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丨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第二,是一块成色更足的奖牌

澎湃特约评论员 欧阳晨雨
2017-10-31 17:0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10月31日,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消息,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上升2位,进入世界第2位。2007年至2017年(截至10月),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共被引用1935万次,与2016年统计时比较,数量增加了29.9%,超越英国和德国前进到世界第2位。

这的确是一个可喜的重大成就。所谓国际论文引用率,是反映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学术被其他国家或机构认可的主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数量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反映了我国科研学术成果越来越多地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也更真实地体现出我国科研学术整体实力的显著增强,进而,全球科研学术的中国话语权重也将随之增长。

相比之前备受关注的国际论文“发表数”,如今的“引用数”成色更足。虽然不能否认的是,国际论文的发表数量,对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学术科研实力评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指标。改革开放近40载,中国不仅在经济上阔步前进,在科研学术方面也奋起直追。据统计,发表论文多年保持了18.9%的增长率,2016年高达33.88万篇。然而,这种国际论文“雄踞世界第一”的发表数量,其实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科研学术实力。

在现实中,大量的国际论文还得不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处于一发表就“石沉大海”、无人问津的状态。更严重的是,一些科研工作者采取不当手段追求论文发表,套取职称评审、基金申报等名利好处的同时,导致学术科研腐败滋生蔓延。

如果任由让这种“重数轻质”的尴尬现状持续下去,不仅戕害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也会毒害整个科研学术土壤。从今年科研部彻查处理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回107篇医学论文,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集中公布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体现了国家对学术科研腐败的“零容忍”态度,也凸显出学术学研成果“质量优先”的新思路——与其让一批华而不实的国际论文装点门面,不如打造和尊崇一些真正有水平、有分量的科研学术成果。 

当然,国际论文引用率只是科研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借鉴和参考国际惯例,高被引用的国际论文数量、国际热点论文数量等客观指标,也应作为检验科研学术真实水平的一面镜子。如此多措并举,从数量到质量,从“跟踪”到“领跑”,才能实现科学精神的回归,才能让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等目标早日实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