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撒哈拉以南非洲:绝望与希望并存之地

鬼谷工作室·王伟
2017-11-10 17:51
思想市场 >
字号

近乎零压力的生活状态,使得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数千年来都处于几乎静止的状态,甚至连战争在多数时候也如同过家家一般。时至今日,除了数量不多的城市之外,多数农村地区依旧处于半农耕的部族社会状态。

绝望之地

近年来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关的新闻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就是“埃博拉”。其实严格说起来,埃博拉并不是一种特别可怕的病毒。虽然它的致死率极高,但这种病毒的潜伏期并不长;更重要的是,它是靠体液传播的。这两点决定了埃博拉病毒要想大面积传播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前提是拥有相对正常的卫生系统和基层组织能力,老百姓具有一定的常识……再简单点说,你身处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外的地方就行。

在笔者看来,各种疾病之所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意传播,与其归因于“落后”,倒不如说“原始”。迄今为止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里没有跟上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这并非危言耸听和歧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战乱地区,我们随处可以看见拿着AK-47到处扫射的当地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其中包括正规的军警,都认为子弹能够打到人不是靠“三点成一线”的瞄准,而是靠巫术。同样,只要你有更强大的巫术,就可以让子弹打不到你。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经常会出现一场冲突消耗几十万发子弹,却几乎没有人受伤的“奇迹”。

埃博拉能够在当地蔓延,除了缺乏必要的医疗卫生条件外,当地笃信巫医和原始的丧葬习俗也是重要原因。在一些地区一度出现过当地村民在巫医的鼓动下从隔离区抢走埃博拉感染者的事情。

撒哈拉以南非洲之所以会长期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和那里特殊的地缘因素是分不开的。

其实在1万多年以前,世界各地人类的生活状态基本差不多,都处在渔猎采摘为主的蒙昧状态。文明能够在一地产生,无非通过两种方式——原生或者外来传入。撒哈拉以南非洲所处的位置首先就断了外来传入的可能性。撒哈拉沙漠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那里荒凉到连大部分候鸟迁徙都只能绕远沿着海岸线飞——这才是货真价实的“鸟不拉屎”。就是这片大沙漠,把右埃及、两河流域两大文明发源地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实实在在地隔绝开来。

等到亚、欧地区的航海技术发展到可以通过海路到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时候,穿过波涛的人们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传染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几乎算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天然病毒基因库,几只蚊虫“咬死”一头牛在那里并不是天方夜谭。即便到了今天,您要去撒哈拉以南非洲之前,各种防疫针都能把胳膊扎得和矩阵似的——事实上,借助现代医疗技术保证外来人员可以安全地长期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不过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近代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控制程度才一直不太高——对比印度、拉美、澳大利亚, 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风险和代价太高了。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马里,多贡人的舞蹈葬礼,舞者戴着刻画有神秘生灵的面具。

乌干达巫师。

但这并不等于别人不会打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意,虽然不能长期扎根,但把当地的资源带出来还是不难的,比如说—人。事实上,黑奴贸易并不仅限于公元15世纪以后,早在阿拉伯帝国时代,阿拉伯商人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贩卖黑奴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地区。我国唐代历史中记载的“昆仑奴”,一些观点也认为是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奴—当时阿拉伯商人和唐帝国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很多地区对历史上的征服战争都有这样的评价: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说得直白点,入侵者往往也会带来外来文明。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后来的西欧人都曾做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入侵者,但那种纯粹的掠夺除了让撒哈拉以南非洲损失掉大量精壮人口外,并没给当地留下多少文明影响——连这种最屈辱的文明传播方式,撒哈拉以南非洲也得不到多少“干货”。

那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没能独自演化出自己的文明呢?看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带分布也就清楚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最集中的分布区域大致是在北纬15°到南纬15°之间,也就是赤道两侧。这里没有四季的概念,只有旱季和雨季,没有秋、冬,很多外来的一年生植物在这里都可以多年生长。这里土壤的肥沃程度仅次于我国东北和俄罗斯的黑土地,土质松软到根本不需要翻地就可以种植。即便是在雨水相对较少的旱季,各种水果和坚果也可以满足一个成年人正常的热量消耗……

正是这种舒适到极点的环境,使得几乎一切发明创造都变得没有必要。如果随便撒一把种子就可以解决一年甚至几年的粮食问题,那自然没人会去琢磨如何改造工具,如何修水利……甚至连针线在这里都有点多余,因为这里压根儿无“寒”可御,除了装饰,衣服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

这幅作于19世纪前半期的油画,反映了非洲奴隶贸易的情形。这些奴隶来自非洲西海岸。作者:弗朗索瓦-奥古斯特·比亚尔。

近乎零压力的生活状态,使得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数千年来都处于几乎静止的状态,甚至连战争在多数时候也如同过家家一般。时至今日,除了数量不多的城市之外(这些城市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或者准现代化),多数农村地区依旧处于半农耕的部族社会状态。一些在外界看来理所当然的认知,在当地却怎么也普及不开—没有必要的经济基础,纯粹靠宣传去搞科普和扫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希望之地

在我们看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其实一直是在“捧着金碗要饭”。非洲大陆素有“世界原材料仓库”之称,世界上已探明的150 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分布和储藏,尤其是与高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50 多种稀有矿产在非洲储量巨大,其中至少有17 种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铂、锰、铬、钌、铱等的蕴藏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锗、钴、钒等矿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

非洲的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和拉美,仅撒哈拉沙漠地下的石油储量就占世界总储量的12% 左右。而从前面的文字中我们也不难发现,非洲农业的潜力同样大得吓人。就是这样一个富得流油的地区,和它有关的新闻却几乎离不开战乱、饥荒和瘟疫。那里不乏精英人群,但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基本都是离开非洲到欧美或者东亚去。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非洲是一个缺乏核心地带的地区。什么意思呢?我们拿欧元区来比对一下:不算俄罗斯,欧洲基本是由一大堆体量相差不大的国家组成的,如今能够聚合成欧元区,是因为有法、德两台经济发动机作为核心,而这两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工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国家。

中国援塞抗疫医疗队直面抗击埃博拉。

中国工人和科特迪瓦当地工人一起参与阿比让至大巴萨姆高速公路的建设。

中国援建的加纳国家大剧院。

非洲如今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缺乏工业,更缺乏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一旦出现这样一个发动机式的国家,在它的带动之下,整个非洲的社会结构就可能引来一场彻底的革新。

而在此之前,撒哈拉以南非洲落后到原始的局面恐怕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观——缺乏工业,造不了东西,那么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就必然居于被动;没有现代农机具,没有化肥、农药,从粮食到整个国家的衣食住行全得依赖进口,这样的国家除了廉价卖资源乃至卖主权,再也找不到其他出路了。

回顾历史,非洲不是没有过有潜力成为发动机的国家。南非、埃及,甚至利比亚,都曾有过这个可能。但是由于内部或是外部的种种问题,这些国家最终都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道路,如今它们对非洲的实际影响已经很小了。

未来情况也许会大不相同,因为非洲迎来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中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没有西方人的傲慢,更重要的是中国同非洲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不同于以往。中国并非简单地在当地买资源、卖工业品,而是进行工业输出,帮助当地实现本地化生产。非洲国家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享受到了廉价的中国商品,也开始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接触到了真正的工业化。

虽然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希望已然触手可及。

(本文经授权摘录自《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全球政治势力全解析》,鬼谷工作室·王伟,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10月。)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