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砥砺奋进的五年】培育新能源产业 ,打造发展新引擎

2017-10-23 0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面对传统化石能源带来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挑战,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以“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总体目标和能源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并在巴黎气候峰会向国际社会公开表达“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力争提前实现”庄重承诺。

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正迎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中国工程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我国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超过50%。

三峡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骨干能源央企,加大力度在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三峡集团建议国际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的应有之义,也是为国担当的使命所在。

三峡集团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将新能源作为集团第二主业积极打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审时度势,精准研判国内外能源发展趋势,紧抓机遇,高瞻远瞩地提出“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的发展目标,深化战略布局,开拓新能源市场,五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

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表示,三峡不仅能做水电,还能开发风电、太阳能,搞海上风电、潮汐能,未来三峡集团将努力完成“三大转变”,即由建设重大工程向真正的市场主体转变,由单一的水电企业向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转变,由主要面向国内向面向国内国际的跨国公司转变。

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底,集团公司新能源投产及在建装机规模超过80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在发电效益上,相当于支撑国家5400亿元的GDP;在绿色环保上,相当月种植阔叶林约12.3万公顷;在节能减排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86.5万吨,减少森林砍伐约1575万立方米,照亮城乡家庭约2824万户,为我国经济绿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新能源“弯道赶超”之路

 三峡集团以水电起家,在新能源市场的开疆拓土过程中,三峡集团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提出了寻求差异化发展的新思路,坚持把新能源打造成第二主业同时,将海上风电作为第二主业中的战略核心产业进行培育,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模式创新等多种形式,拓展市场空间,力争实现“弯道赶超”。五年来,集团新能源业务年度复合增长率及盈利水平均处于行业前列。

 ——海上风电引领发展

在过去的12个月内,卢纯共计11次奔赴福建、江苏等集团公司海上风电“落棋”布局之处,或与当地政府进行座谈,或亲临项目现场指导工作,如此高频率的奔波行程背后,鞭策集团公司海上风电加速进入发展快车道。

当前,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海上风电资源禀赋好、风速大、运行时间长、距离负荷中心近等诸多优势使海上风电成为我国新能源的蓝海市场,多年的发展积累,海上风电产业日趋成熟,已具备大规模的条件和基础。市场的变化,让三峡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敏锐地嗅到蕴藏其中的发展机遇。

2015年4月,由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江苏响水20.2万千瓦近海风电场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作为我国首个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其建成不仅为三峡集团进军海上风电领域成功打响了第一枪,也为三峡集团坚定不移地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提供了实践支撑。

卢纯指出,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三峡集团改革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打造国际清洁能源集团的战略需要。未来,三峡集团要着力瞄准“六个引领”(规模引领、管理引领、技术引领、标准引领、人才引领、品牌引领),抓紧落实“四个一批”(投产并网一批、在建项目一批、开展前期一批、储备资源一批),到2020年,初步具备国内“海上风电引领者”的能力。

强弩开弓,箭在弦上。

2009年9月,江苏响水中国三峡12.5兆瓦试验风机项目开工建设。

2015年6月,三峡集团与福建省委、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福建省作为三峡集团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海上风电的切入点和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2016年11月,国内首个大功率样机实验项目——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开工建设,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

2017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2017年5月,我国离岸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

2017年9月,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

扛起引领大旗,坚定发展方向,三峡正举全集团公司之力推进海上风电快速发展,从北国辽宁到南国广东,都有三峡人攻坚克难,破浪远行的身影。目前,伴随项目的陆续开工,三峡集团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态势已基本形成,即将在我国一万八千多公里海岸线上迎风起航。

——陆上新能源优化布局

三峡集团将风光等新能源业务作为集团第二主业进行打造,积极布局陆上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业务,截至2017年9月,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已遍及全国31个省区。

据统计,我国70%—80%的风光资源都集中在“三北”(东北、西北、华北)区域,在开发过程中,三峡集团将风光资源禀赋好、有送出通道的内蒙古、新疆、西北等重点区域作为新能源开发的战略基地和主战场。五年间,三峡集团成功建成一批重点项目,其中包括:

国内乃至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内蒙古四子王40万千瓦风电场;

国内首个高海拔兆瓦级风机项目——青海锡铁山高海拔试验风机项目;

国家能源局特许权项目——新疆哈密20万千瓦风电场;

国内单体最大的山地光伏项目——河北曲阳20万千瓦光伏电站;

国内首批光伏“领跑者”项目——山西大同10万千瓦光伏电站;

然而,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急剧扩张,新能源富集地区弃风、弃光等限电问题日益突出。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三峡集团适时把握开发节奏,不断优化发展布局,新增规模重心主要向中东部、南方地区和光伏“领跑者”等电力负荷集中区域倾斜。

——模式创新促发展

除了优化布局,三峡集团还通过模式创新探索新能源消纳之路。

在奔腾的金沙江下游,由三峡集团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自西向东依次排开,这里不仅是我国规划的大型水电基地,也是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一座富矿,而风、光、水天然的出力特性,恰好为能源的互补提供了技术条件。

三峡集团将金沙江下游风、光、水互补项目列入集团公司改革发展课题之一,并成功被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该项目将为三峡集团的新能源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之路。

如果说金沙江风光水互补的能源发展方式是三峡集团在新能源发展中的积极探索,“光伏+”模式,则是三峡集团为全国新能源发展贡献的又一发展新思路。

在河北曲阳,三峡集团建设了目前国内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山地光伏电站,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能源、生态开发”的理念,将光伏项目与生态种植、观光农业、教育科普等传统产业相结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光伏+种植”模式能有效改善当地土壤环境,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围绕京津冀教育资源而打造的“光伏+教育实践基地”的模式也在曲阳成功实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先走组织新能源相关专业学生前来考察实践,亲身感受绿色能源的魅力。

在安徽淮南,这座“缘矿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性城市,因为煤炭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矿区大面积沉陷。2016年11月,三峡集团成功中标“潘集区潘一矿采煤沉陷区水面15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目前世界一次建成单体容量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项目。三峡集团将通过探索“光伏+渔业”模式,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不仅不占用土地资源,还能在产出清洁能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养殖户收益。

三峡新能源公司董事长樊建军认为,当前光伏产业必须在确保效益、做大规模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的发展路径,为传统的电力生产赋予更多新意和使命,进一步提高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尽管风电、光伏用地多为自然禀赋较差的戈壁荒山、盐碱滩涂,但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既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抓手,更是央企对国家的责任和道义。

——“一带一路”走出去

三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集团国际化业务发展的重要目标区域。作为在“一带一路”区域精耕细作多年的先行者、实践者,三峡集团在带领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同时,也积极开拓海外新能源市场。

2013年1月,由三峡集团投资的希腊光伏示范项目按期完成安装,顺利并网发电,实现了三峡集团海外太阳能项目“零突破”。

在陆上风电建设上,三峡集团抓住巴基斯坦政府迫切希望利用其丰富风能资源建设风力发电站以缓解供电紧张局面的机遇,提出在巴基斯坦“滚动开发”风电市场的投资构想。2013年,三峡集团在巴投资建设首个风电项目——三峡巴基斯坦第一风力发电项目,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巴投资建成的首个风电项目。2016年巴基斯坦风电二期开工建设,并被中巴两国政府列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积极推进项目”之一,两个项目共将惠及70万当地家庭用电,是当地重大民生保障工程。
2016年三峡集团成功收购德国梅尔海上风电项目80%股权,成为我国首家控股境外已投运风电项目的企业。此举标志着三峡集团将业务覆盖到了海上风电发源地,也是海上风电开发最充分、技术最成熟的欧洲。通过收购还可获得欧洲在海上风电领域积累的先进理念、技术以及经验,既有助于提升三峡集团引领海上风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助于三峡集团加快在欧美发达国家新能源市场的业务布局。同时,积极开展江苏响水海上风电项目与德国梅尔海上风电项目成本对标工作,分析影响建设成本关键因素,提高海上风电投资效益。

打造新能源产业链整合样本

谈起新能源发展,三峡集团分管新能源业务的副总经理毕亚雄提及最多的就是“资源”,“近年来,集团通过整合资源,加快产业链布局,实现上下游一体化运作,产业链整合能力显著提升,在提高集团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发展。” 毕亚雄说。

自2007年起,三峡集团就开始在新能源产业链落子布局,在控股西安风电、金海股份两家风机设备制造商,大比例参股国内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的领军上市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础上,2013年年底,战略重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升新能源勘测设计等方面实力。“三峡集团目前已经具有了新能源勘测设计、投资开发、装备制造、建设运维全产业链集成能力,并通过股权纽带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部分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升级,引导产业链优化布局。这些产业链企业的能力与集团的投资开发形成显著协同效应。” 毕亚雄介绍说。

——福建模式的探索

2016年11月5日,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样机试验风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召开建设动员大会。伴随福建三峡两大海上风电建设项目的启动,这里将逐步实现我国海上风电主要装备国产化、大型化,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的引领者战略将带动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容纳了8家国内外知名风机厂商14台5兆瓦以上大容量风电机组进行“同台竞技”。在这里,和风机一起大显身手的还有一系列国产海上施工装备制造以及海上施工技术的突破:三峡集团联合福建省属企业为海上风电施工量身打造的福建省首个海上风电——体化作业移动平台“福船三峡号”,不仅在试验场顺利完成首秀,还经受住了“纳沙”和“海棠”双台风相继登陆的考验;徐工集团生产的旋挖钻机首次运用于海上嵌岩钻孔施工;中铁大桥局自主研发的旋转钻机在样机试验风场上实现了效率最高、可靠性最好的嵌岩施工效果……样机试验风场的建设不仅是三峡集团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创新之举,也带动了国内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
样机试验风场的建设,最终将落脚到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该项目由三峡集团与福建省共同出资建设的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建设安装、运行维护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引进风机、叶片、钢结构制造和生产配套厂,达产后年产风电机组总容量150万千瓦以上,将成为国际化的百亿级风电产业园。三峡集团正是要通过在样机试验风场“同台竞技”甄选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风机厂家引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水平,打造一个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高起点、大容量、全产业链基地。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既是三峡集团打造海上风电引领者的重要战略落子,也是集团公司顺应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需求,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主动作为。卢纯表示,三峡集团将与福建省联手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努力把福建沿海打造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和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实现海上风电“福建造”。

 ——重点技术的突破

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是三峡集团发挥全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另一个侧面。

为拓展青海低风速、高海拔地区的风电业务,三峡集团联合国内领先的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在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政区锡铁山镇尝试进行低风速、高寒、高海拔型风电机组市场应用。该项目的建成投运为三峡集团投资低风速、高海拔地区风电场提供了数据支撑,也成为我国首个高海拔兆瓦级风力发电项目,为促进我国高海拔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良好的科技示范意义。

2015年,三峡集团成功中标国家首批光伏领跑者项目,建设完成山西大同10万千瓦光伏电站,系统效率、发电量指标等在首批示范项目中名列前茅。该计划由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委推出,旨在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推动国内光伏产业升级。三峡集团通过建设先进的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实施,促进了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为我国早日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目标,贡献三峡力量。

产业扶贫的“新能源实践”

伴随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明确提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中,三峡集团结合项目所在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探索“光伏+扶贫”等开发新模式,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致富的产业优势,成功走出了一条以项目开发带动地方脱贫的企地双赢之路。

——产业扶贫的曲阳模式

曲阳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这里以中国石雕之乡和名相蔺相如故里而闻名,但贫困却是和每个曲阳百姓息息相关的标签——2011年,曲阳县被国家列为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当地丘陵广布,山地占到县域面积的54%,石灰岩山体土层稀薄,气候常年干旱少雨,加之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王快水库时迁入的大批移民,使得本就稀缺的耕地资源进一步被稀释。2012年,三峡集团与曲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20万千瓦光伏开发协议, 利用荒山荒坡面积逾万亩。随着电站的建设运行,当地村民的生活也在悄然改变。

曲阳县武会村村民李连香做梦也没想到祖辈留下的荒山能变成“金山”。自打三峡集团在这里建设光伏电站后,集体的山地荒坡按照每年150元/亩补偿,一次性补偿25年,这笔收入一部分由村委会发给村民,一部分村里留作集体建设基金。而村民开垦过的按照每年880元/亩,也是补偿25年,这笔钱全部归开荒的村民。如今,李连香仅凭在山上开的荒地,就一次性得到了11000元补偿款。

除了征地补偿,当地村民收入的增加还来自于参与工程建设和维护的劳务所得。根据地方相关部门的测算,10万千瓦光伏电站就涉及40万块光伏组件的安装和运输,建成后预计能增加就业岗位250个。曲阳项目从2013年一期开工以来,累计用工近20万人次,人均支付劳务报酬5000多元。曲阳项目年度缴纳各种税费约5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7000余农民,扶贫效果显著。

墙内开花墙外香,三峡集团曲阳光伏扶贫模式也引起了从地方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派专员到保定和曲阳开展光伏产业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等进行专题调研,对三峡集团在曲阳光伏项目开发的理念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调研形成的专题报告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高度重视。李克强、张高丽、马凯、王勇、杨晶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作了批示。一时间,曲阳经验、曲阳模式被频频“点赞”、“转发”。

——照亮雪域高原最后一公里

2016年5月,在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先进单位名单中,三峡集团赫然在列。

在电力已经照亮万家的今天,我国西部藏区仍有不少牧民过着“牛粪炉取暖、酥油灯照明”的日子。为了使身在雪域高原的各族牧民早日告别黑暗,享受电力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 2012年11月,三峡集团承担起海西州无电藏区建设任务。

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海拔较高,这里一年四季不分明,只有冷暖之别,居住人口以藏族为主,针对电网难以覆盖且太阳能资源优良的无电人口地区,采用光伏独立供电是解决无电问题的首选方式。

2014年,随着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果米村最后一户无电牧区的藏民家中通电亮灯,至此,三峡集团负责承建海西州5个市县7152户,超过20000名各族牧民的无电地区独立光伏供电工程全面完成,各族牧民告别了世代无电的生活,迎来光明的未来,无电记忆成为历史。

有了电,当地经济发展开始有了起色,农牧业资源和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开发,区域之间交流合作更为密切广泛,无电地区的生产动力被激发,区域自我“造血”能力逐渐形成,农牧民致富的梦想就在眼前。

——光伏产业援疆

作为三峡集团最大的产业援疆项目,三峡新能源皮山光伏项目位于皮山县城西南9公里处的戈壁荒滩,项目总装机40兆瓦,于2013年完成并网发电,自投产以来,截至2017年9月底累计发电量超过1.85亿千瓦时。

作为三峡集团产业援疆的一部分,皮山光伏项目的成功并网发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对当地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将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昆仑山下皮山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 

作为一名新能源市场的奋进者,短短五年间,三峡集团新能源事业跑出了“加速度”,按下了“快进键”,逐步打造出富有三峡特色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峡集团将积极履行央企责任,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