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日头条回应“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正视不足,勉力前行

今日头条
2017-09-21 16:17
10%公司 >
字号

9月18日、19日、20日,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标题分别为《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9月21日下午,今日头条发声回应,表态理解媒体的这些忧虑,将正视机器学习技术目前整体发展的不足,勉力改进。

以下为回应全文:

在今天,算法分发已经是包括搜索引擎、浏览器、资讯客户端甚至音乐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的标配。行业普遍认为,中国的算法分发走在全世界前列。人民网对算法分发的三篇评论,关心技术潮流,切中行业脉搏,考虑深远。

感谢人民网在评论中把今日头条作为案例来分析。作为全球最早依靠机器学习来做个性化分发的信息平台,今日头条理解媒体的这些忧虑。

今日头条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人与信息的交流。机器学习已经在信息分发中表现出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长尾内容的分发和触达。它和信息传播介质的升级一起,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知识门槛,让“知识普惠”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机器学习和人工编辑,在现阶段,是相辅相成的。未来也是如此。再聪明的人工智能,也只是一个需要不断升级的工具,而人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一个不断磨合和优化的过程。这也是人民网三篇评论的价值所在。

我们正视机器学习技术目前整体发展的不足,勉力改进。今日头条,是伴随着机器学习技术在信息分发领域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还在成长,还需要经历挑战。

多谢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作为行业领导者,今日头条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让基于机器学习的信息分发,给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原标题:正视不足,勉力前行)

附:

人民网一评算法推荐: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

每过一段时间,今日头条官方头条号都会发布《反色情低俗处罚通告》,封禁或禁言一批不规矩的头条号。然而,通告能惩一时之弊,却无法阻止又一批违规账号“春风吹又生”。为何色情低俗的内容成了部分智能新闻客户端的顽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为代表的智能新闻客户端,凭借强大的算法、先进的数据抓取技术,能够精准分析并解读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从而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新闻产品,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顺应了阅读分众化的时代潮流。

然而技术红利的背后,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传播色情低俗内容,还只是智能新闻平台在内容分发方面所面临的难题之一。再比如未经科学验证的健康知识、夸大其词的广告、只为博眼球的标题党、过于情绪化的观点乃至毫无用处的信息,都时常出现在智能平台首页的推荐当中。比如有位网友无意点击了一条关于花圈的消息,结果今日头条就连续推送丧葬用品信息,令人不堪其扰。还有网友总结那些劣质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类: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对错不分,价值导向错乱;缺乏深度,内容和观点越来越肤浅。

毋庸讳言,内容的野蛮生长,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根源乃至人性的因素,不能完全由哪个平台来“背锅”。然而也必须承认,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时代,这种野蛮生长被加快了、放大了、凸显了。为什么?就在于技术、代码、算法替代了传统内容分发过程中专门把关内容的编辑。内容能否推送、推送给谁,都是机器说了算,依据的标准就一条:能不能抓眼球、能不能吸引用户。单一的标准不仅容易忽视优质内容更为丰富的面向和维度,也增加了把关内容产品的难度和成本。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事后不断处罚违规的内容账号,却无法停止劣质内容的再次生长。

这些问题,也许最终还是要从算法本身入手解决。据了解,有些智能平台已经意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开发更先进的技术和算法,超越事后处罚的传统方式,尝试在信息传播的前端加强对内容的把关。或者超越“眼球新闻”,将更多有价值的评价标准引入新闻产品的分发过程。此外,“人机结合”有可能是另一种值得尝试的路径。在依靠甚至依赖算法的当下,也可以将更多人工劳动引入其中,看似又回到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但实际上既发挥了技术的优势,又弥补了存在的不足,实现了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

任何时候,内容推送不能少了“总编辑”,再好的传播渠道也要有“看门人”,即使在技术为王的时代,也不能完全让算法决定内容。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更理性健康的舆论空间,为互联网算法时代的信息传播保驾护航,但更少不了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智能平台,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扬长避短,让技术和算法真正造福这个时代。

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

也许很多人都有如下经历:在今日头条客户端,点击一条茶叶的消息,之后就会不停收到各种关于茶的养生知识和广告推送……大数据兴起,算法越来越高级,技术越来越完善,我们迎来了信息订制化、传播智能化的时代。

毫无疑问,信息的私人订制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大大降低获取信息成本,为生活带来便利。但换个角度看,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也会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

传播学有种回音室效应,在算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轻易过滤掉自己不熟悉、不认同的信息,只看我们想看的,只听我们想听的,最终在不断重复和自我证成中强化了固有偏见和喜好。一旦身处这样的“信息茧房”,就再难接受异质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观点,甚至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阻碍沟通的高墙。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不少人担心技术的进步反而阻碍了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这忧虑不无道理。作为子女,如果连父母都可以屏蔽,如何体现孝道和爱心,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情何以堪?

必须承认,所谓先进的技术、精密的算法可能会放大某些消极影响。在社会层面,如果我们都沉浸于自己的“舒适地带”自怨自怜,就可能进一步缩减理性、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从而失去在争议中达成共识的机会。比如共享单车到底是城市交通的革命还是管理的负担?暴走团能不能夜间占用马路?产妇自杀错在家庭还是医院?如果争论双方互相屏蔽,就可能在自说自话中激化矛盾,固化认知,走向封闭,更甚者,演变为群情激奋的互喷和站队,造成人为撕裂,不利于解决问题。

因此,走出“信息茧房”还需进一步强化监管。对于拥有强大算法和技术支撑的信息平台来说,一心“取悦”用户还远远不够,更要自觉执行中央有关政策法规,不能有侥幸心理,任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泛滥,不能借技术深奥之名糊弄网民和群众。此外,全社会要形成共识,既重视科学算法,又齐抓共管,清朗网络空间。

回想互联网兴起之初,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来临,许多人在当时预言:空前开放的时代到来了。然而几十年过去,随着算法日益精密、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化的信息分发模式反而把许多人困在“信息的茧房”,失去了探索未知、创造不同可能性的机会。预言与现实的反差,正提醒我们:勇于驶出信息的孤岛,敢于走出知识的一亩三分地,拥抱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赢得精彩的未来。​​​​

人民网三评算法推荐: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

不少网友有如下体会:今日头条可能是新闻客户端中信息最全、涵盖范围最广,但也恰恰是内容最杂最乱的手机APP,你可以从中读到新闻,也能看视频、直播,还能参与问答,还有众多的自媒体账号。同时,今日头条还能通过技术,从其他信息平台抓取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直接“为我所用”,从而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然而有这样的便利,却也带来不少问题。据媒体报道,刚过去的7月到8月之间,今日头条陷入5起版权纠纷当中。而就在6月下旬,法院才刚刚判决今日头条侵犯了腾讯、搜狐部分作品的版权和约稿版权。这中间情况复杂,孰是孰非不能妄言。但必须反思的是:拥有精密算法和先进数据抓取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为什么屡屡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而不能自拔?为什么总在打规则的擦边球?

稍稍回顾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技术的迭代与创新,确实容易突破法律的边界,踏入规则的“无人区”。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用“创造性破坏”来描述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工作,突破现有秩序边界,甚至可能构成创新的前提条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和算法就可以“为所欲为”,随意地突破秩序和规则的底线。一旦失去节制的美德,算法也可能误入歧途,甚至走向创新的反面。有位自媒体作者曾经感慨:智能信息平台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这些靠卖文为生的人,可能就要沦为依赖平台而活的“搬砖工人”了。一旦平台获得如此强势的地位,就可能出现转载原创者的内容而不给于相应报偿的情况,最终只能进一步浇灭原创作者的激情和热爱。

这就说明,智能信息平台带来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侵权,而是走向创新的反面,甚至可能从根上破坏创新的源动力。

由于智能平台能够轻易掌握大多数人想看什么、爱看什么,并且根据用户需求精准送达信息。带来的问题就是:智能平台可能走向媚俗化,并过度追求“眼球新闻”。对于普通作者来说,如果想在平台上生存下去,就只能一味迎合、取悦,而失去了独立思考、深度观察的能力,进而削弱整个社会的创造力。正如有位媒体创业者所说,搞深度内容还不如去拍搞笑视频,反而能赢得更多点击量。这样的趋势令人担忧。实际上,今日头条上许多的所谓自媒体账号一直充斥着低俗、无下限甚至谣言信息。更有甚者,所谓的算法推送和定制发布,误导一些个地方政府和部门,算糊涂账,花冤枉钱,已经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和不满。

避免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原创者应得的回报;但更重要的,则是需要平台企业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更要守住底线、把住红线,呵护整个社会的创新价值。说的通俗一些,智能平台的身上也应流淌“道德的血液”,不能为只为眼前的流量而放弃了长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