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泸州老菜市场说起丨这篇推送,藏着每个泸州人的珍贵回忆……

2022-05-17 20: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

早晨去上班的路上,就能顺路把中午的菜买了,这在30年前的泸州城区有些难办,因为那时候,菜市场离家远。

所谓误了早市,一天三餐,可能餐餐不在正常饭点。

记忆中的老菜市,是竹筐和背篼堆成的人山人海,是雨下街边竹棚里“讨价还价”的喧闹声,是菜篮中收获生鸡活鸭、鲜果蔬菜的幸福感,是人们忙着生活的一处歇脚驿站,生活所需从此开始,再到城市的万家炊烟。

寻找老菜市场的泛黄记忆,要去老城区,但老城并不都是旧事,大营路前沿街有市;南极子街口的临时菜摊街日日热闹不已;兴隆街临街搭起的卖成衣的区域,在摆摊前后,还能看到菜农借摊的身影。即便是在街尾的农贸市场里,每一处狭长的街巷过道中,买菜人日复一日、络绎不绝,烟火气生生不息。

"

以前逛菜市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代人的记忆

买菜几乎占领了人们生活中过半的意义

“凭票购粮的年代,家家都有购粮本、蔬菜本,粮油、米面、肉和蔬菜都是要定量的,吃多少买多少,必须有计划和安排。”在80岁市民杨兴国的记忆中,菜市场的记忆是片段式的。上世纪50年代买菜,是计划经济供应,粮食公司在泸州好几条街都有门市,凝光门有粮食公司的卖米、卖干面门市,大营路有蔬菜公司,南极子有粮油店,铜店街对面有粮食公司的打米房,可以买大米、买面。泸州人凭借“搭伙证”(地方粮票)购买粮食,先拿着小票去柜台开票,凭票去称粮。那时,家里每人每月只能购半斤油,1960年到1961年每人每月只能打2两油。糖、酒、烟都要凭票供应。有时天不亮,就要去排队买菜、买肉,生怕当天买不上,排队人多,卖菜的案板面前就站着100多人。

杨兴国回忆,小时候,一次拿布袋帮母亲提米,布袋磨坏了一个小洞,一路上米撒出来一些,虽然不多,但他害怕极了,回家免不了一顿揍,最担心的还是因犯错母亲不给饭吃。那个年代的买菜,是为了活着,几乎占领了人们生活中过半的意义。

当年,白招牌体育场旁边买菜的人很多

老人说,泸州城区最老的菜市场在江阳区南极子(南极街)和库房街一带,远一点还有关圣殿、澄溪口。因临近报恩塔和钟鼓楼,离江边码头不远,所以成为泸州卖菜人和买菜人最集中的地方。1981年,国家搞活经济、开放市场,开始允许个体经营。南极子的菜市场沿街设摊,摊主用竹子捆绑搭起来的小棚子,一个挨着一个,棚里的案板是竹子编的凉板,板上有肉有菜,对比如今,当时菜的种类只能用少来形容。有农民来卖菜,落担就摆,偶尔见人提1个团鱼(甲鱼)来卖,居然没人询价也没人买。街边棚户间散落着一些菜摊,到处都堆着竹筐和大大小小的背篼、扁担。那时,新鲜的蔬菜是有钱人吃的,刚出来的茄子卖得很贵,除非是澄溪口河坝里因涨水淹着的茄子,卖得会便宜很多。而当时牛肉的价格也比猪肉便宜,鱼、泥鳅更是没有肉贵。

“有买菜的,有喝茶的,还有看热闹的。”杨兴国说,1987年后个体户变多,菜式更加丰富,买菜更像一种奢侈享受。从白招牌二号大院走出去,见到提着菜篮的人都要寒暄:“你买菜呀!”“嗯,买点米”……虽是简单的交流,却让人感觉很愉快。

1983年,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后,江阳区主干道开始延伸建设。随着城市不断变大,新区转盘农贸市场、石马沟菜市场等一系列农贸市场陆续出现,人们买菜的选择更加丰富起来。

买卖藏着生活的计算

菜贩“小动作”让公平秤在菜市诞生

从1993年起,74岁的周宗莲就搬进了江阳区兴隆院居住,她说,自己从几岁起,到长大后远嫁,再到分家后来江阳区务工和安家,虽算不上是正经菜农,但总和菜市场有些渊源。

“上世纪60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姑娘,帮家里挑着白萝卜到南极子卖给蔬菜公司,一斤萝卜4分钱。那时,本地菜大多是白菜、萝卜,秋季茄子多,也不值钱。”周宗莲说,那会儿没车坐,年轻人手脚也快,从龙马潭特兴长春大队走到小市坐过河船,给船工船费5分钱,在现在的馆驿嘴上岸,一趟卖菜所得也不过几毛钱。

周宗莲说,记得当时肉价2毛8分钱一斤。1976年,她从龙马潭区特兴嫁到鱼塘后,也曾到南极子卖生大头菜,四五分钱一斤,菜品少的时候很快就能卖完。自己和丈夫曾到食品公司卖过三头猪,用板车拉着或是扁担抬,一头猪135斤,7角一斤,三头猪先后卖了几百元。记得当时一段时间,养猪农户还享受特殊政策,自家养两头猪,交一头给公司,就可以留一头猪自家吃,若是自留,熬的猪油基本够吃全年。

随着市场的开放化,以及菜式的丰富,上世纪80年代的菜市场显得繁华热闹起来。买菜人换着秤砣“约称”,见到扁担抬肉、现场宰猪就赶紧去“凑热闹”,那是一代人买菜的记忆。

有的小菜贩为了多卖些钱,搞出了短斤缺两的小动作,让买菜人和菜贩多少有了矛盾,市场需要管理。于是,原来的市管会(工商所)在市场设立了公平秤,就是标准秤,有问题就可以找菜贩理论。周宗莲说,自己养过猪也卖过猪,多少知道一点,一些养猪农户为了上秤多点重量,在卖生猪前给猪吃干拌的粮食饲料来增重,有时还会喂猪爱喝的盐巴水。其实作用没多大,都是些想多赚点钱的“小心机”,后来也都一一“现了原形”。

让人感叹的是,如今,一些年轻人买菜,有的不识秤杆,盯着秤杆上整齐的小白点问来问去,还故意摆弄一下秤砣的线,口中反复念叨:“老板,要称够,秤要足”,生怕被别人看出自己是买菜界的新人。菜市场里,无论何时,都藏着生活的计算。

从街摊搬进农贸市场

饮食习惯也随着菜品悄然改变

“远了说不清,30多年前的还记得,沿街市场里买鲜鸡活鸭的摊子有七八家,我来得晚,胜在货好、童叟无欺。”48岁的刘吉华在洪洋农贸市场门口有个铺面,他10多岁跟着师傅学杀鸡买鸡,后来自己单独开了店,从乡里收活鸡来卖,算是菜市场的老摊主。上世纪80年代末,一只鸡一斤卖七八毛钱,5元钱能买一只,鸭子更便宜。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鸡鸭肉的追求胜过其他肉品,生意好的时候,宰鸡杀鸭一个人根本忙不赢。

在刘吉华的眼中,泸州普通人家的口福被满足是从买鸡鸭开始。随着菜式品种的增多,人们对高蛋白营养美食的追求开始转向鱼肉、黄鳝和兔肉等其他肉品。海鲜其实市场中一直都有,但规模不集中,主要以一些干带鱼和贝壳肉干货为主。2005年3月,市场重新规划,洪洋农贸市场出现,有了较多的海鲜生鲜门店,南极子的菜摊也被挪到了市场里。

2003年,南极子菜市场

“从在农贸市场买菜起,越来越多的外地菜被买主接受。”在洪洋农贸市场经营多家菜摊的宋三姐说,自己从菜农卖菜到转行做摊主,最大的感受就是在2000年前后,外地大棚菜开始取代本地菜,以生菜、西兰花为代表的蔬菜,开始进入普通人家中。人们在满足口味的同时,对“毛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时,农民种菜来市场卖的毛菜,有的有虫洞、有的大小不一,很难吸引买主注意,反而是外地引进的菜,新鲜度高些,看上去更加可口。刚搬进市场的前2个月,是市场生意最火爆的时候,每天菜市场里人山人海,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走过摊前,摊主们都想方设法吆喝,希望留下买主。

如今的农贸市场,人们买菜的选择越来越多

城市不断发展,人们卖菜的习惯也在悄然改变。以前买菜没有塑料袋,提着菜篮、背着竹筐买菜的人,从来不分生菜熟菜,都一股脑装里面,回家再拾掇一番。大约6年前,因为方便使用和更清楚地显示菜的斤两,农贸市场菜摊上的台秤开始普及,秤杆秤砣逐渐被取代。

如今每个菜摊前,都放着蓝色和绿色的二维码牌牌,让不会用支付宝和微信的老人有些为难,捡起一把豆角、几根小葱,最多几块钱,细心的老板总是备上一些硬币零钱,实在找不开,小葱直接送或是菜价少收点。遇到挑三拣四的买主,有时买菜过秤后嫌贵,也会将菜搁摊上不买,摊主重新整理一下,等着下一个买主来。

古往今来,菜市场从未被商场或是超市取代,人们热爱这里的生活气息和那熟悉的烟火气,选上一日三餐最好的食材,是对这个城市最善良的挑剔。

原标题:《从泸州老菜市场说起丨这篇推送,藏着每个泸州人的珍贵回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