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带你看松阳松古灌区的前世今生

2022-05-16 17: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松阳发布 ,作者松阳发布

松阳发布.

浙江省松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县、省级卫生城市,自古有“桃花源”的美誉,最宜安居乐业。 千年古县,田园松阳,宜居桃源。

工程遗产类型丰富多样

灌溉功能完备连贯

治水实践精彩纷呈

......

松阳松古灌区是中小流域古代灌溉工程的典范

被誉为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遗产“活态博物馆”

松古灌区历经千年发展变迁

青山绿水间

数百座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在

灌溉、饮用、洗涤、观光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

日前,松古灌区入选2022年度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名单

丽水发布曾在5月10日发文《松古灌区入选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

今天跟着小布来追溯它的前世今生吧!

↓↓↓

▲松古灌区

作为传统的农业县,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开始在松古大地引水灌田,并逐步创建了“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管理先进”的松古灌区,灌溉16.6万余亩农田,缔造了“松阳熟,处州足”的历史辉煌。

▲松古灌区(刘晓飞摄)

眼下,松古灌区也仍是清水漾漾、稻浪滚滚、茶桑翠翠,数百座古代水利工程依旧发挥着灌溉的作用,并在观光旅游等领域实现着它的新价值。

▲金梁堰进水口

坐落于松阴溪斋坛乡小石村北溪中的金梁堰,是松阳县境内较早采用无坝引水的灌溉工程,同时也是灌溉面积最大的名古堰。

“我们这一片区的生活耕种,都离不开金梁堰的浇灌,它是附近肥沃田地的根本。”斋坛乡小石村62岁的村民周士贤,已负责管理这条堰坝近20年,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圳长”,据他介绍,记事起就见过老一辈人将鹅卵石填入竹笼堆砌成坝,实现引水入渠、自流灌溉的功能,金梁堰可能也是这般演变而来。

▲松阳竹笼卵石筑坝引水

工程建成的同时,当地还建立了水事制度,通过专门设立管理委员会,按照各村的受益面积众筹“水费”用于该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如今,修复后的金梁堰,灌溉功能已经惠及了斋坛、樟溪、叶村3个乡8个行政村5000多亩农田,灌溉保证率由60%提升至80%。

除了金梁堰外,松阳县还有类似的大大小小的古堰120余条,“七三益损法、堰董制、圳田制、水权交易、灌溉面积核定”等一大批彰显古人智慧的灌区管理制度被发掘和展现,滋润着浙西南“粮仓”的持续发展。

▲水文化公园

而让古堰坝焕发新活力,也随着松阴溪河道生态长廊建设的推进成为现实。在坚持古堰、古渠保护的同时,我县充分整合灌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注入生态旅游、运动休闲、文化科普等新型业态。在生态滩、水文化公园、休闲驿站、精品民宿等节点项目植入后,母亲河的生态价值、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与此同时,贴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灌区续建配套和提升改造工程也在不断推进,通过绿色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灾毁农田修复项目,基于松古灌区的万亩高质量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已轮廓初现。

古市镇山下阳村绿色农田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在完成表土剥离、农田平整、路渠建设、地力培肥、数字化农田工程等建设内容后,这里将可以全面实现机械化种植,2000余亩水稻同时丰收的盛景将完美呈现。

“我们在安排项目建设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农、文、旅三产的融合。”古市镇负责人介绍,生态游、体验游等业态都已列入了后期规划,将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出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引领群众共富的功能。

▲石门圩廊桥

这样的项目在松古灌区比比皆是。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松阳县已累计投入资金近1.3亿元,新建和修复堰坝117座、渠道165公里、机耕路60公里,为周边良田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提供保障。

松古灌区像是一个主动脉,而农田基础设施更像是底下的毛细血管。拦堰筑坝取水为农田提供了充沛的水源,高标准农田、绿色农田等项目则保障了这些水源的畅通,维系了群众生产生活的便利顺畅。

▲松古灌区(刘晓飞摄)

松阳县将以此次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为契机,推动全域幸福河湖和全省山区水利现代化先行县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通过松古灌区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为松阳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水利力量。

相关阅读

原标题:《带你看松阳松古灌区的前世今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