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所看到的生育意愿可能不是真的

风笑天/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17-11-02 10:03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几年前,围绕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一直在关注两个焦点问题:其一,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有多少;其二,这些人中究竟有多少会再生一个孩子。对于第一个问题,卫计委已有明确的结果:全国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人口大约为1100万;但对第二个问题,研究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学术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预测的申报人口为每年130万到200万不等。但政策实施一年后,实际申请生育二孩的数量只有107万,申请比例仅为1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换句话说,大量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在反映中国人真实的生育意愿方面,是否缺乏足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我们在如何测量生育意愿?

据侯佳伟等人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中,国内学术界发表的大大小小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有两三百个。他们对其中227项进行了筛选统计,通过分析可知,他们的样本选取方式存在一个偏差,即许多一般性的、小范围的、小规模的、低质量的、特别是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如研究生学位论文)被纳入。虽然227项研究都会有一个生育意愿的具体数字,但这个数字的质量究竟如何、价值多大却是值得探讨的。

为了避免候文选取方法所造成的原始文献质量不高、调查结果代表性不高等缺陷,笔者选取那些相对“重要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来进行分析。标准是:(1)调查范围大(调查范围在县、市级范围以上);(2)样本规模大(有效样本规模在500人以上);(3)学术品质高(调查结果公开发表在核心刊物上)。

具体的选择方式和过程如下:首先,在中国知网的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确定搜索范围为“核心期刊”,并以篇名包含“生育意愿”为检索词进行搜索,共得到115篇论文。其次,逐一阅读这115篇论文,排除掉:(1)非经验研究的论文(纯理论探讨、文献综述类、国外研究状况介绍类);(2)调查范围为县、市以下区域(如村、镇、街道、社区等)的论文;(3)调查的样本规模小于500的论文;(4)采用个案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的论文;(5)没有报告(从文中也查不到、辨别不出)生育意愿测量指标的经验研究论文;(6)没有报告调查项目相关信息(如调查时间、地点、总体、样本等)的论文;(7)仅调查二胎生育意愿(即只询问是否会再次生育)的论文。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经验研究论文56篇,这些论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41项调查项目。可以说,这41项调查项目构成了目前国内在生育意愿方面的最重要的经验调查。

纵览这些重要的生育意愿调查,研究者对“生育意愿”的测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理想子女数”;二是“假设条件下的意愿生育子女数”。前者大约占了70%(29项),后者大约占了30%(13项)。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状况?为什么研究者不直接询问人们“你想生几个孩子”?这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我国一直实行着计划生育政策。研究者无法直接测量人们本源的(即没有生育政策制约和影响的)生育意愿。因此,不得已采取了两条间接的途径来进行测量:一条途径是改“你想生几个孩子”为“你认为理想的家庭应该有几个孩子”;另一条途径则是改“现实有政策”为“假设无政策”,即改“你想生几个孩子”为“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你想生几个孩子”。现在的问题是:这两种测量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两种测量方式的效度如何?

1、“理想子女数”:测量的是“意愿”还是“看法”?

采用“理想子女数”这种测量方式的生育意愿调查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如下:

“你认为理想的家庭应该有几个孩子?” “你认为理想的家庭最好有几个孩子?”“你认为一个家庭中生几个孩子最理想?”“您认为一个家庭中最理想的孩子数是几个?” “你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最好有几个孩子?”“您认为一对夫妇生几个孩子最合适?”

仔细分析上述各种提问,不难看出,尽管具体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以“你认为……”的方式提出问题的。正是这种提问方式决定了它们实际上是在询问人们对某种现象或某件事情的“看法”、“态度”或“认识”,而不是在询问人们对这一现象或事情的“愿望”、“期望”或“想法”!这正是我们理解“理想子女数”这种测量方式实质的关键!

“期望”更多地包含着人们内心的某种渴望和追求,而“看法”、“认识”或“态度”则更多地停留在认知层面,具有更多“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合适还是不合适”的判断内涵。更直接地说,“你认为理想的家庭应该有几个孩子”等问题所测量的,其实是被调查者关于“理想的家庭”或者说“理想的家庭结构”(国外也称为理想家庭规模,即ideal family size,实际上指的是理想子女数量)的看法。而我们想知道的生育意愿,则是人们对生孩子这件事情的“想法”、“期望”或“打算”。它所回答的是诸如“想不想”、“期望如何”、“渴望如何”这样的问题,而不是回答理想家庭“应该如何”、“什么样最好”。

人们对“理想子女数”的回答,只能看成是一种不考虑现实条件和现实情况的期望:“最理想有两个孩子”是一件事,但实际生活中自己想不想生两个孩子、愿不愿意生两个孩子、能不能生两个孩子却又是另一件事。比如,研究者在生育意愿调查中经常听到的诸如“虽然有两个孩子最理想,但考虑到经济因素(或抚养孩子的成本等),我们还是只想要一个孩子”,“虽然生两个孩子最理想,但考虑到我们的精力有限(或身体不好、或工作太忙等),我们还是只想生一个孩子”,或者“虽然生一个孩子最理想,但考虑到祖辈的期望(如传宗接代、或增加劳动力、或多子多福等),我们还是想生两个孩子”。这些就是对这种差别的一种说明。然而,现实中70%左右的调查使用的正是这种效度不高的指标。这或许就是按调查结果做出的预测与实际申请生育的结果之间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2、假设与现实:第二条测量途径的特征及其局限

第二种测量方式在实际调查问卷中所采取的具体提问形式如下:

“假如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你希望生几个孩子?”“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你想生几个孩子?”“如果国家政策允许,你打算要几个孩子?”“如果完全按个人意愿,您希望生几个孩子?”“如果允许随意生孩子,你想生几个孩子?”

上述各种提问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以“假如”、“如果”等条件句的方式来进行提问的。这种“假设条件语句”的提问,客观上将被调查者置身于一种非现实的情境中。它会导致被调查者在这种超出现实、脱离现实的问题面前,产生一种“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现实的”、“这是假的”自然反应,继而在其回答调查问题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反正这也不是真的”的心理——无论我怎么回答,无论我选择的答案是什么,都不会真的变成现实。正是这种心理反应,可能导致被调查者回答时,不考虑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或者是“任意的”答案。

要在“有生育政策限制的条件下”去了解人们在“没有生育政策限制条件下”的生育意愿,本身或许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以这种想象的结果来代表人们在真的面临没有人口政策情境中的想法和行为,也的确有些靠不住。

两条路径的相对效果:谁离人们的生育意愿更远?

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由于无法采用直接的测量方式,研究者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这两种不尽如人意的测量方式。但是更高的学术标准则要求我们进一步弄清楚,现有的这两种都不太完美的生育意愿测量方式中,哪一种的效果相对会好一些?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确立衡量和比较的标准。最好的标准自然是当社会中没有生育政策限制时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但这种最好的标准并不存在,只能用其他标准来近似地替代。

相对可靠且实用的标准是那些“具有现实性”的调查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在现行人口政策条件下,调查对象依旧符合生育两个孩子的要求。这种具有“现实性”的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双独育龄夫妇”、“农村一孩为女孩的育龄夫妇”、2013年底以后的“单独育龄夫妇”、2015年底以后的“所有育龄夫妇”等。

这种针对“具有现实性”的调查对象的生育意愿调查共有8项:其中有4项是对北京市“双独夫妇”生育意愿的调查;有2项是对江苏省六个市县“符合生育两个孩子条件者”生育意愿的调查;1项是对全国五大城市“双独夫妇”的生育意愿调查;1项是对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的调查。对8项调查的结果统计显示:这些符合政策条件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对象中,平均希望生育二孩的比例为36%;希望生育一孩比例为64%;平均希望生育子女数为1.36个。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用前述两种测量方式的具体结果来与之进行比较。即看看前述两种测量方式的结果中,哪一种相对接近上述结果,哪一种则离上述结果相对较远。为此,笔者采用两种方式收集证据。一种方式是将前面表1中的41项调查结果按两种测量方式分别计,从总体上来比较二者的结果;另一种方式是选择那些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运用了两种测量方式的调查项目,来具体比较两种方式的测量结果。表1是第一种方式比较的结果:

表1国内 41项重要生育意愿调查中两种测量方式子女平均数的统计。

统计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假设条件下意愿生育子女数”的测量结果基本上处于1.3-1.5之间,“理想子女数”的测量结果则基本上处于1.6-1.9之间,“理想子女数”的测量结果明显高于“假设条件下意愿生育子女数”的测量结果。如果去掉少数相对特殊的调查结果,那么,“假设条件下意愿生育子女数”的测量结果与“具有现实性”的调查结果几乎相同;而“理想子女数”的测量结果则与其相距甚远。证明“理想子女数”的测量结果更加远离衡量标准。

通过第二种方法,比较同一研究者对同一个样本用两种方法进行的测量,同样得出了上述结论,即“理想子女数”的测量结果更加远离衡量标准。

结语

三十多年生育意愿调查的实践表明,研究者通常采用“理想子女数”或者“假设条件下的意愿生育子女数”来测量人们的生育意愿。但实际上,“理想子女数”并不是人们“想生的孩子数”;用“理想子女数”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只是人们对生育的看法和观念,而不是人们对于生育的想法和意愿。所以用“理想子女数”来测量人们的生育意愿,其效度并不高。“假设条件下的意愿生育子女数”是在有计划生育政策的现实中假设没有政策,因而这种测量缺乏现实有效性。即“假设无政策”并不是“真的没有政策”。因此,这两条研究者“不得已而为之”的间接测量方式,并不能很好完成对人们真实生育意愿进行准确测量的任务。但相比较而言,“假设条件下意愿子女数”的测量效果优于“理想子女数”。

由于两种生育意愿测量方式的效度都不高,特别是由于70%左右调查所采用的是测量效度相对更低的“理想子女数”的方式,因此,现有调查对于认识和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来说无疑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我们实际上了解得并不多,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

(文章刊于《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原题为:“当代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我们实际上知道多少?”有删节。未经作者审定。感谢《社会科学》编辑薛立勇对本文简化整理的贡献。)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