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痕迹︱假如菲利普斯曲线失灵,货币政策怎么办?

简容
2017-11-07 18:3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说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条线就不能不提——“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它最早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提出并得名,用于描述1861-1957年间英国通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通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胀率低时,失业率高。后来经济学家们发现,菲利普斯曲线同样存在于其他工业经济体。

这一发现被用于建构宏观经济学的新凯恩斯框架,最终成为货币政策的支撑。简单说,就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在经济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求得动态平衡——经济低迷时,实行货币宽松,提高产出降低失业率;经济过热时,紧缩货币,抑制通胀削弱产出。

在通胀(纵轴)和失业(横轴)构成的框架内,菲利普斯曲线通常被描述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也存在极端的情况,令这条曲线消失,或者说变异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

一是与纵轴(通胀)平行。货币学派代表弗里德曼勾勒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这样一道垂直线,表示长时段内失业率与通胀无关,或者说货币宽松并不会改善就业,而只能带来通胀。

二是与横轴(失业)平行。在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下,这样一条平躺的直线就会出现,表示货币政策已经无法通过改变产出缺口来影响通货膨胀,简单说就是“失灵”了。

那么,这几十年来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个什么样子呢?货币政策还有效吗?

笔者选取美国作为标的,时间跨度为1981-今的36年。这是美国引领下经济全球化的36年,1980年全球货物和服务出口占GDP比重首次超过20%,2000年升至约25%,2007年危机前达到30%。

注:纵轴为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该指数是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率先推出, 2002年被美联储采纳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指标。目前美联储设定的长期通胀目标是每年2%左右。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美国劳工部,作者计算

如图,美国的实际数据轨迹有两个显著变化:

① 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越来越低,由红色形态到黑色形态,再到黄色形态,越来越接近与横轴平行的状态。

②1994年起,美国远离了高通胀。图中矩形区显示,1994-2007年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期间,美国失业率波动区间为【3.8%,6.5%】,通胀率波动区间【1.0%,2.5%】。同期,美国平均增速为3.3%,平均核心PCE物价指数增幅为1.8%。到耶伦治下的2014年至今,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由6.5%降至4.2%,通胀率则在1.3%-1.9%之间波动,平均经济增速2.4%,核心PCE平均增幅1.6%。

毫无疑问,货币政策是有用的,并非像一些宏观经济学家断言的那样对经济毫无影响。至少在格林斯潘的年代,美国成功地兼顾了通胀和增长。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菲利普斯曲线正在“消失”——起码从数据上看是这样的,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影响越来越小,通胀率随着通胀预期波动,变得难以调控。

这种尴尬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就已经很明显。美联储在实行零利率的“下限政策”无果后,不得不启动“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此后,美国经济虽然缓慢复苏,但通胀率始终不达标,处于一种“低通胀、低利率”的非正常状态。

如果经济健康向好,“低通胀、低利率”是谁都喜欢的,然而一旦增长放缓,留给美联储运筹帷幄的空间就很小了——次贷危机后,美联储曾连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总计5.25个百分点;放在今天,根本没有这样的调整空间;同样地,也没有采取非常规手段的空间。说白了,假如危机再次降临,美联储将无力回天。

这让美联储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们备感焦虑。包括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内的多名经济学家联名要求美联储上调通胀目标,而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则建议设定“暂时物价目标”,在推高通胀率的同时,保持2%的通胀目标不变。然而不管哪种做法,副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公众天然地反对涨价,此外他们还会对“通胀目标”的严肃性感到怀疑,进而影响通胀预期,以至于让通胀率变得更加不可捉摸。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不如就放弃菲利普斯曲线好了。理论上的确不能排出这种可能,但在现实中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样一来等于是放弃了货币政策的依据,势将动摇央行制度的基础。在可替代模型出现之前,美联储显然不会这么做,而只能选择异常纠结的“正常化”道路,同时指望经济持续向好,失业率继续下降并保持低位,直至菲利普斯曲线再次出现。“在我看来,这才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美联储下任掌门杰罗姆•鲍威尔如是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