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革·印记】在风驰电掣中感受生生不息的时代脉动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作言
2017-10-02 14: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前一阵子回乡看望父母亲,在收拾房间的时候,从抽屉里翻到一本黑白相册。看到少年的我站在一辆老式自行车前,就孤单的一张。自行车本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看着满街的五颜六色共享单车,照片里的老车子越来越稀罕了,你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有看过老式凤凰或永久牌自行车了?

老式永久牌自行车

车的变化,在这几十年的光景里,也折射出一点时代的意味来。

五年级时,家里添了第一辆自行车,半旧的,好久都是饭桌上一个话题。而用后来见世面的眼光打量,至多是组装车。我就瞅空子,趁父亲闲下来的时间,推到打谷场上去练习骑。真的应了一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轮到自己,洋相百出。在初雪的场地上,一会就摔了好几次,满腿都是泥。我就顺着一边溜车、不骑上去,等溜熟了再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练习了好几次,终于自己能够驾驭这辆不费力去踏、永远也不会自行的车子了。

绿皮火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时铁路是老大,但车次少,绿皮车的承载力也不大。到北京读书时,返乡潮开始出现,每次都挤得够呛。准备考上海研究生时,干脆逆风飞扬,改为正月十五后回家。一个列车厢不过三五个人,一人可以睡三个位置,硬座顿时变“硬卧”。2000年左右,我被安排到浦东新区政府帮忙,参与筹备一个世界孵化器大会,任务很重,先是说春节不放假。临到腊月28才放行回家过年,排队二三个小时总算买到了座位票。上车之后那个人挤人啊,明明看到自己的座位还有三五米距离,人山人海,横竖挤不过去,非常无奈。火车跑得很慢,站站停,回乡的人不断涌进来,我也变为“金鸡独立”,两只脚轮换着站立。就这样6、7个小时之后停靠南京站时,身体实在吃不消了,就在边上的人帮助下踏着肩膀从人的头顶飞出窗外,改乘汽车回家。狼狈之至,犹有心悸。

20世纪的绿皮火车已风驰电掣地驶过去了。

“复兴号”动车。新华社 资料图

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一亮相,其修长的流线型车头“飞龙”可谓颜值爆表,通过深藏不露的一系列黑科技,不断地雕刻着中国新鲜面孔。这波“中国浪潮”有一个此前几次科技革命都没实现的巨大突破,就是这一波发展浪潮从一开始就让我们普通人切身感受到极其明显的获得感,站上浪潮之巅。举个例子吧,坐高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四五个小时,是以前的四分之一时间,这样的生活让世界向往。

交通发展惠及千家万户,连公务活动也在不断升级换代。2007年,西藏的民族演员第一次来上海演出时就拜便捷的地铁之赐,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当时他们先在闵行区体育场参加金秋十月的合唱节比赛,然后乘一天仅一班的火车转战山西太原参加老年合唱节比赛。中间留的时间很短很短。倘若乘大巴士从莘庄去新客站,晚上八点多钟,能否准点上火车谁都不敢打包票。如果堵在高架上,火车可是不等人的。在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铁路局以及地铁职工的帮助下,改为从南广场乘地铁去火车站,一路绿灯,提前检票。由于人多怕跑丢、坐错站,我们10多个人参与保障,让西藏演员朋友们人盯人,他们也很好奇乘地铁,一路欢歌笑语,身着民族衣服的他们顿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一路衔接、服务,待全部人员上车,离开车还有5分钟。过度紧张之后,我一下子蹲在车门口。

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通车纪念票

乘着世博会的东风,上海目前开通了15条地铁。1号线是上海的第一条地铁,亦为上海轨道交通最为繁忙、最重要的大动脉,由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线于1993年1月10日建成南段(锦江乐园站至徐家汇站)上行线,于1993年5月28日开始试运营。截至今年1月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长是617公里,到2020年上海18条线总里程将达800公里,地铁的“触角”还伸到江苏、浙江,通过地铁和长三角城市紧密相连。当初坐地铁是新鲜事,现在是日常交通工具,听说高峰时候往往突破1100多万人次。想象一下,全城的三分之一人在地下穿行,如此安全便捷,实在是让人惊叹。有的亲友到海外去旅游观光,回来都说还是我们国家的地铁干净、时尚、漂亮。难怪《大趋势》作者纳斯比特感慨:“中国在人类即将到来的新浪潮中取得领先地位,我毫不怀疑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心。”

2017年9月17日,上海,上海地铁站客流涌动。东方IC 资料图

了解历史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看着老照片,感受新时代,长卷在握,胸中有气象万千,不禁百感交集。抚今追昔,竟有几许恍若隔世、超乎寻常之感。这既是一场回望,更是一次重新出发。

车的故事还在不断演绎。前几天,我到深圳出差,深圳南山区科创局的同志专门介绍我们去了一家基于3D打印的科技公司——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听董秘陈彬先生介绍,他们研制的3D传感技术,让硬件拥有一双感知真实三维环境的“智慧之眼”,有望雄踞全球继苹果、微软、英特尔之后的第四家量产消费级公司,或许,我们距离3D打印时代、无人驾驶汽车真的不再遥远了。

2017年7月1日,天津,百度云骁无人驾驶汽车。视觉中国 资料图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通过一辆辆车、一个个片段,我们感受生生不息的时代脉动。阔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车的故事,也是观察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窗口和缩影。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