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贵州文化周”看歌舞听花灯戏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7-10-26 10:09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和鸣》剧照。 本文图片 主办方提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也因此有“歌舞海洋”、“多彩贵州”之称。

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将迎来“贵州文化周”,10月26日至11月13日,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和鸣》、花灯戏《月照枫林渡》、“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将逐一亮相,立体化展现贵州的多彩文化魅力。

《多彩和鸣》剧照

“青春版”民族文化解读

由贵州省歌舞剧院出品的大型歌舞诗《多彩和鸣》,将为贵州文化周启幕。

通过对苗、布依、水、侗、彝等五大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进行精选和打磨,《多彩和鸣》志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整台演出共23个节目,动用了100多名演员,除了展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还将展演2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包含了30多个民族文化元素。

《多彩和鸣》剧照

《多彩和鸣》将苗、布依、水、侗、彝等五个少数民族作为表现主体,共计五个篇章,每个篇章都由开篇及非遗歌舞组成。

开篇基本为制造工艺、技艺技巧的模拟,如布依族服饰制作、水书习俗、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彝族漆器制作、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五个篇章的非遗歌舞部分,则包含了彝族古剧《撮泰吉》、有“东方踢踏舞”之称的《阿妹戚托》;抒情的《布依盘歌》;表现水书的双人舞《泐睢》;侗族情歌《爬窗探妹》;根据苗族史诗《亚鲁王》编排的舞蹈《祭东方》等。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继任者断代的问题,贵州省歌舞剧院巧妙借助专业的舞蹈演员、声乐演员,相对科学地解决了“人”的问题。

《多彩和鸣》剧照

据了解,《多彩和鸣》的创作成员都来自贵州本土,平均年龄30岁,演员们平均年龄25岁,可以说是一次“青春版”的民族文化解读。

10月26日,《多彩和鸣》将在上海大剧院登台,其后,这部歌舞诗还将走进“艺术天空”,在上海城市音乐草坪广场、静安公园、中山公园等户外空间上演。

《多彩和鸣》剧照

为花灯剧注入“强心剂”

由贵州省花灯剧院创排的传统花灯戏《月照枫林渡》,则将贵州浓厚的酒文化融入故事。

刘荷荷(左)和月妹(右,扮演者——蔡妙禧、优秀青年演员)。

二十世纪初叶,黔北枫林渡口,林、刘两个酿酒世家联姻,刘府小姐刘荷荷怀着憧憬进了林家,新郎却冷若冰霜,与丫鬟梅香有一段私情……《月照枫林渡》以传统笔法,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

这部问世于2003年的作品,十年磨一剑写了八个人物,却没有一个坏人。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轰轰烈烈,没有雷霆万钧,基调轻柔,很是温馨。

帕子、扇子作为花灯戏里最吸睛的道具,在剧中频繁亮相。贵州以出酒闻名,《月照枫林渡》巧妙使用酒这个线索,利用两个酒坊之间的竞争和兴衰,串联人物的命运。

刘荷荷(扮演者——邵志庆、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2003年首演至今,《月照枫林渡》拿下了包括文华奖、梅花奖在内的所有大奖。这部作品的问世,为陷入低谷的花灯剧注入了强心剂,也让花灯剧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重新闯入人们的视野。

《月照枫林渡》剧照。

《月照枫林渡》大量使用了贵州方言,然而所到之处从没有观众喊听不懂,导演潘伟行相信,这部剧在上海也会受欢迎,“花灯戏保持了草根性,但有必要走出黔山贵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月照枫林渡》剧照。

10月28日,《月照枫林渡》将亮相天蟾逸夫舞台。10月29日-30日,贵州省花灯剧院亦将走进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举行“非遗校园行”专场演出。

“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展出的美术作品,绝版木刻《璀璨的阳光》。

“贵州文化周”期间,“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也将于中华艺术宫举行,展品由贵州画院提供,谌宏微、曹琼德、陈争等贵州名家的画作在展览之列。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