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影《挚爱文森特》:画面仿佛梵高画布,却看不见他的挣扎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编译
2017-10-14 09:0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挚爱文森特》预告片。字幕翻译 李亚迪(00:52)
10月10日起在全美上映手绘动画长片《挚爱文森特》,以11540名专业画家、62450幅油画作为电影中的框架,并将 94幅梵高的作品“集成”到动画图像中为买点,探索梵高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澎湃新闻”发现,这一动画片却又让观众陷入了一个“梵高之地”,看到的只是梵高风格,并没有真正述说他的生活的挣扎,塑造的是一个“流行版”的梵高。

《挚爱文森特》放映现场

这是一个伤感的致敬、史诗般的玩笑,还是一个独具匠心的浪漫演绎?

10月10日开始在全美上映手绘动画长片《挚爱文森特》(Loving Vincent),通过对梵高生命中最后的日子的探索,让公众解读梵高离世的多种可能性。影片通过史蒂芬·奈菲和格雷高里·怀特·史密斯在2011年出版的《梵高传》中首次出现的理论:梵高并非自杀,而是被当地一名名叫René Secrétan的16岁少年射杀。在电影中,一名携带手枪、穿着牛仔服装的恶霸少年围起田野,折磨着梵高。而梵高在死亡之时,声称自杀,是一种殉道式的牺牲。也许是因为对疲惫生活的绝望,并不愿意为邻里制造麻烦,或者只是为了避免荒唐的耻辱。

而在美术史中,对梵高之死的描述为: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法国瓦兹河畔举起一把“来历不明”的Lefaucheux袖珍型左轮手枪,向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大约30个小时后,1890年7月29日,这位37岁的画家因伤势过重去世。

电影中梵高走向麦田

不过,这部电影真正的意义在于,每一幅画都像是梵高的画布,所有的场景都由手绘完成——风景的脉动和悸动、星空的漩涡和闪烁,以画笔描绘天空、人像、麦田、秋叶,梵高作品中特定的图像也在电影中被引用。

影片的导演休·魏奇曼(Hugh Welchman)和多萝塔·科比尔拉(Dorota Kobiela)为剧中人提供了脚本角色的实况录像,然后以数字技术过度绘画与对象的关系。这种奇幻的方式像是“爱在三部曲”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从2001年开始运用的旋转影像技术,或是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Ari Folman)2008的影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画面语言。

不同在于,《挚爱文森特》使用了真正的渗色油漆,以表达复杂、精细的效果,不过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却感觉通过笔记本电脑的数字化制作或许可以更容易地实现相似效果,而导演却像老派的出租车司机,在电子导航盛行的时候,仍以“老马识途”的原始手绘方式完成着电影。

电影中的人物

其结果是造就了一部奇怪却梦幻般的电影。影片中梵高在阿尔勒的好友邮递员约瑟夫•鲁兰(Joseph Roulin)由克里斯·奥多夫(Chris O'Dowd)饰演,他的儿子阿尔芒·鲁兰(Armand Roulin)来自道格拉斯·布斯(Douglas Booth)的演绎,他们的角色扮相,均来自于梵高的肖像作品。在梵高郁结于疾病和痛苦之时,鲁兰父子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至今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还保留着1889年初,约瑟夫•鲁兰写给梵高弟弟提奥的信件,告知他梵高出院,并一切安好。而电影中的很多人物的对话,也来自于当时的信件。男主角梵高由罗伯特·古拉奇克(Robert Gulaczyk)扮演,根据其自画像制作的回眸铅笔图像成为观众心中标志性的影片形象。

梵高扮演者罗伯特·古拉奇克

观看这部影片像是在欣赏梵高的画布,整个世界成了梵高笔下的样子,一切看起来压抑、自我欣赏,而观众似乎在梵高死后的世界徘徊,看着属于梵高的一切。或者说,观众陷入了梵高之地,但电影更多的只是梵高风格,并没有真正述说他的生活和工作。

被诅咒,被歪曲,被误解的梵高近来渐渐成为了一种研究方向,《挚爱文森特》像是一场梵高对自己的模仿——11540名专业画家、62,450幅油画作为电影中的框架,并将 94幅梵高的作品“集成”到动画图像中。

但整部电影似乎是对2011年出版的《梵高传》中梵高之死谜团的解读和演绎,然而,梵高真正吸引人是他艺术上的挣扎和探索,而非对其死亡真相的探究。也许从梵高的艺术创作构建出整部电影看似巧妙,实则只是一种技术的复制,那个被认为标志的梵高低头微笑,或是对其作品无味的侮辱。

梵高画室

首先,梵高的画,并非电影创作而出的 “梵高风格”。他在工作中认识大自然、了解万物,他的艺术一种再演变。而电影却把梵高的作品化为一个整齐的动画序列,而艺术家在“空”的画布前“重生”。再者,梵高的每幅作品都是他追求灵魂独特的依据,但这些艺术的斗争却形成了大众娱乐的动画,失去梵高艺术使人触动的真正力量。

加歇医生的演员和作品的转化

在当下简化一切的时代中,电影把梵高的艺术塑造成为迪士尼乐园的场景,尽管导演们“把梵高的绘画带到生活中”,但这却透露出一种浅薄,公众应该从梵高的艺术中看到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让他们“动起来”。

不只梵高,今天几乎所有艺术家都比过去更容易了解、更受欢迎,但除了排队看作品、买衍生品外,公众更需要看到“神话”背后的真正人物,更重要的是,他的真实画作和长久的艰苦。而大众文化制造出的,只是迎合公众懒惰而形成的一个更加模糊的流行版本的梵高。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