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公里城市半径现象加剧,CBD成未来城市居住热土

鲁怡
2017-10-26 11:36
浦江头条 >
字号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简·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繁荣的首要条件是混合性,城市区必须满足两种以上的功能,以吸引在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点具有不同目的的人。

《中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童大焕认为过大的城市半径不适宜未来城市的发展,分散的城市布局引发大量通勤需求,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

互联网时代,伦敦、东京等较早步入工业化的城市已由上世纪中叶的向外扩散转向收紧与聚集,精英人士的居住地向中央商务区靠拢,而中央商务区也正在拓展居住领地,实现雅各布斯的多样性和混合性。

伦敦、东京:被疏散的人口重回CBD

1944年制定的大伦敦规划,规划在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建设4个同心圆,并计划在第三圈绿化带以外新建8个卫星城,以承载由伦敦市区疏散而来的部分人口及产业。

2004年,大伦敦政府颁布了新一轮规划——《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在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主的市场环境下,伦敦的决策者承认了之前的错误,180度掉头,表示尊重市场和人们的选择,回归伦敦市中心,并鼓励核心区域加密竖向紧凑发展。

几乎与伦敦同步,日本东京同样用了半个多世纪时间兜兜转转回到城市中心。

李伟在《借鉴世界城市经验论北京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指出:从50、60年代重点发展新城,到70、80年代重点发展周边业务核心城市,这种努力虽然坚持了50多年,东京的一极集中问题依然如故。

根据东京都50公里半径内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市中心人口在1950年代后长期减少,但1998年左右拐点出现,10公里半径内的都市中心再度呈现增长率为正并且增长曲线越来越陡峭,被疏散的人口重回城市中心。

如果将1993年看作互联网元年,到1998年前后,互联网普及,以信息化、机器换人和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从工业流水线上整体性解放出来。童大焕分析说:1998~2001年前后,全球城市化逻辑发生改变,由以往工业主导的扩张时代,进入服务业、信息化主导的收缩时代,超级大都市单极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强。

纽约、巴黎:优质的住区位于城市中心

作为欧洲较为完善的商务区,德芳斯不仅拥有巴黎最多的摩天大楼,还有公园模式的居住区——在建设时充分考虑巴黎市中心周边土地价值和利用情况,强调住宅区的相对独立。

以浪漫闻名的法国人,在规划这一CBD时倾注了酿酒裁衣时的严谨:居住办公比被科学地控制在1:5;250万平米的用地中,绿地面积占90万平方米;地面上的商业和住宅建筑以一个巨大的广场相连,而地下则是道路、火车、停车场和地铁站的交通网络,实现世界上首次以区域为单位的人车分流。

世界繁华的都心曼哈顿,中央公园东北的上东区历来是全世界富豪向往的居住地,由Olivia Palermo领衔的上东区名媛,正是这一居住风潮的衍生符号。

上东区西起第五大道,东至依斯特河,圈起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全球最大的苹果专卖店、奥黛·丽赫本驻足的Tiffany专卖店。受土地价格和用地供给的影响,曼哈顿中心区的居住采用了低密度高容积率居住的开发模式,同时更大限度的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上海:海纳百川的栖居方式,统统绕不开CBD

由租界开始的城市化进程,赋予上海五花八门的栖居方式,从开埠之初到被称作黄金年代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滥觞出石库门、公寓、花园洋房等居住空间,至今,仍是城市的经典符号。

鲁迅故居、张爱玲故居、李鸿章故居……这些形态各异的建筑物体对应着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不同派别的海上闻人对居住空间似乎有分门别类的喜好,比如左翼作家赁居石库门、资产阶级情调的偏爱公寓、贵族们盖洋房,只是不约而同,集中在城市原点十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内环。

就在东京人口重返CBD的1998年,城市住房商品化,科学技术的全球同步性让上海在启动城市化的同时就进入了信息技术主导的服务业时代,绕开了伦敦东京需要大量空间扩大产能的摊大饼阶段。同时,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心区域,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公共交通的依赖,决定了居住领地向都心的聚集与靠拢,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宅几乎仍散布于城市中央,100年前海上闻人们居住的地方。

上海心,融一府:交通枢纽之上的城市中心

寸土寸金的上海内环,金融街已完成三次落子。

在张爱玲们钟爱的旧法租界植入金融街(静安)中心,在鲁迅们赁居的虹口区奉上金融街(海伦)中心,在城市工业化开始的上海火车站打造总规模32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上海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的源头,19世纪末起担负起城市陆上大门的功能,是名副其实的百年枢纽。静安闸北“撤二建一”,铁路上海站成为新静安地理意义的中心,占据这个百年商业中心心尖儿的位置。区域拥有地铁1、3、4号线,未来还将拥有联接上海虹桥高铁站、机场和周家嘴路越江隧道的北横通道出入口,因为高效连接长三角,被专家们认为将成为“国际中心门户活力区”。

金融街的筑造令专家们的畅想一步步照进现实,这个新静安5年新规划中的地标建筑之一的城市共生体,包含独立的高端居住区、国际知名企业职能办公、大型企业办公、中型企业办公、企业独栋办公以及一站式区域型购物中心。

位于项目的西侧的首期住宅——金融街·融府,总建筑面积约6.35万平方米,由4栋高层住宅楼组成,担负CBD的住区功能,实现区域的多样性、混合性,成全人们栖居都心的“宿”梦。

上海内环,城市原点十公里范围内,张爱玲、鲁迅、李鸿章们的公寓、石库门和花园洋房以历史保护建筑的身份装点城市风景,用以居住的土地资源因所剩无几而弥足珍贵。金融街·融府作为内环可遇不可求的住宅担当,在百年交通枢纽之上,让人们重新住回城市原点。

家是城市繁华的一部分。

那些渴望交通便利、优质配套的人们,那些热爱城市生活并试图融入城市繁华肌理的人们,正在通往城市之央的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