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宗教改革500周年︱《九十五条论纲》辨讹

马万利(大连理工大学)
2017-10-30 14:1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今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五百周年。1517年10月31日万圣节前夜,德意志的天主教教士、维滕堡大学神学教师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给主教阿尔伯特写信,寄去一篇神学论纲,标题为“马丁·路德关于赎罪券力量与效用的抗辩”。路德的论纲列举了95个神学论题,后人习惯称之为《九十五条论纲》(中文又作《九十五条信纲》)。

一石激起千层浪,正是这份《九十五条论纲》,开启了欧洲近代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宗教改革。但是,或许正由于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后人在这部文献以及相关的历史要素上附会了很多神秘化、神化的叙事。

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马丁·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在维滕堡的教堂的大门上,以示抗议的决心和欢迎辩论的自信心。这种说法子虚乌有,一个习惯于常识思维的人会看出其中的破绽。试想,九十五条,用拉丁文写,即便每条只有几句话,也应该是一篇长文,教堂大门有多大面积,能钉得上吗?还有,为什么要钉,而不是贴——如果是钉,那可能是用牛皮纸或者羊皮纸写的,如果是贴,可能是用普通白纸写的?最后,不管是动物皮纸还是植物纤维纸,是钉还是贴,日晒雨淋,它维持了多久,有没有人前来拜读,有没有人“揭榜”,又有没有人站岗守护?更主要的,路德会天天守在教堂大门旁,等待他人前来辩论吗?

这些质疑难免八卦之嫌,但或许能够引领我们探寻真相。故事的真正版本很简单,但其背后的宗教与社会背景却十分复杂。

纽伦堡版《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现藏于柏林国家图书馆。

在大约公元500年至1500年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教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指南,教会担负着引领精神生活、指导世俗生计的责任,教堂是信众的精神和肉体归宿,宗教仪式是善男信女的日常。1054年基督教遭遇第一次大分裂,天主教会的影响力主要在欧洲西部,其最高权力机构多数时期驻扎在罗马。罗马教廷将欧洲划分为若干大教区,在每个大教区建设大教堂,任命大主教治理,很多大主教身着红色教袍,称“红衣大主教”。但是,或许正因为地位显赫,天主教会日益腐败。到15世纪,上至教皇下至牧师,都存在普遍的生活放荡。越来越多的教职由文盲充任,教士不忠于自己的职守,兼职和旷职现象愈益普遍。各级教士贪婪成性,为了敛财,甚至出售和出租宗教场所。

中世纪的欧洲有统一的宗教权威,却没有统一的世俗权力。在基督教信仰的“大屋顶”下,各地君主把持一方。到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凭借古罗马帝国的名号,对欧洲众多地区声称拥有统辖权,是名义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但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以德意志为主体。德意志是一个封建的君主国家,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伯爵、美茵茨大主教等拥有庞大的领地,并作为“选帝侯”轮流占据德意志君主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名号。维滕堡是萨克森邦国内的一个自由城市,有高度的自治权。19世纪中期俾斯麦统一之前,“德意志”这个称谓的政治意义还不如地理意义,以至于德国近代历史学家F.席勒感叹:“德意志国,它在哪里?我找不到它。”

教会腐败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出售“赎罪券”。赎罪券(indulgence)本意为赦免,是基督教最初的正统教义之一。天主教罗马教廷宣称,耶稣与圣徒的血组成充沛的“善功”,天主教会可用以赎免人子的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曾证明过赎罪券的神学正当性。14世纪初,教皇克莱蒙六世宣称,赎罪券是教会的“宝藏”,可颁发给参加朝圣、善功或十字军东征的人。到路德时代,赎罪券被进一步泛化。教皇列奥十世出生于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热衷于赞助艺术。为筹集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款项,他发售“赎罪券”。列奥十世称,信徒即便没有善功,只需认购赎罪券,也可以洗清原罪,灵魂得救,而出售赎罪券的教士可获得三分之一所得。这明摆着是在骗人钱财,而且手段并不高明,但是,对于那些不愿日复一日忍受繁琐教规约束的人来说,购买赎罪券无疑是一条通向天堂的捷径。

木刻画 出售赎罪券

神圣罗马帝国向来是罗马教廷的重要财源地,德意志被戏称为“教皇的奶牛”。列奥十世许诺勃兰登堡教区红衣大主教、美因茨的选帝侯和主教阿尔伯特,可截留一半出售赎罪券所得。阿尔伯特找到了经验丰富的教士约翰·特策尔,此人早在1503年就开始受命兜售赎罪券。特策尔以托钵僧行事,到维滕堡出售赎罪券,布道称“钱币入箱叮当响,灵魂即刻升天堂”。他进一步宣称活人可以替死人购买赎罪券,还大胆出售未加教廷圣印的赎罪券。特策尔收获颇丰,直到遭遇路德的反击。

马丁·路德出生于萨克森,1512年29岁时获得神学博士学位,被任命为萨克森教区神甫,并获得萨克森邦国内维滕堡大学神学教职(该校现与哈雷大学合并,称“马丁·路德大学”)。路德是虔诚的基督徒,谙熟并笃行天主教的各种教规,发愿终身不娶,矢志于传播上帝的福音。一次,路德读到《圣经》中保罗“义人必因信得生”的训诫时,顿觉彻悟。他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认为信众不需要通过教士,甚至也不需要借助祈祷、忏悔等宗教仪式,只需要凭着内心的信仰,就能够感知上帝。这样一来,教会成为救赎过程中的外在甚至多余的机构,而赎罪券更是骗人的把戏。

为了驳斥特策尔关于赎罪券的谬论,路德写了《九十五条论纲》。摘录如下:

奉主耶稣基督之圣名,出于探求真理、启迪众生之需,神父并艺术及神圣之学学者、维滕堡大学常任讲者马丁·路德拟就如下论题发起公共辩论,并希望不能参加辩论者提出书面意见。阿门。

01. 主耶稣基督说“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4:17),他是希望信徒们终身都不忘记悔改。

05. 教皇没有赦免罪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赦免根据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典对人施加的惩罚。

08. 教会法典的悔罪条例只适用于活人,而不适用于死者。

28. 当钱币掉到箱中“叮当”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益和贪欲;至于代祷能否起作用,完全靠上帝的意志。

35. 鼓吹说购买赎罪券后就不必受炼狱之苦,亦无必要忏悔,不符合基督之教导。

45. 人若看见弟兄困苦却不施加援助,反用将钱用于购买赎罪券,他能得到的,不是教皇的赦免,而是上帝的愤怒。

62. 关于上帝的荣耀与恩典的神圣福音才是教会的真正宝藏。

86. 教皇是当今富翁中的富翁,敌过古时大富豪克里沙士,那他为什么要用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是自己掏腰包去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

在当时,提出论纲是神学家的特权,围绕论纲进行辩论是通行的神学学术研讨方式。如果想发起一场辩论,惯常的做法是,神学家提出论题,让大学出版社印制并公开张贴。在维滕堡,大学当局要求论纲在每一座教堂张贴。在1516至1521年间,路德在维滕堡共准备了20套论纲供公开辩论,《九十五条论纲》是其中的一套。比路德更早,后来成为路德好友和新教徒领袖的安德烈亚斯·卡尔施塔特写过“151条论纲”,落款日期是1516年9月16日。1517年4月,卡尔施塔特又写了一套论纲,其神学观点比路德更激进。卡尔施塔特直接将这套论纲贴在了维滕堡最大的教堂“万圣大教堂”的大门上,当时这座教堂正举办“圣物展”。

路德比卡尔施塔特温和,也更加谦卑。在公开论纲之前,他先将论纲寄给身居美因茨的阿尔伯特主教,因为后者不仅是自己的教阶上级,而且是赎罪券在本地的发售人。路德希望获得阿尔伯特的认同后再公开张贴。在信中,路德提醒阿尔伯特警惕有人以他的名义,将信众带离福音。路德在信中没有谴责赎罪券及相关教义,他只是表达自己的担忧:在某些教士的鼓吹下,信众会误解赎罪券的意义,相信任何罪都可以通过赎罪券得到宽恕,惩罚得到豁免。

至于路德选择在万圣节前夜将信寄出,目前没有文献能够提供解释。实际上,10月31日是一种源于远古欧洲、近似于“鬼节”(Halloween)的节日。后来,为匡正信仰,天主教会把后一天即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即“万圣节”。今天,西方习惯将10月31日称为万圣节前夜,在这个夜里举办各种活动以迎接万圣节的到来。我们不妨推测,路德在万圣节前夜寄出论纲,含有祛魅归宗的用意。

阿尔伯特可能在11月底才收到路德寄来的论纲。他认为路德的论纲充满了异端邪说。他没有按照惯例将路德的论纲印制张贴,而是要求美因茨大学的神学家们发表意见,并将论纲寄往罗马,请示教皇明断。可以推测,正是经过阿尔伯特和神学家们之手,路德的论纲被流传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印刷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上,欧洲的书籍是由抄写工用墨水在羊皮或牛皮纸上书写而成,少数时候也书写在纤维纸上。11世纪,中国人提出了活字印刷的理念,但由于材料与工艺的限制,直到19世纪,中国的大多数书籍仍然通过雕版印刷而成。历史上,中国的重金属冶炼技术比较先进;15世纪,德意志的合金工艺发达。大约1436年,德意志工匠古腾堡冶炼出一种硬度适当的铅合金,可用于制作活字,实现了活字印刷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在此基础上,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有了这种印刷机,书籍复制速度空前提高。4位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能够印制3000张纸(单面),平均每张纸所需时间为15-20秒。最初的机器印刷品多为宗教作品,包括赎罪券。古腾堡印制的1,300多页的《42行圣经》据信是历史上第一本机印圣经。新的印刷术打破了教会对《圣经》的控制,市民不再限于到教堂聆听布道,他们可以自己阅读《圣经》。不夸张地说,印刷术对于马丁·路德《九十五条信纲》的传播以及新教改革具有决定性意义,被视为与新航路开辟具有同等意义的大事件。

古腾堡发明的印刷机,复制品,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森市国际印刷博物馆。

有了机器印刷,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在半个月内传遍德意志,在一个月内传遍欧洲。人们惊呼它是天使播撒下来的。拉丁文的论纲在巴塞尔被翻印成4页的手册,在莱比锡和纽伦堡以海报的形式张贴。是年末,纽伦堡的神学家卡斯帕·奴蔡尔将其翻译成德文。论纲的广泛传播使路德陷入一场又一场书面或当面辩论。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些辩论超越了当时通行的学术范式,预示自己面临教职乃至人身的危险。路德后来说,如果知道事情的走向,他不会发起这个争论。

美因茨大学的神学家建议阿尔伯特禁止路德发表反对赎罪券的布道。特策尔要求将路德作为异教徒处以火刑,次年,他还以辩驳路德的文章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神学家“无为者”康拉德写了106条论纲反驳路德,这篇论纲被印制800份送到维滕堡出售,但被维滕堡大学的学生截获并烧毁。神学家约翰·艾克写信给路德,辱骂路德是异教徒、愚蠢的人。1518年2月,教皇列奥十世首次表态,要求路德所在的教士团敦促其停止传播这类思想,并传唤路德于8月去罗马出庭听证。路德意识到事情闹大了,赶紧写下《关于赎罪券价值争论的解释》,辩称自己没有攻击教皇。接下来,路德先后于1518年10月在奥格斯堡、1519年7月在莱比锡现身,参加辩论。

路德的策略是,不攻击教皇权威,但拒绝收回《九十五条论纲》对教会滥用赎罪券的批驳。这一策略差点惹来杀身之祸。1520年底,路德收到教皇的责罪诏书,路德拒不认罪,并烧毁了诏书。翌年,教皇开除其教藉。路德坐稳了异教徒之名,而世俗劫难也接踵而至。1521年4月18日,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宣召,在皇家卫兵的护送下,路德经远途跋涉,风风光光地来到自由城市沃尔姆斯出庭听证。路德发表了充满激情的抗辩,但最终被判违法。皇帝颁布《沃尔姆斯谕令》,宣布路德的人身不再受帝国法律保护,人人皆可诛杀。在返回维滕堡的路上,萨克森公爵“智者腓特烈”派人将路德“绑架”,悄悄送到爱森纳赫的沃特堡城堡保护起来。

在沃特堡城堡,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这方便了德意志人通过母语阅读圣经,也是对德语的一次重要改进。1524年,德意志爆发大范围农民起义,起义者以路德信徒的名义,要求废除什一税。路德不认同这种造反行为,认为那是狂热的骚乱,甚至称农民为“肮脏的猪猡”,呼吁诸侯用武力镇压。1525年,41岁的路德与26岁的凯塔琳娜结婚,打破了天主教会教士独身的教令。至此,路德走上了一条背离天主教会的不归路。路德后来指出,他写作论纲时,还是一位“教皇派”,他没有想过,论纲意味着与天主教官方教义的决裂。但是,正是从那篇质疑赎罪券效用的论纲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开始了。1529 年,路德的信徒向罗马教廷递交抗议书,“抗议者”(Protestant)由此成为新式教徒的代称,汉语意译为“新教徒”。基督教会再次分裂,一个新的教派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立为基督教的三大宗派。这场沧桑巨变的源头,正是《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在沃尔姆斯大会上,油画,作者Anton von Werner (1843–1915)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手稿未见存世。我们无法推断,路德的论纲是用牛皮纸或者羊皮纸,还是用白纸写就。但我们可以确定,路德的论纲是用当时教会和政府的官方语言拉丁文写成。现存最早的《九十五条论纲》是纽伦堡一家印刷厂同年印制的一张布告,现藏于柏林国家图书馆。经笔者求证,布告大小38.4*26.7平方厘米;电子版显示,论纲的落款日期为“M. D. Xvii”,拉丁文《九十五条论纲》共计约1,737个单词、10,050个字符。路德后来为推动讨论,曾将《九十五条论纲》抄送给大学同僚,抄本之一经布伦瑞克-吕内堡公爵及汉诺威选帝侯收藏存世。

路德的朋友卡尔施塔特于1517年4月借万圣大教堂“圣物展”之机,将自己的论纲贴在了这座教堂的大门上。后人据此推测,马丁·路德可能效仿此道,在万圣节这个更重大的圣物大游行的节日,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万圣大教堂的大门上。1521年,路德的另一位朋友、也是重要合作者菲利普·梅兰克森著文指称路德曾将论纲贴在了教堂大门上,这是这一传说最早的书面源头。17世纪初,有人创作了版画,描绘路德用巨大的羽毛笔在教堂大门上书写论纲,笔尖穿透狮子的头,狮子代表教皇列奥十世。19世纪德国画家朱利叶斯·哈布纳创作过一幅油画,渲染路德张贴论纲之举。1857年,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组织修缮因火灾受损的万圣大教堂的大门,并命人将路德的拉丁文论纲全文雕刻在了大门上。

1961年,德国历史学家和神学家、路德研究者欧文·伊塞洛断言,路德在教堂上钉论纲只是一种没有证据的传说。赞同这一观点的后继者给出了更多的理由:一、梅兰克顿并没有亲见路德此举,因为他直到1518年才到维滕堡大学任职。二、梅兰克顿的记载到路德死后才为公众所知,而路德本人从来没有提及自己在教堂大门上张贴过论纲。三、在当时的维滕堡,始终没有出现过关于路德论纲的公开讨论,这也反证了路德的论纲没有被张贴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路德始终强调自己愿意通过适当的渠道提出反对意见,而他给阿尔伯特的信也清楚表明他寄出论纲的意向。今天,大多数路德研究者都认为,有历史证据证明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寄给了主教阿尔伯特,但没有证据证明他曾将论纲张贴在教堂大门上;但民间甚至一些历史教科书仍然愿意相信这一传说。

维滕堡市万圣大教堂大门

无论如何,1517年10月3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十年后的这一天,路德与朋友一起举杯庆祝,为自己当年“戳穿赎罪券”干杯。这个世纪30年代路德尚在世时,各种路德肖像木刻画就大量涌现。一百年后的1617年10月31日,维滕堡的新教教堂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1668年,萨克森公爵将10月31日设立为“改宗节”。自此至今,德国大多数地区以及世界上其他信奉路德宗新教的地区,都庆祝这个“改宗节”。今年《九十五条论纲》发表500周年之际,德国、美国等国学术机构筹办纪念性的学术会议,世界各地的路德宗新教组织、相关民间团体也在教堂、媒体、网络推出多种线下、在线的纪念活动。

笔者撰文之日,适逢路德发表论纲半个千禧年之际。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纪念活动中,很少有人在意路德当年并没有将论纲张贴在教堂大门上。但是,我们该如何纪念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首先,马丁·路德不是一位激进人士。他最初是正统的神学教士,他发表论纲的方式温和而合乎惯例,他对假借新教名义的农民起义嗤之以鼻。其次,路德批驳对赎罪券的滥用,但不反对罗马教皇;进一步而言,路德反教会,但不反教义。这是一个细微而重要的差别。再次,由《九十五条论纲》引发的宗教改革其实是一场复古运动。路德主张回到赎罪券的本意,主张绕过教会回到《圣经》。历史上的不少革新都带有复古底色,这一点耐人寻味。最后,路德从来没有主张放弃对上帝的信仰,其“因信称义”的教义要求人们从内心深处更加坚定地信仰上帝。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不是更宽容,而是更不宽容。对此,马克思一语中的,中译文也精彩传神:宗教改革“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