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弹名家高博文谈“吴门书札吟唱”:吴侬软语演绎明代名士

澎湃新闻记者 朱洁树
2017-10-04 17:5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上海评弹团演绎吴门书札 来源:上海博物馆(05:46)
上海博物馆与上海评弹团合作,推出“吴门书札吟唱”项目,以评弹说唱的方式,再现书札中蕴含的生动历史和故事,将听众带回江南四大才子风云际会的年代。“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为此专访了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他认为,写手札和评弹表演好像跟这个社会有一点节拍上的不合,但仔细看,评弹和书信包含中华文化传统底蕴,包含人的基本内涵,其实两者是十分贴合的。

澎湃新闻:用评弹来唱书札,是否可算比较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遗我双鲤鱼——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将持续至10月22日,展览遴选出馆藏明代吴门著名书画家手札精品49通,其内容上至朝政民生,下至家事儿女,或文章酬唱,或艺苑交游,几乎无所不包。

若想体验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珍品,除亲临现场一睹真迹外,还有一种方式——聆听。继“吴门书札诵读”项目之后,上海博物馆又与上海评弹团合作,推出了“吴门书札吟唱”项目,以评弹说唱的方式,再现书札中蕴含的生动历史和故事。

祝允明致文贵札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大才子。那天登高望远,一阵大风吹掉了帽子。风雨交加百无聊赖,因驼蹄蒸熟香气四溢,故修书邀请好友文贵速抵家中品尝美味,吟诗作赋。

开篇唱词响起,上海评弹团的生动演绎,将听众带回了江南四大才子风云际会的年代。祝枝山家灶台上驼蹄的香气也仿佛随着音乐流泻而出荡漾开来……

这次“吴门书札吟唱”项目,从展出的49封信札中遴选出言辞优美、情节生动的7个片段,由上海评弹团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的改编和演绎。

陈元素致青霞札

用原汁原味的苏州话来讲述吴门文人的故事,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另一方面,而今保留下来的富有艺术性的苏州语言就是苏州评弹。因此,当上海博物馆找到了上海评弹团,双方可谓一拍即合。负责此次特展的孙丹妍认为吴门信札和苏州评弹颇有共通之处,她表示:“两者最大的共通之处是语言。可能评弹会比较通俗易懂,而文人的信虽然写得比较直白但还是比较文的。但二者毕竟产生于同一个地方,他们的审美是共通的。吴地的审美是比较优雅、文秀、秀雅、雅致的,书札和评弹语言的气质应该是相通的。”

蔡羽致王守王宠札

从7封书札,到7篇弹唱。上海评弹团仅仅花了不到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改编和演绎工作,细品唱词和曲调,可知其中颇有讲究。配合书信中不同的叙事内容,改编者借用评弹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进行诠释。例如《蔡羽致王守王宠札》,讲述了蔡羽邀请王宠王守兄弟俩来家里看牡丹芍药花,其开篇运用了徐丽仙创始的丽调演唱,曲调华丽妩媚、情感丰富、甜润味浓,正好表达对满园开放的花卉赞赏和喜爱。针对《祝允明致文贵札》,其开篇则运用了蔣月泉创始的蔣调演唱,曲调端庄大方、稳重醇厚、飘逸清脱,用来抒发祝允明此刻颓唐心情非常合适。

目前,5首评弹演唱曲目已经录制完成并通过上海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公布。读者可以直接在线聆听,遥想吴门名士的生动故事,领略那份江南特有的儒雅蕴藉。

10月20日,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评弹团合作推出的“吴门书札吟唱”活动将会在上海博物馆大堂举行现场演出。届时,除了这已经上线的5首作品,上海评弹团还会演绎新增加的曲目。

专访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评弹和书札都包含着中华文化传统底蕴

澎湃新闻:看到这些文本的时候,有什么印象和感受?

高博文:看到这些书札,首先被书法惊艳到。因为这些写书札的人,首先是书画家,书法都是铁画银钩,非常有感染力。因此,还没看内容,就能从书法感受到文人高深的书法造诣。

唐寅致施敬亭札

澎湃新闻:将书札改编为评弹的唱词,是怎样的过程?

高博文:原来也想过唱原词,但(信札)虽然是文言文,但用语还是很口语化的,平仄、韵律都不太符合,要完全这样唱,无法艺术性地表达。改编上也不能像报流水账一样,需要一些艺术化的处理。韵律上,每通信札韵律都不同,不能都唱同一个韵。所以周亚君、朱维德两位老师花了很大的功夫,先做研究,然后动笔。选择流派、男声唱还是女声唱方面,我们根据每封信叙述的事情、写信人和受信人的性格,从书札和其他资料中做了一些了解,目前看来还是比较贴切的。

朱维德、周亚君

澎湃新闻:这次改编对于原文有不少艺术化的发挥,例如《茶经》那一段,为何特意对茶的种类做了细致介绍?

高博文:从评弹欣赏方式与表演场所来讲,评弹与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从明末就开始有茶楼,有评弹的表演,喝茶和听书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文化形式。所以写茶对评弹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但是茶的讲究很多,我们在开篇的时候就将它(扩展得)更加丰富,把茶的特色罗列清楚,更加丰富这封信的内容。评弹的唱词和诗词有点像,平仄、调和,讲究韵律,以七字句为主。但评弹唱词比较灵动,不局限于格式,可以有一些破格的唱法,演员在唱的过程中可以突破平仄的讲究,让人在听觉上感觉到变化。所以这个开篇还是比较生动,把茶的特性表达出来。

王宠致王守札

澎湃新闻:你亲自演唱了《王宠致王守书札》,有何感想体会?

高博文:对王宠(以前)不太了解。后来一看,他也是苏州人、著名书画家,而且他的身世坎坷,屡试不中,四十岁就故去了,在艺术上的成就很高。所以唱这封信心情也是蛮复杂的。这封信虽然是写给兄长的繁琐家事,但里面有几个转折。一个转折是祖母去世,他办后事,借钱,财政上、经济上琐琐碎碎的事。(王宠)在家守持家业不容易,比较清苦,处理祖母的事情他作为第三代,可见孝心。丰收了有钱赶紧还给人家,还有一部分留给佣人,表现了(他的)宽厚和讲诚信。从琐碎的事情中看出王宠的有孝心、宽厚、讲诚信,在演唱时候带入情感在唱。在曲调上,祖母去世,选择陈调唱腔,表现得比较肃穆,因为是办丧事。后面琐碎的事罗列得比较紧凑,但有的地方还是要带着情感去唱。古代艺术家还是蛮清苦的,在封建制度下他们的想法在(书札)中也有体现。所以这个开篇,虽然是一封信,也没什么大事,但也折射出当时的历史背景、文人境遇、生活场景、人与人的关系。

高博文

澎湃新闻:书札和评弹有何共通之处?

高博文:评弹的表现方式、欣赏方式和现在社会好像不太合拍,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工作压力也大,现代人好像一直是忙忙碌碌的。评弹是江南人追求惬意生活、品质生活的体现,现代人没有时间喝茶听书消遣欣赏艺术,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应在当代收到推崇,也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人的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浮躁,评弹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按摩,把你带回唐朝、明朝的历史中,说说前朝往事,风花雪月英雄豪杰。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有评弹的弹唱,又有故事推进,又有噱头,大家在放松的时刻将烦恼和压力化解。

书札也是这样,首先书法非常好,都是名人。现在还有几个人写信?当时包括若干年前,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留念和回味的。现在一些老观众会经常写信给我,而且每个字都十分工整、认真,我觉得是十分宝贵的。不像我们现在是微信,很方便,像写信这种文字组织和书写在人类社会还是很重要的。所以看似写信和评弹的表演好像跟这个社会有一点节拍上的不合适,但是仔细看,(评弹和书信)包含中华文化传统底蕴,包含人的基本内涵。我相信,今后大家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在追求精神生活的时候这种方式会重新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两者结合是十分贴合的。

澎湃新闻:用评弹来唱书札,是否可算比较原汁原味的一种复现?

高博文:评弹讲的是吴侬软语,明朝的吴语怎么讲现在不清楚,但和现在是有渊源的。古人讲话,之乎者也,讲究文言,评弹唱词中苏州话的运用也是文言的,是苏州话与中州韵结合起来。用这个吐字方法加上评弹唱腔,来唱吴地书画家们写的书信,那是非常贴切的。所以我们在唱腔、吐字上力求工整,讲究传统复古的韵味,在乐器伴奏上力求风雅的境界。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