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选前避谈修宪的安倍又蠢蠢欲动,将面临民意挑战等三大障碍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佩
2017-10-25 10:2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由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执政党刚在上周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此前在选举拉票过程中避谈“修宪”的安倍开始表示,他将推动对日本1947年制定的宪法进行首次修订。这也是他自2006年首次出任日本首相以来,一直希望实现的一个政治目标。

当地时间10月23日,日本东京,安倍晋三现身记者会。视觉中国 图

不过共同社24日报道称,美国华盛顿学院知日派教授安德鲁・奥罗斯表示,修宪并未得到日本国民的广泛支持,若强行修改宪法第九条,对美国而言可能会给别的重要课题造成障碍。此外,修宪可能引发日本与邻国的外交问题。

此外,日本媒体还分析了安倍强行推动修宪的三大障碍。

安倍称不制定修宪时间表,日媒:要保持谨慎

据共同社10月23日报道,安倍当天在自民党总部召开记者会时表明了修宪愿望,他表示,“无论朝野政党,必须努力形成广泛共识”。日本经济新闻网称,针对修宪内容,安倍尤其执着于在宪法中写明自卫队的存在,但他也表示,不会制定出修宪时间表,一切将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加以推进。

矛盾的是,在今年5月日本宪法实施70周年时,安倍还称,日本议员应该讨论的修宪理由包括:日本面临的安全威胁加大、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复苏的需要,他还将2020年定为修宪的目标时间。对此,《朝日新闻》24日报道称,应对安倍企图推进修宪保持谨慎态度。

与此前在选举拉票中避谈修宪不同,在23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安倍明确表示作为执政党将推进包含修改宪法第九条从而写进自卫队存在的讨论,在汇总具体的条文草案后向众参两院宪法审查会提交。他虽然表示将努力实现与立宪民主党等各在野党形成共识,但称“因为是政治,并非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表现出不介意是否与反对修改宪法第九条的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达成共识的态度。

根据日本法律,如果要修改宪法,修宪动议须获得日本国会三分之二议员的赞成票,随后必须在全国公投中获得多数国民的支持。在本次选举中,包括自民和公明两党以及对修宪持积极态度的希望之党和日本维新会在内,日本众议院内的“修宪势力”大幅超过了发起国会动议所需的三分之二席位(310席)。

最新民调显示过半数民众不支持修宪

但据日媒报道,已经在众议院中突破三分之二限制的安倍政权,如若要继续推进修宪,仍然存在至少三个障碍,包括得到对修宪持谨慎态度的联合执政的公明党的支持、与在这次选举中议席大增的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开展协商,最后则是需要民意的支持。

日本经济新闻网23日报道指出,由于支持修宪的4党的议席达到众议院整体的约八成,发起修宪动议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但组建执政联盟的公明党对于修改宪法第九条持慎重态度。公明党选举对策委员长齐藤铁夫指出,“包括最大在野党、第二大在野党在内,应该在达成广泛共识后再提出方案,这对于推动全民公投取得成功非常重要”。分析称,公明党展示出了与安倍不同的对修宪的谨慎态度。

同时,由于作为在野党的立宪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议席大幅增加,立宪民主党也提出“反对以安全保障法制为前提修改宪法第九条”,与安倍就修宪展开合作的余地大大缩小。对于安倍来说,已经一跃成为第一大在野党的立宪民主党,要形成与安倍政权在修宪议题上的广泛合作已经越来越难。

日本经济新闻网因此报道称,安倍加紧推进被其视为夙愿的修宪行动并非上策。在目前的政治形势下,强行推动只会加剧与护宪派的对立。当下最优先课题是摆脱通货紧缩,而安倍如若想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改革社会保证制度,还是有必要努力获得在野党的支持。

针对修宪成功的最后一关——民意大关,《朝日新闻》报道还指出,在大选中获得民众支持的自民党,并不等同于获得了对修宪议题的支持。

年初,安倍因为“加计学园”、“森友学园”等丑闻,受到有关他为朋友的生意提供帮助的徇私指控,导致其支持率大幅下滑,甚至一度只有30%左右。

共同社24日报道称,共同社20日和21日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第3次选情调查)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为43.8%,与不支持率44.1%基本不相上下。同时,赞成在安倍执政期修宪的占34.9%,反对的占51.3%,结果不容乐观,这些都很难说明安倍已深得国民信任,有前阁僚指出“若安倍试图强行推进,会立刻遭到还击”。

《朝日新闻》还指出,日本宪法的作用是在保证公民人权的同时,达到限制国家权力的作用,任何对宪法的修改也都不应该包含其他意图。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