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献策如何促进“新经济”:发挥工程师红利、防范金融风险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张赛男
2017-11-08 20:15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当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间,新旧动能如何转化?其中涉及的各种要素又将面临怎样的调整?在近日由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主办的“新经济·新治理”的主题年会上,多位经济学家共议当下新、旧经济的发展。

通常来说,新经济一般由“四新经济”来衡量,“四新”的基本内涵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新经济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在解读三季度经济的特点时曾特别提出,“中国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具体表现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保持强劲增势,所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14%;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广泛渗透,新的服务不断涌现。

有所谓的“新经济”,就有“旧经济”的存在,结合多位专家的观点,普遍认为旧经济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和传统制造业。而在当前的经济换档期,尽管新经济的增长势头迅猛,尚难抵消旧经济的衰退。

“新经济·新治理”的主题年会现场

旧经济未来的发展步伐放缓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赵扬把对旧经济的关注放在了房地产行业。他表示,之所以把它理解为旧经济的代表,主要是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关,而且是一个强投资。“房地产投资建了房子属于固定资产,同时还要拉动钢铁、水泥、电力等上游资产的投资。2016年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繁荣,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今年房地产销售增速出现了下滑,已经过了高点,但是仍然在10%的水平,投资增速还是在相对高的水平。旧经济确实呈现出繁荣现象。”

数联铭品首席经济学家陈沁在相关研究中也发现,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工商注册数据里面,建筑业、传统制造业企业注册量最大,吸引了非常多的资本,以至于将劳动力吸纳也转移到了重资产的行业。

但如果往前看,赵扬判断,未来旧经济发展的步伐会有所放缓。现在房地产销售的高点已过,投资在未来一年、两年的时间可能整体会有所放慢。而另一个反映旧经济的出口指标可能也会面临一些压力。“出口增速从去年的四季度以来有了大的反弹,但相当程度上还受到了之前汇率变动的影响,往前看也会有些压力。”

在新旧经济的交替中,市场上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或会给投资带来新的启发:一是高技能的劳动力增长在加快,低技能劳动力扩张出现停滞,但他们的收入呈现相反趋势。第二个变化是在资本的使用上,资本的回报率下降变快,资本的成本上升在加快。陈沁认为,如果现在继续使用比较重的资本,利润空间可能会出现下降。

“这两个要素禀赋的特点合并在一起来看:资产价格回报率的变化,对应的是未来要做轻资产投入;低技能和高技能劳动力的变化,对我们提示是使用高技能的人力资本的投入。” 陈沁说。

“新经济·新治理”的主题年会现场

“工程师红利”助推高端制造业

尽管旧经济在2016年表现出繁荣,但是新经济在未来的发展是确认的。

赵扬表示,从当前的宏观经济结构变动来看,结合收入分配、人口年龄结构和储蓄率变化,未来投资率是逐步下降。“投资在整个GDP当中的占比在下降,消费在GDP当中的占比是上升。所以带来的结果是旧经济的结构下降,新经济的结构上升。”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新技术的主要动力来自哪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工程师红利”将成为中国新技术的主要动力来源。

在“人口红利”日渐消失之际,适应高端制造和科技行业发展的新型人口红利在悄然兴起。在制造业就业市场,接受高等教育、具备创新能力的中高端人才正在迅速增加,有望取代过去依赖低成本的劳动竞争模式,这种新型人口红利被称之为“工程师红利”。

数据显示,中国理科毕业生一年毕业160万人口,工程师有90万。一些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过去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基本上可以做到进口替代。花长春表示,看好中国制造业,尤其是未来高端装备制造业。他认为,未来这个行业发展比较充分,核心理由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渐显。

“在我们的调研中,比如浙江、常州的某些制造业企业,它们的技术设备更新很明显,完全可以和外企竞争,竞争力比较强。他们雇用的工程师相对来说性价比高,人数庞大。中国的整个工程师数量是日本的五倍左右,所以我们人力资源方面还是有优势的。”花长春说。

加强金融监管:主动释放金融风险和注意平衡

对于当前宏观经济的形势,几位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经济调整期。按照发达经济体的过往经验,经济增速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下行压力。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表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转换期,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不是半年一载所能完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防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夏斌认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继续鼓励加快创新、加快改革,促进新型经济的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经济的新动能,巩固经济的增长率。二是主动释放多年积累的风险,并且在释放风险中间要防止更大的风险。

“国际上通行讲的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和政策,我们中国不能仅限于‘一行三会’,财税、土地、住建、教育部门等部门政策,同样对宏观审慎管理和宏观经济的问题有影响。因此应该结合中国的国情,需要在更广泛意义上贯彻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 夏斌说。

同时,花长春提出,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的同时,要注意一个平衡度。“因为很多新经济相关的行业需要金融创新去做,除了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也要从服务新经济的角度思考。”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