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盛赞影片《十八洞村》: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兼具

郑中砥/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报”
2017-10-10 22:24
中国政库 >
字号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报”

10月10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承办的电影《十八洞村》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出席活动,十余位电影界专家、学者就影片的人民性、创新性,以及对农村题材电影的探索展开了讨论。

李国奇在致辞中指出,精准扶贫由习总书记在2013年11月视察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并在多次在相关会议讲话中强调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作为迎接十九大的献礼影片,电影《十八洞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镜头对准了十八洞村的百姓,展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感人事迹,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启发。

孙向辉表示,《十八洞村》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兼具的优秀作品。剧组通过扎实的采访、考察,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现状搬上大银幕,用诗化的电影语言展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为农村老百姓带来的新气象。在现实主义的基石之上,影片题旨触及中国传统农民的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生发出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

《十八洞村》继承了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传统,回应了中国农村变革中“精准扶贫”这一新话题、新理念。与会专家表示,电影《十八洞村》演绎了一曲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导引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飞跃性发展的赞歌,展现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焕然一新的风情画。

专家同时表示,该片没有拔高扶贫干部的形象,写出了农民的真实状态。影片通过艺术语言塑造出有尊严、有品格,有坚韧、进取性格的农民形象。同时,这些农民以贫困为羞耻,自主改变命运,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展现了新时代下农民的精神世界。

镜头从扶贫干部转向农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现场谈了对传统扶贫工作的感受,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扶贫工作的“负能量”往往大于“正能量”,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一些人为了享受贫困救济而不愿摘掉贫困的帽子。那么如何才能让观众走进影院观看一部扶贫电影? “《十八洞村》的可贵之处,就是从‘悲惨世界’提炼出了正能量,实现了励志表达,从而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文艺报》艺术版副主编高小立认为,影片《十八洞村》的一大创新在于视角的转换。她表示,“以前扶贫电影更多瞄准的是扶贫干部,而《十八洞村》的视角转到了农民身上,叙事主体是农民的自省,从‘我要让你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影片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兵,导演用丰富的艺术语言塑造出有尊严、有品格,有坚韧、进取性格的农民形象。”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胡谱忠对高小立的观点表示了赞同,他认为,“电影《十八洞村》重启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叙事策略,摆脱了主旋律电影传统叙事模式,突出了农民的主体性”。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洲认为,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没有拔高扶贫干部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农民的真实状态,“片中的农民以贫困为羞耻,自主改变命运,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展现了新时代下农民的精神世界。”

影片《十八洞村》关注农民,从新颖的角度阐述“脱贫致富”主题,引发了现场专家的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认为,影片围绕脱贫致富的主题,饱含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种种反思,也包含了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隐喻,“影片不断表现外出人员回归田园,这种‘回归’充满了理性思辨的意味”。胡智锋也现场表示,《十八洞村》脱离了围绕扶贫口号进行创作,而是深入湘西进行发掘,在点滴间渗透着生活的气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镇表示,《十八洞村》属于传统题材,有懒汉、保守者、留守老人,也有旧风俗和教条对于发展的阻碍,影片通过叙事、细节、影像、节奏、政策读解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扶贫工作的新面貌。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主编李舫认为,相对于外在世界的变化,《十八洞村》更关心人内在的情感张力,“影片摒弃了以往农村题材创作的惯用模式,用精巧的叙事结构、真实的矛盾冲突,体察描摹着当代农民丰富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片中的乡民不再是符号化的政治观念或者是象征,而是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她表示,影片《十八洞村》以“立志,立身,立行”为精神内核,反映了当代农民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把人们的苦乐悲喜、爱恨荣辱交织在一起,折射出中国几代人的苦难史与奋斗史。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面对贫困现状虽心态各异,但对于改变命运的期盼却时刻共鸣。以心立志,以言立身,以情立行,他们在追求物质脱贫的同时,用双手和赤子之心,完美实现了精神上的脱贫与超越。

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看来,影片《十八洞村》不仅讲述了一个贫富故事,还是一个关于乡土中国和未来中国的叙述,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大叙述,“这部影片是精准扶贫政策的电影展示”。

充满诗意的少数民族电影

影片《十八洞村》的主题呈现和人物塑造在获得专家认可的同时,充满诗意的影像风格也让与会专家“眼前一亮”。王海洲表示,片头对当地环境俯拍的镜头如油画般美丽,大量跟拍镜头赋予了影片艺术化的探索。索亚斌和高小立对片中如诗如画的镜头语言赞不绝口,索亚斌表示,电影《十八洞村》画面唯美,意蕴丰厚,展现了苗寨风情以及当地百姓的悠然生活。高小立认为,漂亮的梯田,暖心的台词让影片充满了温暖的味道;而对土地、对环境的批判,也在诗意的画面之外折射出当下农村脱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钟进文表示,影片的画面感很强,不仅展现了湘西的美景,还与“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导向相吻合。同时,影片纳入了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为电影增添了不少亮点。与钟进文一样,胡谱忠也认为影片很好地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空间、人文生活。李镇从影片语言出发,认为片中方言的使用充满了庄重感,赋予了影片民族价值。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夏表示,影片充满劳作的美感和安静的场面,这种美感一以贯之,与片中情绪激烈的部分相互融合,做到了动静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圣元认为,电影《十八洞村》是对中国美学、中国电影精神的一次成功回归,在文艺创作中坚持文化自信、民族美学自信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党圣元表示,“《十八洞村》风格真淳素朴,于平淡中见奇崛,非常感发人的心灵意志”,他直言:“影片超越了以往好莱坞大片和台港电影的俗套,回归中国文艺美学风格、中国电影美学精神,整体风格犹如一篇风格淡雅、情感内敛含蓄的叙事诗,令人联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的小说、孙犁的散文、沈从文的湘西书写。”

农村题材的艺术化表达

从《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黄土地》《老井》等等到近几年的《百鸟朝凤》,农村题材影片一直活跃在电影市场上。专家指出,《十八洞村》是通过扶贫素材拍摄的一部农村题材电影。胡谱忠认为,农村题材在主流商业院线中属于比较稀少的类型,被主流市场“边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短暂的风光之后,农村基层社会出现了生态失衡,青壮年纷纷到大城市打工,农村的文化生态出现危机。影片《十八洞村》的主题是扶贫,但创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避免了“直奔山顶,不顾风景”的局面,做出了艺术化的呈现,是一部具有文艺气质的作品。

胡智锋表示,《十八洞村》是一部宣教片,但在艺术化处理、艺术化创新等方面收获了新经验,打破了观众对此类影片的刻板印象,真正做到了用艺术的方式感染人、感动人。他说:“影片创作者把所有‘概念’转化为‘话题’,同时把‘话题’进行故事化处理,让影片充满戏剧性、丰富性。”

王海洲认为,《十八洞村》继承了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传统,回应了中国农村变革中“精准扶贫”这一新话题、新理念。他表示,“《湄公河行动》等影片让主旋律电影实现了类型化、商业化,而《十八洞村》则为农村题材电影实现了意念化、艺术化的探索”。

索亚斌从影片的艺术格调上进行了总结,他说,“影片整体格调含蓄、内敛、克制,同时带有轻喜剧的风格,没有强调吃不饱穿不暖的苦难,也没有刻意煽情,都是在淡淡的格调之上进行表达”。

(原题为《专家盛赞十九大献礼影片<十八洞村>:一曲精准扶贫政策导引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赞歌》)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