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讨|北京画院年会:从明清人物画研究到当代人物画的困境

赵琰哲
2017-11-07 08:4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2017年,时逢北京画院建院六十周年、“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与“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之际,北京画院前不久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2017工作年会”。“澎湃新闻·艺术评论”此次刊发的是2017传统中国绘画学术研讨会综述。

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中心”2017工作年会现场

北京画院2017工作年会主题发言现场

北京画院2017年会“传统中国绘画学术研讨会”。本场研讨会共汇集了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的各项议题。

此次“传统中国绘画学术研讨会”以分组主题发言的形式进行,以“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困境”为中心议题,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传统讨论到当下人物画创作的现状与问题。在学术讨论会分组发言中由中央美术学院薛永年教授、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凌利中主任、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牛克诚分别担任主持人及评议人。

明代人物画像张林宗像,上博凌利中对此专门撰文研究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馆员颜晓军的发言题目为《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赵鼎像与肖像画创作》。其发言首先由画作出发,探讨了赵鼎生平概况、赵鼎像服饰与宋代朝服貂蝉冠、赵鼎生卒年问题等问题。进而扩展讨论了与中国古代肖像画相关的诸多问题,如相似问题、美化问题、衣着问题、传摹问题等。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奇洁的发言题目为《手抚五弦送归鸿——<松下抚琴图>》研究》。她将北京画院藏《松下抚琴图》置身于马远、孙君泽、戴进一系山水画作中,分别对整体风格、松树、巨石、远山等元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松下抚琴图》当属于延续马远山水风格的南宋至元时期作品。根据收藏印可知此幅画作曾被怡亲王弘晓收藏,当于辛酉政变后流出怡府。

北京画院副研究员理论研究部赵琰哲的发言题目为《走出深闺——明末清初名妓肖像画的艺术表达与自我认同》。发言针对明清二代大量涌现出的女性肖像画展开讨论,以明末清初“秦淮八艳”寇湄、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等人的肖像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侧颜斜视、墨笔白描等艺术表达,结合当时及后世的文人题跋,探讨隐藏在画面背后的“风尘女侠”的自我认同。

北京画院明清人物画展现场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汪亓的发言题目为《浅谈<翁嵩年溪山行旅图>卷》。通过对肖像画个案的探讨,阐释出一幅文人行乐图——《翁嵩年溪山行旅图》背后的种种幽微。通过结合文献,梳理出像主翁嵩年、画家禹之鼎二人之间交游的情况,并指出以前代名家山水图佳作为蓝本,将像主巧妙安置其中,这可视作禹氏绘制文人行乐图的一种类型。而这一新的行乐图创作模式,终因缺少禹氏这样技法全面的名家,以致昙花一现,绝少作品传世。

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思的发言为《隐晦的情爱—明清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发言主要梳理了中国古代绘画中女性的身份、形象与意涵呈现出逐渐宽容性和审美化的过程。怨女伶妓的表现是明清人物画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卷轴画到小说插图都显示出伶妓形象从画面配角转向主角甚至趋于肖像化,并且因为画家的移情而格外具有感染力,这是明清世风和男性心理的表征。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黄小峰的发言题目为《农夫之乐:中国绘画中的乡村休闲生活》。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绘画中农民形象的变迁,重点探讨的是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手摇蒲扇、赤膊乘凉的农民形象。这种夏季纳凉的休闲生活图像在扬州地区首先盛行开来,并影响了19世纪海派画家的创作。夏季纳凉与宋元绘画中春秋二社醉酒狂欢的农村休闲生活有很大差别。这与明清以来城市通俗文化的发展有关,折射复杂的社会史、艺术史的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吴雪杉的发言题目为《董其昌的“标准像”》。主要就曾鲸、项圣谟合作的《董其昌像》展开讨论,认为此画很可能是曾鲸面对董其昌本人所作的肖像,董其昌形象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被后世反复临摹仿制。这些复制的董其昌像又往往和董其昌其他书法或绘画装裱在一起。这种制作名人肖像,再与名人书画组合的情形,自明代以来蔚然成风,通过考察董其昌肖像的传播和复制情况,可讨论明清肖像画的新用途。

董其昌小像

北京画院馆员李琼的发言题目为《由古人中求我——潘玉良的中国画创作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启示》。从潘玉良的中国绘画作品——白描、彩墨画入手,特别是其作品所蕴藏的传统艺术的意境和东方审美情趣为主线,涉及她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艺术觉醒和她力求达到的理想艺术境界等多方面内容,来探讨其具有东方精神的艺术创作给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启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军的发言题目为《被困住的方向——论现代时期中国人物画的视觉迷局及有关问题》。其发言直接针对现实,分析人物画创作的三种不同类型,说明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当中所承载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带给听众诸多思考。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裔萼的发言题目为《为雪域写照—略论1950年以来的藏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其研究发现藏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在前后两个时期呈现迥然不同的面貌。50至70年代时期,着重于歌颂新西藏的新面貌,表达画家朴素的阶级和民族情感。80年代以来则多通过藏族题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追问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和意义,表达画家形而上的超越情怀。

当代画家笔下的西藏人物画作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李公明的发言题目为《中国现代美术中的左翼传统与激进美学》。他把左翼美术运动的思想与艺术遗产放在20世纪中国革命与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中思考,使研究超越出“痛苦记忆、情感释放和纯粹政见的经验层次”,思考与现代性叙事并行不悖的左翼艺术叙事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原的发言题目为《文化漂移与异时性:20世纪视觉西化与汉化的几种类型》。17、18世纪直至20世纪以来,在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文化漂移现象。一方面,中国的文化进入到西方世界,中国风在欧洲盛行。另一方面,传教士进入到中国,把西方的科学、天文仪器等入中国。中西文化结合最显著的体现于作为中西贸易接触的窗口的广州十三行。其发言为讨论中国画的现代性背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前主编舒士俊的发言题目为《中国画之审美评判——从偏重气韵走向讲究气场》。

北京画院主任刘玮治的发言题目为《从“三体”模型看影响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宏观因素》。发言试图通过对人类文化艺术史的研究,本文从宏观角度构建了一个模型,简称“三体”模型:将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以及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试图从中找出三者之间态势不同对艺术之中的写意精神的发展,对整个文化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仇春霞的发言题目为《人物画家的绘画情怀——以经典人物画为例》。发言着眼于艺术家的“情怀”,以黄胄和李伯安及其作品为例,主要对情怀与爱好的区别、情怀对挖掘艺术对象美感的意义、情怀对探索艺术语言的意义等几个问题进行阐释。

关良画作画

北京画院主任乐祥海的发言题目为《本真表达最动人——以关良、赖少其为例》。他通过对关良一生及赖少其晚年绘画艺术的分析与研究,认为作品是画家情感的自由“释放”,没有任何有功用的重负。作为一位艺术家,只有本真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状态和情趣,所创作出的作品才是最动人的。进而反思现今美术界所存在的专家指导甚至培训的做法。

北京画院2017工作年会分组讨论现场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