制导钻地炸弹MOP,因其威力可能超过“炸弹之父”3倍,故有“炸弹之祖”之称,目前还没有实战经历。

总之,从世界弹药发展的趋势来看,无论是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都需要雄厚的技术储备作为支撑。随着军事科技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会应用到常规武器的研制中去。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核毁伤手段,“炸弹之父”、“炸弹之母”等高威力巨型炸弹将会根据战场需求,向着精确投放、打击深埋目标和多载机挂载等方向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战争中一种有效的威慑手段和实用的打击力量。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外军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晓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一周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每周一期,不见不散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