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淞沪会战80周年︱中国媒体报道中的淞沪会战

吕峥
2017-11-12 10:41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各界同仇敌忾,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抗战。文教、新闻和出版界更是责无旁贷,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申报》、《大公报》等各大报纸均不辱使命,鼎力声援抗战、劳军、劝募国债、捐款、收容遣送难民等;杂志方面,除《良友》、中华图画杂志社的号外《战时画报》等大型画报成为抗日救亡的舆论高地外,专门以战事为题材的十几种摄影画报,如《抗敌画报》、《抗战画报》等雨后春笋般出现。

本文撷取抗战救亡文化洪流中的几朵浪花,以编辑室位于上海市区的《科学画报》、《文摘—战时旬刊》和《抗战·三日刊》为例,概述中国媒体对淞沪会战的报道。

《科学画报》

中国科学社主办的半月刊《科学画报》于1933年创刊,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综合性科普期刊之一。社址在原法租界内的亚尔培路533号(今陕西南路),由位于福煦路(今延安中路、金陵西路)的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负责印刷和发行。

《科学画报》封面

8月13日开战后,《科学画报》被迫暂停出版,空档了三期后于10月1日恢复发行,总编辑杨孝述先生在复刊号上率先发声:

自平津沦陷,沪战突发,我国两大文化中心区的科学事业遂在敌机炮火之下,遭受绝大的威胁和破坏。科学人的头脑是冷静的,而意志是勇敢的,到此民族的生死关头,哪一个不是热血奔腾,哪一个不愿牺牲到底,然而因为平时在国防方面缺少密切的联系,临时遂不能发挥其集体的力量。

科学是建设的工具,也是国防的利器。飞机大炮固然是科学的国防,但化学工业与其他重工业均可立刻改成兵工厂;科学化的农业足以改良品种,增进粮食,巩固后方;地质与生物调查所以开发天产,增加国富;医药卫生赖以救护将士,维持民族健康;甚至气象天算物理等纯粹科学亦为军事动作及运用兵器之不可或缺的助力。现代的国防必须有科学为后盾,才能持久。

杨孝述《在民族抗战中的科学工作》

著名动物学家秉志在随后一期《科学画报》上发表了社论《如何利用国内之科学家》:

吾国今日之抗战,具誓死靡他之决心。战胜不喜,战败不惧,以期长久坚持,而收最后之胜利。国内之科学专家,各本所长,可以效力于国家之处者甚多。愿政府利用此种专才,以增加战斗之实力也。

从《科学画报》在“九一八”六周年纪念日所做的开战首月回顾中,可以看到上海战事的惨烈:

日军迭次增援,军舰达百余艘,陆军五师团,海军万余人,飞机二百余架,倾全国精锐,大举侵略。日本海军更炮轰我沿海要塞,封锁我全国海岸,大队飞机不时袭击我各省重要都市,对于非战斗之妇孺难民、红十字会及文化机关亦滥施轰炸,以遂其征服大陆的迷梦。我淞沪守土之忠勇将士,在沿江海狭窄之地带,暴露于敌舰炮火敌机弹雨之下,前仆后继,浴血抗战,迄今扼住阵线,且迭予敌人以重大之打击,其牺牲精神之壮烈,实堪彪炳日月,垂万古而不朽。

《科学画报》中关于淞沪会战的报道

中国科学社克服了战时的种种困难,虽然自1937年11月1日起被迫由半月刊改为月刊,但仍坚持出版,尽量保持杂志的原有特色和风格,内容上还是以机械电工、物理化学、天文气象、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知识,以及世界各地最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为主导。

《科学画报》报道的科技知识

淞沪会战爆发后,《科学画报》仍延续开战之前有关钱塘江大桥建造工程的系列科普报道,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笔,自10月1日起连载六期直至大桥被日军炸毁,体现了国人抗战不误建国的坚韧意志,实属难能可贵。

《钱塘江大桥的炸坏情形》

为了积极配合抗战尤其是淞沪会战,《科学画报》还专门编辑出版了《科学画报——战时特刊》,用以“说明各种战具的内容,介绍战时的科学知识”。特刊创刊于1937年10月1日,即《科学画报》在开战一个半月后的复刊日,特刊的发行节奏加快到每五到七天一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总共出版了10期。其发刊旨趣阐明了服务抗战的理念:“当兹长期抗战伊始,为应时事需求期间,特发行本刊,纯本科学谨严立场,解释与战争有关之一切科学现象,借以灌输国人以急切有用之科学知识,期与抗战有所裨益,自卫可获应用。”

《战时特刊》的内容涉及与战争相关的各方面知识,诸如战略与战术、矿产资源、枪炮的原理与应用、空军与防空、军舰与坦克、化学战与防毒、战时卫生与常识等等,对提高战时国民的军事素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科学画报——战时特刊》

分类目录

在淞沪会战的过程中,《科学画报》在普及武器装备和战术知识的同时,也通过照片和图画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坦克部队、炮兵阵地和中日战机空战的情景。如《未来之空战》一文的首段写道:“我国空军成立未久,战斗员人数也不甚多,但自抗战以来,迭奏肤功,时有击落敌机之捷报,推其原因,一由于我军之忠勇善战,一由于我机之速度高出敌机。”

《科学画报》中关于空战、坦克部队、炮兵的报道
《文摘—战时旬刊》

科学家们通过普及战争常识以开启民智,文化界人士则热衷于唤醒民众抗战救亡的意识。

经复旦大学第16次校务委员会同意,由复旦大学文摘社于1937年元旦创刊的《文摘》月刊可谓生逢其时,它的办刊宗旨是“暴露敌人阴谋,促进全国团结,为抗战做准备”,极具前瞻性。文摘社社长是时任复旦大学代理校长的吴南轩教授,杂志的实际发起人孙寒冰教授担任主编,由位于四马路(今福州路)的上海黎明书局负责出版和发行。《文摘》的创办源于孙寒冰先生关于“出版一种杂志的杂志”的提议,用吴南轩校长的话说:“孙寒冰便是《文摘》的灵魂。”

复旦大学《文摘》杂志创刊号封面

随着淞沪会战爆发,为适应抗战时期的特殊情况和迫切需要,《文摘》杂志自1937年9月28日起更名为《文摘—战时旬刊》, 旨在“宣传抗战必胜,日本必败”。每月的8号、18号和28号各出版一期,每期约20页,虽然页数只有其前身《文摘》月刊的十分之一,但《战时旬刊》的时效性大大增强了,在战事发展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更能满足读者及时了解各方面信息的需要。

《文摘—战时旬刊》

《文摘—战时旬刊》的首页一般会报道:国民政府政要的讲话(如旬刊第一号首页的《蒋委员长申言中国的态度—对路透记者的谈话》,旬刊第二号首页的《陈诚将军告官兵书》,旬刊第九号首页刊登的宋美龄的文章《中国在空袭下》);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的抗战宣言(如旬刊第十号首页刊登的邹韬奋的文章《暴日的荒谬宣言与中国的根本觉悟》);以及社评和“十日战局一览”(如10月28日出版的战时旬刊第四号在大场失守之际发表的社评誓言《保卫大上海》)。

《陈诚将军告官兵书》

作为“杂志之杂志”的《文摘》月刊和随后改为旬刊的《文摘—战时旬刊》,在充分利用复旦大学图书馆报刊资源的基础上,广搜博引中外权威刊物上有关中国抗战的内容,使广大读者能够通览诸多战时刊物的精彩报道和评论。涉及到的中文杂志有《救亡日报》、《大公报》、《抗战 三日刊》、《解放》周刊等等;文章译自英文刊物包括《密勒氏评论报》、《纽约时报》、上海《英文大美晚报》、美国《新群众》周刊New Masses、美国《民族》周刊The Nation、美国《亚细亚》月刊ASIA;以及日本出版的期刊如《大阪朝日新闻》、《日本评论》、《中央公论》、《改造》、《日本世界知识》等。

1937年10月8日出版的《文摘—战时旬刊》第一号和第二号分别转载了《救亡日报》发表的田汉先生的文章《最近来沪的敌舰“长门”》、《如何毁灭出云舰》和组诗《京沪征尘》。淞沪会战爆发后,田汉获准从南京奔赴战火纷飞的上海,随即加入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执委会。他在辞别南京、途经沿路的几座城市最终到达上海的过程中写就了《京沪征尘》组诗, 其中的一首《宿徐家汇》这样描写淞沪战场上的中日空战场面:“松长风冷露沾衣,却对层云义气飞。信号如花天半赤,空军今夜显神威。”

《京沪征尘》组诗

早年曾赴日修学过海军专业的田汉在《如何毁灭出云舰》一文中详述了日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参加侵华战争的历史直至淞沪会战,并一一列举了出云号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如航速、排水量、舰炮和鱼雷发射装置的参数、甲板装甲厚度等,在文章的尾段,他为中国海、空军以及炮兵出谋献策如何才能有效攻击在黄浦江上的出云号。由于田汉对出云号的构造和薄弱点了如指掌,使得时任国民政府海军部长的陈绍宽将军“大为惊讶,钦佩莫名,特地打了一个电报向他致敬,并请他继续对中国的海军事业发表意见”。

《如何毁灭出云舰》

与《救亡日报》类似的其他抗战进步刊物的文章也时常被转载:《文摘—战时旬刊》第二号刊登了《抗战·三日刊》上杜重远的文章《记彭德怀诸将领》;第四号上以《日本并不是怎样可怕的魔鬼》为标题节选了朱德在延安出版的第12期《解放》周刊上发表的《实行对日抗战》一文。

在外文刊物方面,《文摘—战时旬刊》经常从美国新闻记者鲍威尔主编的《密勒氏评论报》中选取文章进行翻译后发表。例如:1937年10月8日战时旬刊第二号上的《日本在干些什么》;10月18日第三号上的《苏联会帮助中国吗?》;10月28日第四号上的《苏联与中日关系的分析》;11月8日第五号上的《日本棉织业的危机》等等。《密勒氏评论报》上的精彩漫画有时也被战时旬刊翻译和转载。

《文摘—战时旬刊》转载《密勒氏评论报》的漫画

复旦文摘社的青年编辑汪衡,1935年进入复旦大学学习经济,次年跟随孙寒冰教授创办《文摘》杂志并任编辑。他不仅翻译国外期刊上的文章,也积极从事当时与中国抗战有关的英文新书的翻译,比如《文摘—战时旬刊》第二号上刊登的标题为《拆穿日本纸老虎》的文章即来源于汪衡翻译的英美当年的畅销书《Japan’s Feet of Clay》(《日本的泥足》),著者是英国女学者Freda Utley。主要内容是说明日本的侵略战争将最终使其依赖于外贸的经济无以为继。

《文摘—战时旬刊》同时也选取翻译一些日刊的文章,以日方的视角看待中日战争可能对日本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如旬刊第四号译载的由日本陆军少佐在日本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怎样轰炸东京》,以及旬刊第五号译载的《日本世界知识》杂志的文章《敌人预计日苏大战》。

《怎样轰炸东京》

除了转载中外权威刊物的文章以外,对于淞沪会战中发生的重要事件,《文摘—战时旬刊》通常会以本社特稿的方式发表评论。如旬刊第四号上集合了胡愈之等多位有识之士观点的《九国公约会议特辑》;旬刊第二号上发表了李登辉老校长的配图悼文《复旦被毁》:“复旦大学不独在地理上位于炮火密集之区,在精神抗战上亦久立于抗日的最前线。故自战事爆发以来,从未存苟免之心。果焉,开战未及经旬,此数十年经营之校舍,已几于全部毁灭矣。然暴敌所能摧坏者,形体也;其所不能动摇于毫末者,吾坚强之精神也。”

《复旦被毁》

随着上海在1937年11月沦陷敌手,《文摘—战时旬刊》自第16期起迁至汉口出版,又从第34期起迁至重庆出版。虽历经磨难和牺牲(孙寒冰教授不幸于1940年5月在重庆北碚遭日军空袭遇难),该刊自1937年9月28日第一号至1944年底总共出版了128期。

《抗战·三日刊》

1937年7月31日,经多方营救,“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邹韬奋、沈钧儒、李公朴、章乃器、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君子”被保释出狱。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后,邹韬奋紧急从南京返回上海,经过连续五昼夜的紧张筹备,新报纸《抗战 三日刊》在8月19日诞生了,社址位于南市区肇嘉路75号(今复兴东路)。邹韬奋任编辑兼发行人、撰稿人,其他主要撰稿人有金仲华、张仲实、胡愈之、潘汉年、章乃器、沈钧儒、李公朴、杜重远等文化界名流。

创刊号开宗明义:“在这民族抗战的紧急时期,本刊的任务,在一方面是要对直接、间接和抗战有关的国内和国际的形势作有系统的分析和报道,显现其重要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在又一方面,是要反映大众在抗战期间的迫切要求,并贡献我们观察讨论所得的结果,以供国人的参考。”

由于日方强行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施新闻检查,并通过租界当局取缔抗日报刊,为了继续出版,《抗日·三日刊》从第七号起(9月9日)在上海发行的部分更名为《抵抗·三日刊》。

《抗日·三日刊》与《抵抗·三日刊》

《抗战·三日刊》创刊号上刊登了郭沫若在8月13日开战后的最新创作——《抗战颂》,诗中已预见到抗战的胜利无法一蹴而就:“我们要抗战十年八年,抗战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

《抗战颂》

在淞沪会战期间出版发行的共28期《抗战·三日刊》中,被周恩来称作地图专家的金端苓绘制了11幅战争形势图,以配合其兄长金仲华开设的“战局一览”专栏。

邹韬奋(左一)与金氏兄妹的合影、地图专家金端苓

金端苓所绘战争形势图

与其他同期出版发行的抗战刊物不同,《抗战·三日刊》不仅分析、评论淞沪会战和中日战局走向,募集前线急需物资,更使用大篇幅宣传建立统一战线,动员民众有组织地进行抗战。如在9月26日第12号上刊登了宋庆龄的《国共统一运动感言》和原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总干事胡子婴的《怎样动员全中国妇女》;10月19日第19号刊登了李公朴的《全国动员告国人书(下)——统一战线下的民众运动》;潘汉年在10月9日第16号上发表的《改善与提高军队的政治教育》;李公朴和章乃器则结合上海抗战的实际情况分别论述了《上海战区的教育问题》和《怎样开展弄堂组织》。

《国共统一运动感言》

《怎样开展弄堂组织》

《抗战·三日刊》虽然没有刊登过淞沪会战时期的照片,但它采用了很多漫画和诗歌来烘托抗战救亡的主旋律。漫画和诗歌作为救亡文艺宣传的重要形式,以其强烈的感染力鼓舞我军官兵的杀敌勇气,激励民众的抗战热情。

上海“民众歌咏会”创始人刘良模先生在9月9日第7号的《抗战期中的歌咏工作》一文中写到:“除了难民外,还有街头上、弄堂里,那许许多多的群众,他们现在是散漫的,没有组织的,我们正应该用歌咏的方法使他们的力量集中起来。”

《抗战期中的歌咏工作》、《抗战与漫画》

《抗战·三日刊》中的漫画大多出自毕业于上海美专西画系的蔡若虹笔下,冯玉祥的抗战新诗和沈钧儒的旧体诗相得益彰。

蔡若虹的漫画,冯玉祥的抗战新诗

1937年10月26日,大场镇被日军攻占,防守该地的第9集团军第18师师长朱耀华悲愤自尽。当日,在指挥罗店争夺战后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的罗卓英将军为《抵抗·三日刊》题词:“拼血成潮,拼力成钢;地老天荒,也要抵抗。”

罗卓英题词

11月12日,在上海失陷的当天,日方即向公共租界当局提出:1.取缔一切反日机关,禁止一切反日性质的宣传品;2.驱逐驻在租界内的中国政府机关及代表;3.禁止中国政府的邮电检查;4.禁止中国政府的新闻检查;5.禁止未经许可的中国无线电通讯机构。

《抵抗·三日刊》一直坚持到11月19日,在上海发行了第28号后才被迫休刊,在最后一期上除了有金仲华的战局一览《我军各线后退的观察》,还发表了文章《应当警戒的亡国心理》以及邹韬奋的时评《紧急时期的断然处置》。

11月24日,在工部局“劝告”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上海分社、《民报》、《时事新报》、《中华日报》、《立报》等被迫停止工作。28日,日军宣布接管原由中国当局行使的报刊监督和检查权,并在12月13日强占上海新闻检查所,通令各报自14日晚上起将小样送交检查,未经检查的新闻报道一概不得刊登。《申报》、《大公报》等因拒绝检查,也被迫宣布停刊。12月15日的上海《大公报》发表了《本报沪版停刊宣言》:“我们是中国人,办的是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

纵观淞沪会战期间在上海的中国媒体出版的抗战刊物,媒体人和文化界人士基本上都是自觉、自发地投入到抗战宣传的大潮之中,释放出压抑已久的救亡呐喊。报道的文体和题材之广泛是“九一八”事变以来所少见的:从与战事直接相关的战事进展报道、战略战术分析,到唤起民众抗战激情的社评、诗歌、漫画;从国际视角的外刊译稿,到与正面战场相呼应的敌后根据地的呼声;从普及战争和武器常识,到组织动员民众的具体措施,全方位地支持并激励了在淞沪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80周年之际,回顾这些报道,可以重现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场景。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