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文体设施新风景|上海博物馆东馆今日动工

澎湃新闻记者 韩少华
2017-09-27 15:5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海博物馆建馆至今65年,于2017年9月27日中午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在浦东新区花木行政文化中心10号地块,上海博物馆东馆打下了第一根桩基,正式开工建设。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启动仪式之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刚才心情很激动。期待了2年零5个月,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今天把东馆的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9月27日上午,“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暨建馆65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9月27日上午,“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暨建馆65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随后在浦东花木的施工现场进行了户外的启动仪式。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对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筹建情况进行了介绍: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10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件,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等21个门类,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自1952年成立以来,上海博物馆始终把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艺术,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在收藏、展示、教育、研究、文创、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革新。

历经65年发展历程,通过几代上博人的不懈努力,上海博物馆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成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首批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界也取得了相当的影响力。上海博物馆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重要的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为市民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同时也传递着城市文化的丰富积淀和独特魅力。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1993年,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上海博物馆开始建造人民广场新馆。

从跑马厅大楼,到中汇大厦,再到人民广场。今天,上海博物馆又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节点,上海博物馆东馆在浦东花木行政中心正式动工。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文化东进”战略、构建“两轴一廊、双核多点”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十三五”时期本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

上博东馆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上海博物馆的发展又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对上海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博物馆将以东馆建设为契机,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以高标准、严要求,打造上海博物馆东馆。再接再厉,在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征程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对上博东馆的筹建情况进行介绍

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启动仪式上,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陈燮君、老专家代表陆明华、青年职工代表陈杰各分别做了发言。最后,杨志刚馆长介绍了近期活动亮点,包括博物馆奇妙夜之“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最后一百分钟”、“遗我双鲤鱼”吴门书札诵读等。

在浦东的项目工地现场,嘉宾们共同见证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工建设的历史性瞬间。

启动仪式现场前排坐着的是上博离休、退休老员工

杨志刚对参加仪式的领导、来宾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也对上博东馆项目推进过程中给予支持的政府职能部门、参建单位和上博员工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

2020年东馆建成后,将拥有10万5千平米的建筑面积,日均接待观众2万人次,为市民提供更舒适的参观环境、更精彩的文物展览、以及更丰富的互动体验。未来,上海博物馆将与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展览馆,以及同在今天开工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在浦东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形成新的文化集群。

博物馆建筑百年大计,事关文物安全。在建设质量上,我们希望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一定本着对文物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成。同时,也希望上海博物馆的职工们齐心协力、加倍努力,发扬上博人的精神,为东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市区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浦东新区政府能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东馆工程的推进。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把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成为一座无愧于世人的建筑。在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11时28分,桩机开始发出隆隆轰鸣,上博东馆建设正式启动。

2017年9月27日11时28分,在户外的工地现场,与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工的重要时刻,“5、4、3、2、1……”桩机开始发出隆隆轰鸣,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正式启动。

65年前,上海博物馆在南京西路325号正式开馆,从此开始了几代人齐心奋斗、力争上游的征程。如今的上海博物馆,是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文化窗口之一,也在国际博物馆界拥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上博人持续数十年的努力和付出。令人欣喜的是,在上海博物馆走到第65年之际,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建设作为上海“十三五”期间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必将成为上博事业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上博馆长杨志刚对在东馆项目推进过程中给予支持的政府职能部门、参建单位和上博员工表示感谢

项目背景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两轴一廊、双核多点”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是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文化东进”战略、构建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也是“十三五”时期本市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

项目选址

上海博物馆东馆选址在浦东联洋社区C000302单元10号地块。西临杨高南路、北临世纪大道、东临丁香路。占地面积4.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是人民广场馆舍的2倍多,建筑高度45米,拥有地上建筑6层,地下2层。

功能定位

上海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未来,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打破展品的门类限制,横向构建体系,举办反映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性陈列展览,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以此契机,上海博物馆将进一步拓展业务研究、教育体验、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功能,努力打造上海地区中国古代艺术收藏展示、古代文化教育、古代文化研究与交流及公众文化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公共平台,强调“展、教”结合,使参观者在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中获得知识。

创新体系

在展览策划和展品组织方式上,东馆将与西馆有所区别,以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现象为切入点,打破展品的门类限制,横向构建体系,举办反映中国重要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性陈列展览,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

创新社会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加强观众互动体验。拟借鉴国外自然科技类探索馆的成功经验,以青少年观众为目标人群,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内设置“古代文明探索馆”。

创新研究体制:在业务研究方面,东馆将设置上海博物馆研究院,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就某一特定的学术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创新文创开发:上博东馆将设置文化创意设计中心,期望于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人才优势,充分挖掘上海博物馆丰富馆藏文物的艺术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嵌入文化衍生品,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的教育宣传作用和自身发展能力。

建设智慧博物馆:拟通过融入数字化技术,提升博物馆表现力、辐射度和影响力。东馆的数字化建设将具备文物/文化信息互动传播数字网络化和文物/文化数字资源国际共享化的科技创新亮点,主要由2大系统、1厅、1馆和1院组成。

“WINDOW”计划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上海博物馆遴选出了建筑设计方案,策划了初步的展陈方案。集合馆内外专家力量,通过“window”计划,使得东馆的功能、目标、展陈等内容进一步完善。Wisdom(智慧)、Interaction(互动)、New(拓新)、Diversity(多样)、Open(开放)、World(世界)

夯实“四梁八柱”

“四梁”为四大特色学科建设,即在上海博物馆现有研究力量的基础上,启动“艺术史”、“博物馆学”、“考古学”、“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新一轮学科建设。

“八柱”是指“典藏与征集”、“研究与鉴定”、“陈列与展览”、“教育与传播”、“文化创意”、“数字化博物馆”、“文化交流”、“科学管理体系”。

同时,也会推进“两个优化” :“知识结构优化”、“管理结构的优化”。

建筑设计方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建筑设计方案有六大设计特色:建筑融入城市空间、功能设计便捷高效、交互式的展陈设计、空间布局内外交融、建筑营造绿色健康、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蕴。

展区分为基本陈列区和互动体验区,一条动线贯串联结咖啡厅、文物修复展示区、中央大厅、文博广场、屋顶庭院、景观餐厅。设计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使得博物馆管理运行更加科学有效。

在东馆,市民既能观展也能休闲,既能社交也能休憩,既能感受古老的文明,也能感受城市的活力,逛博物馆将成为上海市民生活的另一种新方式。

上博东馆整体呈矩形体块,造型简洁挺拔,覆盖立面的大理石表皮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起伏,既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上海“勇立潮头”的排头兵精神。

项目推进过程

2015年12月25日,市发改委批准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立项。

2016年2月,正式启动国际方案征集和设计方案招标。

2017年3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中标。

2017年9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