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救灾建筑师坂茂上海开展:纸管建筑也可以是永恒的

澎湃新闻记者 朱洁树
2017-10-09 07:5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建筑师坂茂谈为大众做设计。 视频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01:22)
“坂茂建筑展——建筑设计与救灾项目的共存”于10月8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知名建筑师坂茂以其救灾项目闻名。他在昨天的开幕式上说:“一个建筑,如果只是为了商业目的,即便是混凝土建造的,也是非常临时的。一个建筑,如果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抚慰人们的心灵,即便它是纸管建筑,也可以是永恒的。”

坂茂肖像照  ©Hiroyuki Hirai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了又一位重要建筑师的个展。“坂茂建筑展——建筑设计与救灾项目的共存”于10月8日至11月30日在博物馆1楼设计中心(psD)举行。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坂茂以其救灾项目闻名。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1年新西兰坎特伯雷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2013年中国雅安地震、2015年尼泊尔地震、2016年厄瓜多尔地震……坂茂都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害现场,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现成的技术和材料,发展出经济、便利,同时能够满足灾民基本生活需要和尊严的建筑。

“自然灾害并不纯粹是由自然造成的,亦是人为的。正如地震本身并不伤害人,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才伤及民众。”坂茂在开幕当日对“澎湃新闻”表示,“去改善人们在紧急撤离设施和灾后临时避难所中的生活条件,这是作为建筑师的职责。”

“纸管临时过渡安置建筑神户”模型内部,“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坂茂最为人所称道的是纸管建筑,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之后,他就尝试用纸管为受灾的越南难民搭建临时住宅。纸管价格便宜,便于搭建和拆卸,应对冬夏两季拥有良好的隔热性,在外观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坂茂在啤酒箱里装入沙袋,作为建筑的地基,以帐篷膜作为建筑的天花板。他成功地控制了造价成本,与此同时,这类建筑使用的耐久性令人意外。

坂茂也曾多次来到中国,为地震灾民建造临时居所。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地震之后,受到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的委托,坂茂及其团队负责为地震中倒塌的学校搭建临时教室。建筑师同样利用了便宜且可循环、可重复利用、在当地容易获得的纸管搭建结构。120名中国和日本的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时间建成了3栋(9间教室)的校舍。这也是中国首次使用纸管建成的建筑,也是当地最早建成的救灾校舍。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之后,他和团队再次来到中国,用纸管搭起了临时的保育院。

“成都市华林小学纸管临时校舍”模型,“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四川省雅安纸管幼儿园”模型,“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1年,在新西兰发生了坎特伯雷地震,当地基督教堂大圣堂遭到破坏。坂茂为当地居民建起了新的临时性的大教堂,同样使用的是纸管为材料。运用独特的设计和加固方式,这座也许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纸管教堂可以容纳700人,还拥有一个巨大的三角形玫瑰窗,甚至连教堂里的十字架,也是纸管做成的。时至今日,纸管教堂依然在使用,它不仅发挥着教堂的作用,同样用于召开音乐会等各种活动。在坂茂看来,类似这样的灾后建筑,不仅是为特定教区服务的宗教性场所,更是为了抚慰所有人的心灵而建造的。

“纸板大教堂”模型局部,“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纸板大教堂,设计:坂茂建筑设计,2013,新西兰基督城,©Bridgit Anderson

坂茂同样善于利用当地的技术和材料,因地制宜地设计灾后建筑。2016年在厄瓜多尔,他使用了当地容易获取的竹子作为建筑外墙,通过将竹子斜着固定,确保了纸管建筑的刚性。2015年,尼泊尔经历了地震的侵袭。坂茂随即访问了受灾地区。他发现,尼泊尔当地有使用砖块建屋的传统,但在地震之后,灾民不愿意使用砖块建屋,因为它既不抗震,倒塌时也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街道上,砖块的瓦砾堆成了小山。坂茂运用当地生产的木质门框作为框架,将砖块填塞在其中,经过这一组合,新的建筑拥有了极佳的抗震性能,而废弃的砖块也有了用武之地。坂茂将这套设计方案带到日本进行了专门的抗震测试,他相信,这套方案完全可以在当地普及,即便没有工程师的帮助,人们也可以自行建造出合适的结构。

“纸避难所厄瓜多尔”模型内部,“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尽管是临时性的居所,坂茂在进行设计之时非常注重人们的使用体验,也会考虑通风、保暖、防潮、隐私等各种问题。展厅现场尽管不大,但是坂茂带领当地学生志愿者搭建起了多个真实比例的纸管建筑,观众可以走入其中,切身感受合宜的尺度、精心的设计——以及纸管的亲切感——所带来的温暖舒适体验。

除了救灾建筑以外,实际上坂茂在其他建筑领域也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他为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了梅茨分馆,也在巴黎近郊的塞纳河上设计了塞纳音乐厅,他所设计的台南市美术馆将于2018年竣工。在他的设计中,坂茂对于材料的机构、建筑表面的纹理、人体的舒适性、建筑的环保性,都有独特的关注。

塞纳音乐厅,设计:坂茂建筑设计,2017,法国巴黎近郊,©Nicolas Grosmond 

“台南美术馆”模型局部,“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上海,坂茂也有一件作品,那就是位于静安嘉里中心的竹餐厅。建筑外形与相邻的毛泽东旧居相似,特别的是,其建筑物正面全部由电动玻璃窗构成,可以自由开闭。玻璃屋顶之间有竹子做成的纱窗,关闭竹子纱窗之后,柔和的自然光线可以照进室内。

“竹餐厅”模型局部,“坂茂建筑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正如同名称所体现的,本次展览呈现了坂茂在建筑设计和救灾项目两个方面的并进发展。在坂茂看来,无论是救灾建筑,抑或是商业项目,对他来说,差异无非是业主资金的多寡或者有无,但其核心是不变的。而所谓临时建筑和永恒建筑,亦非泾渭分明的。

“一个建筑,如果只是为了商业目的,即便是混凝土建造的,也是非常临时的。一个建筑,如果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抚慰人们的心灵,即便它是纸管建筑,也可以是永恒的。”坂茂在开幕式上如是说。时至今日,坂茂的纸管建筑已经遍布全球各地,其中相当部分依然在使用中,并且状况良好。

“坂茂建筑展——建筑设计与救灾项目的共存”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