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交响合唱《启航》致敬百年前共产党人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10-20 21:2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交响合唱《启航》揭幕上海国际艺术节。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程千千 实习生 胡琳娜(02:42)
96位交响乐手、96位合唱演员、96位青少年……10月20日晚在上海大剧院,大型交响合唱《启航》用近三百人的演出阵容,为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揭幕。

《启航》由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委约青年作曲家龚天鹏创作,不但促成了25岁的龚天鹏成为历届艺术节开幕首演作品最年轻的创作者,也是上海文艺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献给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份厚礼。

大型交响合唱《启航》 澎湃新闻记者 刘嘉炜 图

90后作曲家的爱国情怀

这部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古典浪漫主义交响大合唱,从当代青年的视角谱写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篇章,讲述民族命运的同时,抒发了90后音乐人的家国情怀。

《启航》时长65分钟,共计五个乐章,其中四个乐章配有歌词,《青春咏叹》选自先烈李大钊遗作,《劳工歌谣》《曙色初度》《走向未来》则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毛时安创作。

“上海是共产党的诞生地,我们需要这样一部作品,去展现上海这座城市曾经的历史担当。”接到创作任务后,龚天鹏今年三月即开始前往全国各地革命纪念馆考察,从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到北京新青年纪念馆、上海鲁迅故居、嘉兴南湖,及至三访中共一大会址,一个月时间里几乎与世隔绝。

龚天鹏说,这些信息量其实从网络、图书馆、书籍里都可以得到,但缺少一种当事人的情怀,而他必须去到离那个年代最近的地方,与世隔绝,把自己想象成一百年前的年轻人去探索。

与许多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当代青年一样,龚天鹏曾是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琴童,后前往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当看到西方文明尽情展现自己的精神文化,我在思考我们的民族魂在哪里。”

受到祖国繁荣强大的感召,2014年,龚天鹏回国受聘为上海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以多部交响曲在业内打响名号,《启航》算是他的“第九号交响曲”。

“一百年前的年轻人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国家,是怎样一种心态?我们现在身处太平盛世,很难有当年那种纯粹和担当,我希望用这部作品,唤起当代人复兴中华民族的莫大使命感。”

“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这两句词出自李大钊的《青春》,写于1916年,意在呼吁年轻人的民族担当。在《启航》里,这两句词也成为整部交响合唱的开篇,成为整部作品的魂。

音乐风格上,《启航》以上海的本邦气息为大框架,再用古典交响乐这样一种全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去抒发中国人的民族抱负、对祖国兴旺的渴望。

其间,龚天鹏还在音乐里融入大量上海元素,诸如聂耳的《大路歌》、上海老码头号子,隐约间还有江南民歌的影子,接地气,也让上海本土观众倍感亲切。

大型交响合唱《启航》 澎湃新闻记者  刘嘉炜 图

在合唱的洪流中产生自豪感

开幕音乐会上,指挥家汤沐海执棒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上海学生合唱团、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联袂献演《启航》,歌唱家廖昌永、韩蓬、许蕾担任独唱、领唱。

“共产主义的船只在乘风破浪,运用交响合唱来表现这段历史,是一种有创意的选择。”对于这部由90后作曲家写出来的作品,汤沐海表示,“我个人很喜欢。有些乐队片段写得非常热烈,有一些抒情唱段,也有激昂的男高音如劳工号子,整部作品浓淡有质,在音色、音乐主题上都做了很不错的处理。”

这不是汤沐海第一次与青年作曲家合作。早在谭盾、翟小松等作曲大家还年轻时,汤沐海就与他们合作了。这回换成了更年轻的龚天鹏,汤沐海形容,两人虽然年龄差距大,但沟通挺多,就像朋友一样,有共鸣,也有分歧。

“《启航》是龚天鹏的第九部交响曲,他已经有了很多实践,上海也很支持他,给了年轻人很多机会,给了年轻作曲家很多空间。”汤沐海说。

汤沐海与龚天鹏(右) 祖宗人 摄

对于龚天鹏,现年33岁的男高音韩蓬,更多的是敬佩之情。

提起这位青年作曲家,韩蓬反复用到了“天才”这个词,“我们25岁时还不知道在干什么,什么都没弄明白呢,他已经创作出九部交响曲。”

“我们第一次排练没有交响乐团,都是龚天鹏用钢琴伴奏,上海歌剧院的钢琴伴奏也试过,根本弹不了,因为他写得太复杂了,但对他来说很简单。”韩蓬感慨,《启航》里的和声都写得非常饱满,没什么偷懒的地方,情感也在不断往外涌,“他的年龄很小,但思想非常成熟。”

除此之外,韩蓬对于《启航》最大的感触是高音繁多绵密,演唱起来难度大。

“一般一个乐章一个人就唱一首歌,最后也就一个高音,但《启航》有七八个高音,而且,一个乐章很长,十几分钟,我们平时唱一首歌也就四五分钟。不管是技巧、情感、精神,这部作品对我们都是一次浓缩的挑战、集中的爆发。”

难归难,当96位交响乐手、96位合唱演员、96位青少年同台庆祝建党96周年,当自己的声音融入合唱洪流,韩蓬说,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中福会少年宫声乐中心主任林放,在《启航》里主要负责上海学生合唱团、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参演工作,在第一、第五乐章,两个团的96个孩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演的孩子们最小的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最大的在读初三,为了准备《启航》,他们利用双休日和课后时间连排了一个月,每次都要排练三四个小时。

“要理解这部作品,唱出它的情绪,做出恰当的艺术诠释,孩子们都是要下功夫的。”在《启航》正式演出前的一次排练上,记者发现,带团老师连孩子们进出场的走位、姿势都会反复排练。

“我们是从引子部分上台,第二、三、四乐章不在台上,第一、第五乐章都在,孩子们进出时不能打破音乐节奏,因为每个篇章的乐思都是有衔接和推进的,不能因为上下场的动态影响到乐章的行进感。”林放解释说。

因为演出机会多,两个团参加过不少国际演艺活动,然而这一次,林放强调意义不一般,“我们希望借助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一种艺术实践,更容易让他们理解祖国的繁荣、生活的美好,从而获得民族自信。”

林老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得到了回馈。13岁的徐行沛正在读初二,他说,当自己的声音与交响乐队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心里滋生了一种不同凡响的震撼感。

13岁的李依菲同样在读初二,“《启航》气势宏伟,也有抒情意味,歌词充满韵味,有中国古诗词的美。”李依菲笑说,和小伙伴们一同参演《启航》和平时的排练、演出很不一样,“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去努力,很团结,很充实,很受鼓舞,排练这么久一点也不觉得累。”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