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月下旬暴雨再创1873年来纪录,罕见暴雨下为何多地积水

2017-09-29 14: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9月下旬出现两个暴雨日数,是中心城区自1873年气象纪录以来的最高值。一座城市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积水的状态,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减少积水发生的范围及积水的时长。

随着9月份进入尾声,上海为期4个月的汛期也将告一段落。今年汛期,上海交出怎样一份答卷?其实,一场暴雨足见真章。

受较强降雨云团影响,申城自9月24日夜间至25日,迎来了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强降雨的“大考”之下,上海部分路段、小区、商铺、下立交出现了积水情况,比如浦东新区S20荷塘路下立交等10余处下立交监测到20厘米以上的积水;中心城区大宁路共和新路等部分道路监测到积水;崇明、浦东、宝山、杨浦等数十户民居进水,川沙新镇新源路200户商铺进水。

上海部分路段在本次降雨中出现积水

近年来,上海一直在着力推进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积水改造点数量和提标新建的大型排水系统数量不断增加,积水情况逐年好转。那么,此次积水是否异常?上海的防汛能力究竟如何?上海能否完全消除积水?

罕见暴雨造成积水

“上海出现局部地区降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正常现象。”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章震宇坦言:“本次降水具有范围广、雨量大、雨强强的特点,不少地区的小时雨强都超出了道路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本次强降雨确实属于历史罕见。”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孔春燕表示。以中心城区(徐家汇站)为例,上海在24日和25日的累积雨量为65毫米和106.1毫米,分别达到暴雨和大暴雨两级。其中25日的单日雨量可谓是史上同期第二高(第一高为1879年的146.2毫米)。9月下旬出现两个暴雨日数,也是中心城区自1873年气象纪录以来的最高值。

本次暴雨中,中心城区并非此次降雨过程中雨量最多的区域,嘉定、宝山、浦东等北部或沿海城区降雨最为集中,不少积水点就出于这些区域。根据市气象部门的统计,宝山区的24小时累计雨量达到145.1毫米,刷新了当地9月累计雨量的纪录。

“实际上,大部分地区都经受住了暴雨考验。”章震宇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本次降雨中,不少地区的道路是以一年一遇的排水标准(每小时排水36毫米),承受小时雨强达到70至80多毫米的雨量,总体表现良好。

为何在暴雨之下,只有这些“局部地区”积水?章震宇解释,由于地势和排水管网能力等条件不同,所以造成同等雨量下,有些地区有积水而有些地区没有积水的情况。

上海清除积水能力凸显

总体而言,上海的排水设施能级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去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虹口港泵闸工程投入试运营,可以发挥挡潮、排涝、双向灌流等多重功能,每小时排涝相当于57座游泳池的水量,虹口地区的排水能力大幅提升。今年年底,上海中心城区最后的28个排水空白点将基本消除。这就意味着,从明年起,中心城区的排水能力又将得到提升。

“市民们可以感受到,近年来上海的积水清除效率越来越高。”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嫣说。比如,此次积水最严重的罗山路3#人行通道(S20)(积水超120厘米),清除积水也仅用了2至3个小时。

一直以来,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的防汛设施能力虽并非前列,但防汛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都属于领先地位。和周边城市相比,上海防汛设施在本次大范围降水中表现良好。防汛部门调配了82辆移动泵车参与备勤,雨情发生后又派出10多辆移动泵车,100多支抢险队伍和500多人的排水志愿者突击队抢排,对严重积水的下立交立即采取封交措施;各排水泵站及时转入暴雨模式运行;各水闸加强运行调度,努力降低河道水位。市容环卫和排水职工及时赶赴积水路段清除进水口垃圾,打开路中窨井,加快排水速度。因此,并未出现大面积积水。

防汛部门人员正在抢排

“市民常常认为,只要路面有水就算积水,其实积水也有衡量标准。”业内专家表示,根据《上海市防汛工作手册》,积水深度为路边超过15厘米或道路中心有水,积水时间超过1小时(雨停后),积水范围大于等于50平方米,才可称作道路积水。

薄弱环节提升任重道远

业内专家坦言,由于排水设施标准不可能无限提高,加之偶发性强降雨影响,所以一座城市不可能达到完全没有积水的状态。关键在于要千方百计减少积水发生的范围,以及积水的时长。

上海部分路段在本次降雨中出现积水

“本次积水依然暴露出防汛领域的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改进。”章震宇举例,在住宅小区中,由于市政管网没有及时疏通而导致积水的情况仍然存在:“这就需要小区业委会和相关物业公司积极配合,及时养护疏通。”

本次罗山路3#人行通道出现超过120厘米的积水,除浦东地区累积雨量较大以外,也说明未来防汛部门还要提升泵站、水闸、河道联动精细化调度水平。“泵站调度需要权衡多方,要兼顾防汛安全、水环境和能耗等问题。”陈嫣透露,上海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排水泵站调度标准。

城市防汛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最基础的“毛细血管”进行梳理,也就是城市道路排水能力。目前一年一遇的排水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城市运营需求,尤其是伴随气候变化带来的短时强降雨越来越多。随着2014年10月发布的新的排水规范标准《上海市城镇雨水排水设施规划和设计指导意见》实施,上海要求在2030年以前,将全部的道路排水标准提高到三至五年一遇的标准。在一些重点区域,如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人民广场和陆家嘴地区,道路排水标准已经提升到五年一遇的标准(每小时排水56毫米)。

“实际上,提标改造的难度并不低,只能逐步推进。”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庄敏捷说。自2015年开始,上海每年会按照相关排水规划和暴雨统计情况,梳理出一批积水点进行提标改造。然而,这些“短、平、快”的“查漏补缺”项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积水问题。

在道路提标改造以外,上海正在推进281个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建设,从宏观层实现雨水的有效调度。近年来,上海也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弹性”。

(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