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官僚题材的日韩剧,窥视“欺骗者”的巨塔

水果君
2017-09-21 07:0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对于常年追韩剧的观众来说,“韩国TVN电视台出品”就是质量的保证,毕竟该电视台出品的电视剧大多以强剧情为主,或表现复杂而深刻的感情纠葛,或者表达严肃而深邃的社会生态,角度之另辟蹊径,深度之令人感叹,常被人称之为韩剧中良心的良心。

上一季刚刚完结的《秘密森林》,因强大的制作与剑走偏锋的故事背景在观众间又一次引发了话题讨论,甚至被不少观众拿来与同题材的国产剧《人民的名义》相提并论。《秘密森林》以小博大,从一个看似意外的杀人案开始抽丝剥茧,以一个平凡而正直的基层检察官的视角进行调查,最后向韩国整个官僚体制宣战。

《秘密森林》剧照

韩剧《秘密森林》里,渎职,贪污,出卖国家机密(片子里还小小影射了一下前段时间的萨德),在每个涉及的话题上挖掘得都很深刻,而结局又是那么现实——稳固的官僚体制巨塔岂是区区蚂蚁就可撼动的?主角最后被调离了西检(虽然留了一个马上回来的尾巴),被关进监狱的人很快就会再出来,检察部门里的渎职者依旧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自杀的BOSS死状安详得俨然是一个胜利者……整部片子缄默,深沉,讽刺,力道十足。

《秘密森林》绝不是韩剧中为数不多的反映官僚体制的作品,如果说《秘密森林》讲的是受贿行贿所引发的公检法部门的腐败,而《幽灵》与《信号》则偏向对警察机构的描写。后两者的编剧是同一个人,在故事上的设置喜好上颇有迹可循,比如双主角联手探案,却永不能相见——《幽灵》是男主角在爆炸幸存后整容成另一主角的样子,以他的身份秘密调查警界中的问题,而《信号》则是两个主角通过一个可以连接时空的对讲机解决各种疑难案件,直到最后也未能相见。

《信号》剧照

《幽灵》中的政府高官一手遮天,主角因为一个偶然捕捉到了警界高层的秘密,从而走上孤独的“犯罪”之路,《信号》的绝望则在于主角在办案中明显受到的来自官僚体制上的阻力——不是尾大不掉的非垂直化管理,而是你明知道谁是敌人,却奈何不了那份面对正义的审判却有恃无恐的傲慢。因此才有了那部冷彻入骨的电影《恐怖直播》。

《恐怖直播》的主角架构与由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的《夜行者》有些相似,一样是个为了新闻不惜制造鲜血的媒体人,而与后者不同的是,《恐怖直播》的尺度极大,从一开始与恐怖分子交易、达成共识,到对迟迟不肯出面、宁愿酿成更多牺牲的政府彻底失望,从而在凶手试图自首却被无情击毙后,心灰意冷地直接化身成最后的恐怖分子撞向政府大楼,而《恐怖直播》的故事也至此搁笔。

河正宇所扮演的媒体人角色弧光非常完整且立意深刻,戏剧三幕戏的设置毫不拖泥带水,没有一句台词是闲来之笔,就像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无辜。

《恐怖直播》剧照

但凡是涉及抨击官僚体制的韩国影视作品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民众天然的对官僚体制的悲观与不信感,即使谈及青瓦台,也多数是将其简化成一个充满欺骗与戒备的抽象符号——影视剧中的韩国政府是没有名誉权的,“我们为他们背的黑锅要多少有多少”,关于这点,大抵还跟韩国的历史与公民意识有关。

电影《辩护人》中有一句台词:“大韩民国宪法第一条第二项,大韩民国主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权力都由国民产生,国家即国民。”所以在监督国家机构上,韩国国民对政治话题的参与度也是极高的。

《辩护人》剧照

不过,即使历史文化与民族结构上有不少相似性,同样是官僚题材,日剧与韩剧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比起韩国民众对政治的高度参与,因为战败国的历史原因,再加上因为岛国孤独经济体所影响的民族性格,日本人对政治的热情简直是电荷的两极。

因此相较韩剧的冰冷表现,日剧则显得“小清新”得多,拿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跳跃大搜查线》来说,最后还是停留在了“基层的警员都是好的,不好的官僚都是符号化的,想改变整个机构的好官僚会继续努力,至于明天会怎样,姑且相信它会变好就行了”的层面。

不过《跳跃大搜查线》之所以成为了鞭挞日本官僚主义巨塔的经典作品,除了寓教于乐的商业娱乐性,其讽刺也达到了巅峰。

比如《跳跃大搜查线:最恶三日间》,最后从CAREER与NONCAREER之间的对抗直接升级为高级官僚与一线刑警之间的矛盾是最好看的地方,起先新城管理官对于青岛的“刁难”,起源是他觉得自己跟室井是一样的人,不明白室井为什么要跟一线刑警走那么近,甚至为他说话与试图改变整个体制。而且新城的坦荡也不让人觉得烦厌,“如果我指挥这个案子砸了,会影响升迁。所以还是交给你吧”。而他的改变,是当亲眼目睹高层不顾一线警察重伤而振臂高呼结案的瞬间,明白了一直希望与基层警察划清界限的自己,在官僚眼中一样是可以被舍弃的棋子。所以才有了那个对抗意味明显的挂断电话与递给室井外套的桥段。

《跳跃大搜查线:最恶三日间》剧照

然而《跳跃大搜查线:封锁彩虹大桥》里的冲田管理官,从始至终的形象塑造都太单薄了,角色本身也没有任何变化,非要吹的话,当然也可以去吹这是官僚体系中为了制造噱头而牺牲的女性形象吧。

但这个能对警视厅说出“你们采用我可以制造新闻”的女人,在基层办案中完全是个情商智商双缺的大花瓶,这种角色出现在警视厅以勾心斗角著称的政治斗争中十分没有说服力,还不如把她塑造成一个看似八面玲珑会在基层警员面前做足表演、之后骨子里依旧是傲慢的官僚的形象来得现实且丰满。这么一说,“大搜”的世界中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政客形象……

日本警匪片中涉及的政客形象一般面目都比较模糊,日本近代社会是建立在官僚机构上的,大多数民众对官僚体制的亲近度比韩国人高,这种亲切也如实地反映在了他们的影视作品中。比如,近期有“警界白色巨塔”之称的《小巨人》,最后也停留在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层面。

当然不是说这样不好,相较韩剧,日剧更侧重体现商业娱乐性,所以即便是反映官僚巨塔的日剧也多是从刚入职机构的新人视角切入,表现他们想要以满腔热血来做一番事情,挑战整个臃肿而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甚至带动身边的人,从给整个机构注入新的活力之类比较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

《要人警护官》

曾经《要人警护官》在同类题材中比较另类,也看得出这部作品想要在探索官僚体制上走得更远一些,但剧本能力有限,时间又拖得过长,反而最后的故事虎头蛇尾,并没能在官僚体制上做更深刻的挖掘。

相比越走越远的韩剧,最近几年的日剧越发难以诞生优秀的官僚题材影视剧,我个人认为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日本整体社会经济情况的全面衰败,所导致的影视娱乐产业所呈现的颓势与鸵鸟姿态。另一方面则是日剧在结束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黄金一代的辉煌与其余波之后,整体文娱产业都呈现出一种下滑趋势。编剧在故事创作上的鸡肋表现,也加剧了影视市场的疲软。

日本人习惯称政府官僚为欺骗者,而他们所建构的这座庞然巨塔,则让普通民众可望而不可及。不过不管怎么说,官僚题材的影视剧,绝对是窥视一个国家政治面貌的一个窗口,而韩剧与日剧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对帮助观众理解两个国家的社会生态绝对是有效的。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