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宏亮瞻局丨苍鹰迷途:韩国五代机乱局的台前幕后(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宏亮
2017-11-04 13:1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拉印尼入伙

对于韩国空军来说幸运的是,2010年的“天安”号及延坪岛炮击事件让KFX再度起死回生。为了增强对朝反制能力,由新任国防部长金宽镇主导的“国防改革307计划”提交青瓦台。负责拟定计划的韩国国防先进化委员会劝说韩国企划财政部同意增加国防预算,确保空军能尽早拥有隐身战斗机。该计划认为,引进隐身战斗机是韩国对朝“积极遏制”战略的一部分,可保证韩国空军躲开防空雷达有效打击朝鲜核心目标。当时,刚上台的军方鹰派人物金宽镇提出可在2016年前先从海外引进60架隐身战斗机“过渡”,这便是后来FX计划的肇始。

不过在2010年,自研五代机的呼声在韩国仍占优势。这一年,李明博政府正式将KFX列入新世纪航空工业两大重点工程之一——另外一个是韩国的武装直升机计划。韩国航空研究院还宣称,中国和日本都在大力研发隐身战斗机,并全力打造战略空军,韩国对此必须有所回应——代号C-103的新五代机设计方案就此出炉。

当时,韩国已经认识到研制和装备隐身战斗机需要的资金已超过本国承受能力。据韩国开发研究院(KDI)透漏,在KFX项目实现隐身的情况下,需投入至少8万亿至11万亿韩元研发经费。即便新机不具备隐身性能,也需要5万亿韩元投入。完成研发后,投入量产还需要再追加7万亿韩元。

面对巨额研发预算压力,为了能将KFX维持下去,韩国希望寻找国际合作伙伴来分担一部分经费,当时其锁定的目标是同样正为战斗机换装发愁的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经过谈判,韩国在2011年与印尼达成协议,由后者出资共同研制KFX(印尼的项目代号为IFX),项目预算暂定50亿美元,其中80%由韩国提供。2016年韩印两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此时的预估研制费用已经上升到71亿美元。研制成功后,印尼将以5000万美元的单价采购50架新战斗机。但韩国与土耳其的谈判最终没能达成一致。

图为均摊成本,韩国多少有些无奈地只能拉拢印尼这样缺乏必要工业基础的伙伴。

2013年8月,韩国和印尼联合开发的下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曝光。这个被称为C-103iA的新方案是在之前的C-103方案基础上细化完成的。从该方案可以看出,韩国下一代隐身战斗机彻底放弃了之前曾颇受青睐的鸭翼布局,仍选择常规布局。在保留6个翼下挂架的同时,C-103iA最大的特点是清晰展示出大型内置武器舱的设计,这是它与原C-103方案最大的不同,也是韩国隐身战斗机自研制以来,首次公布内置弹舱设计。这同时标志着KFX终于进入到细节设计阶段。

此外,ADD还宣布他们已经掌握了隐身构型设计和分析的相关技术,雷达吸波涂料的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ADD目前制造了一架缩比模型用于隐身外形测试,新开发的隐身涂料则在一架F-4战斗机上进行试验。

无奈的闹剧

韩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科学研究所(ADD)是KFX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推进者。由于事关该部门未来的发展,在已确定引进F-35的情况下,ADD目前正积极游说政府保留KFX项目。此外,该项目现在还牵涉到另一个合作研制方印尼,草率下马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国际纠纷,这也一度被认为是已经非常黯淡的KFX项目最后的一丝希望。

然而,从C-103iA的基本方案来看,韩国和印尼的搭档尽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金投入,却缺乏足够的技术能力将其付诸实践。在此情况下,一个更加敷衍了事的简化版KFX方案于2015年粉墨登场了——韩国唯一具备军机制造能力的韩国航宇工业公司(KAI)推出了一款与洛马合作开发的轻型战斗机方案,并将其命名为KFX-G5S。其总体设计脱胎于洛马F-16XL验证机,采用了类似俄制T-50的可动边条。该机没有内部弹舱,却有多达12个外挂点。由此可以看出,KFX-G5S其实与“五代”已经没什么关系,这只是一款机动和隐身性能有所提升的轻型四代半战斗机。这种战机基本不可能引起韩国空军的兴趣,却本来是一个应付印尼人的不错道具。

然而,雅加达不是马尼拉,首尔当年用T-50教练机忽悠菲律宾“保卫”黄岩岛的美好设想现在看来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就在今年10月刚刚结束的首尔国际航展期间,印尼方面传出了很可能放弃IFX项目,并停止拨款的消息。现在要考验的就是韩方的危机公关能力了——如果该消息就是印尼当局的最终决定的话,其对KFX计划的打击毫无疑问会是毁灭性的。

至少目前来看,韩国KFX五代机18年来发展的流变用“闹剧”来形容并不过分。韩国政府和军方的确需要一款五代机来应对空防的现实需要和民族自尊心的渴望——当然,最好由自己研制,或者至少表面上由自己研制。然而,即便是“合作研制”这一在技术上最具可操作性,在宣传上仍可顾及国家形象,在商业上又有诱惑力的方案也几乎走到了死胡同。其中缘由表面看似乎难以理解,其实则实属正常。

首先,韩国不具备独立研制五代机的技术和财力是肯定的,这一点与日本不同。日本是否拥有独立研制的技术能力暂且不论,但可以肯定日本拥有独立研制五代机的财力,以及足够的技术潜力。因此,日本拿“心神”或其他的自研五代机方案出来钓钓鱼是多少可以起到一点效果的,如美国将F-35J的组装生产以及部分电子零部件的制造委托给日本。白宫近日还放出话来,可能对日本出售更尖端的武器。但韩国的KFX显然不具备这样的钓鱼能力。

既然只能选择对外合作,那么选谁就是个问题。但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厂商,都是韩国政府对他国企业的合作,而企业是要赚钱的。这就又回到第一个问题——韩国不具备独立承担五代机项目的财力。

因此,只有政府对政府的合作才是唯一可行的路径。显然,具备五代机研制能力的国家根本没有必要与韩国展开这样的合作。那么,韩国就只能选择能提供部分资金,但又无法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家来合作——比如印尼或土耳其。如此一来又绕回到第一个问题——韩国不具备独立研制五代机的技术。

给美国送钱的空军

其实韩国人心里很清楚,真正有可能帮助韩国圆梦五代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尽管首尔曾一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独立国防”口号,但实际上当前韩国国内对美国武器的盲从心理仍占据统治地位,韩国军方内部其实根本就对国产武器没什么信心。可美国军火巨头对待韩国客户的粗暴态度却又让韩国人无比心寒又无可奈何。

韩国空军目前的F-15K和KF-16因为维修不利,故障频发,其真实战斗力很成疑问。一位韩国空军官员曾表示:“KF-16平时只能维持85%的启动率,能够100%发挥性能的不会超过10%。”为了维持飞机正常启动率,韩国空军武器系统项目组与美国空军及16个合作公司努力保持着紧密关系。然而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只允许本国企业负责这些战斗机的维修、升级和零部件供应。对于重要部件的故障原因,也只有美方研制公司才能调查修理,因此韩国对原因排查和防止故障再发根本束手无策

数年前F-15K战斗机的“虎眼”吊舱事件就是个典型案例,当时美国方面怀疑韩国私自拆解了F-15K的“虎眼”夜间低空攻击吊舱,此事差点引发韩美外交纠纷。韩国内军工企业不被允许生产F-15K战斗机零部件,这在与美国波音公司的技术合同中有明确规定。韩国空军军需司令部战斗机管理处处长黄致远上校就曾表示:“从国外引进的战斗机,其零部件都是由国外公司独家生产的,尤其是航电设备的修理要花很长时间,再加上难以提前100%预测故障发生,因此一些小故障最后也被积累成大毛病,而一架F-15战斗机的零部件有34万个之多。”

位于瑞山的韩国空军第86航电整备仓主任李文洙上校也称:“F-15K战斗机没有一个零部件可以在国内完成维修,KF-16上可以自主维修的零部件也只有约30%。”如F-15K的光电探测系统必须要送到洛马原厂维修,维修时间长达400个工作日;雷神公司生产的机载雷达平均维修时间为234个工作日;BAE(美国)公司研制的数据链平均维修时间为260个工作日;美国NGC公司生产的F-16导航系统平均维修时间为200个工作日;最离谱的是AN/ALQ-165自卫干扰机,该系统的维修时间长达3年。与之相比,韩国国产T-50高级教练机的一般性故障只需要3至4个小时就能解决。

韩国空军的美制F-16机队。韩军装备有大批先进的美制武器,表面光鲜亮丽的背后,却也承受着难以名状的负担与制约。

如果将韩国空军战斗机以每飞行8000小时(服役30年)为基准进行维修的话,一个维修周期至少要将22兆韩元扔到国外,而且这么高昂的代价却对韩国技术国产化没有任何帮助。韩国内一家军工企业曾提出仿制F-15K的光电探测设备,估算价格为每套4000美元,只有波音公司报价的1/15,然而受制于最初的购买协议,韩方最终还是要选择原装美国货。

韩国空军向国会国防委员会递交的国政监查资料表明,2010至2013年F-15K和KF-16系列战斗机的修理维护费用高达11967亿韩元,其中的11553亿韩元(96%)都支付给了国外公司,并且几乎全部是美国公司。4年的时间支出费用就如此之高,如果战斗机以30年飞行时间计算的话,那么向海外支付的费用将会高达9万亿韩元。综合来算的话,KF-16机队每年维持费用从2007年的2101亿韩元上涨到了2013年度的3400亿韩元,涨幅高达60%。

难怪黄致远上校对媒体发牢骚:“这些钱都掉进了美国人口袋。最大的问题是向国外公司支付的钱都没用到正经地方,故障仍照旧。”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每周一期,不见不散。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