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辽宁丹东设首批外国人调解员:矛盾纠纷不再因语言不通难调解

法制网
2017-09-27 17:43
法治中国 >
字号

图片来自东方头条

9月20日,作为辽宁省丹东市首批外国人调解员,安娜和金成恩郑重地在续聘书上签名。由丹东边防支队振兴大队一经街边防派出所和振兴区一街社区联合设立的外国人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16年9月26日。一经街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赵利心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别看社区外国人调解员不多,可作用却不小。”

9月14日,在丹东市某酒店门前发生一起纠纷,一经街边防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看到两名男子站在路边,其中一人情绪激动,边比划边说。

由于说话者讲的是韩国语,民警立刻与外国人调委会成员金成恩取得联系。金成恩来自韩国,在中国生活已经有10年,他通过与男子沟通了解到,两人是因为停车引发了纠纷,便将情况告诉了民警。

随后,在民警的指挥下,两辆车一辆驶出一辆驶入,问题立刻得到解决。

一经街边防派出所辖区内,有四个国家近百名外国人,由于语言、习惯和风俗不同,不同国家的人难免产生纠纷,社区外国人调解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共调解纠纷10余起。

因为调解员在工作中都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处理问题,所以纠纷最终均得以顺利解决,调解员的工作得到外国人的接受和认可。

“对发生的各项矛盾纠纷,以各方自愿接受调解为原则,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调解遵循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原则,调解员定期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建立调解登记簿。”赵利心向记者介绍,目前社区外国人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制定完毕,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调解员的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有人需要,我是很乐意帮忙的。”安娜说。

作为另一名外国人调解员的安娜来自乌克兰,除了调解工作外,她和金成恩时常以调解员的身份在帮助外国人。外国人来到中国须在24小时之内到驻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他们找到调解员当司机当翻译;有人想在中国经商,找调解员一起去办理相关手续;有人为方便消费想办理银行卡,也找他们帮忙……

(原题为《辽宁丹东设首批外国人调解员 矛盾纠纷不再因语言不通难调解》)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