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6日在德开幕

2017-11-08 09: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3次缔约方大会(COP 23)6日在德国波恩开幕。参与本届气候大会的国际社会代表纷纷呼吁加快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绿发会“绿大”代表也在现场参会。

在6日下午关于“土地、食物和气候变化”的分享中,邀请分享者是:Kristen Walker Painemilla ,“保育国际”负责人。

保育国际(CI)使用科学,政策和伙伴关系的创新组合来保护人们依赖食物,淡水和生计的自然。 CI成立于1987年,在六大洲30多个国家工作,以确保一个健康,繁荣的星球,支持我们所有人。

“绿大”代表在现场听到CI一个核心理念:“赋予土著与原住民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包括种子资金、领导力培育和技术支持”。并分享一段视频展示一完整的案例,大概三分钟。

关于食物,CI提到一组它的项目逻辑:土壤, 水和健康的海洋。 没有这三个自然的积木,人们就会饿死。今天,有7.95亿人缺少足够的食物。 我们粮食系统的压力只是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弄清楚如何养活这个世界 - 而不是摧毁它。

CI对于问题的定位是“森林的损失80%由农业造成”,“清洁的水源70%由农业使用,30%渔业过度开发或枯竭,13%全球直接排放源由农业造成”。这里主要用来强调,农业带来的对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巨大。

CI警示人们,你曾经吃过的每一餐都来自大自然,你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大自然继续为后代提供食物。该环节主题为“ 我们的共同家园:土地、海洋、食物和水生态系统在中纬度地区的复原能力”,每位发言嘉宾有大概20分钟时间,一共5位,所以讲的内容比较框架化。嘉宾们希望传递的一个信息是:农业很容易受到影响气候变化。因此农业问题需要特殊的气候讨论和缔约方的考虑,应该按照整体行动来处理并始终贯彻“巴黎协定”原则。

关于“农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CAN(气候变化行动网络)也有自己的解读:农业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的基础,是超过30亿人的生计来源。 它是营养与健康的关键,同时也是很多地区一个人“身份”(identity)的基础。 农业既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变化,同时又是造成问题的元凶。在气候变化讨论中,各方因此需要特别考虑从整体上采取行动,应该符合巴黎协定“交叉原则”——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CAN呼吁波恩缔约方会议建立新的科技咨询机构(SBSTA),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粮食安全”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从CAN角度来说,在农业和食物方面的项目策略包括五个方面:1,全面评估气候变化与农业的关系;2,对农业领域的策略进行审视,减缓气候变化;3,为发展提供指导,并与“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方案”链接在一起,确保交叉原则执行;4,解决非二氧化碳的永久性减排问题农业排放; 5,考虑有前途的策略,如

农业生态学,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促进可持续消费。

关于该部分信息量较大。绿大代表稍微做一些延伸。如何理解“交叉责任”,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所谓“共同”,其实质是强调世界上所有政权(国家形式存在)、“国际组织”(联合国等)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及保护环境都有责任,这种责任并不因为国土面积的多少,经济发展程度多少或者能力多少而有所区别。该原则就是以一种“契约”的形式,让人类社会在这点上达成一致。其次“有区别的责任”,考虑到现实状态,非洲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的需要以及客观上各种生存问题的需要,在主动承当的责任上允许有差异。

对于良食大学和其社群来说,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是:“良食大学社群,作为探索中国可持续的食物变革社区和教育平台”,我们是否能够能够做到:1,将项目与气候变化做科学的结合,我的食物对气候变化有怎样的影响,这种评估是否科学;2,我们的项目在战略上,是不是足够完整,达成目标是不是意味着能够减缓气候变化。3,我们的项目,是不是符合“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方案(NDCs)的一部分;4,农业问题,如何兼顾减排问题。这里一个例子是,大量发展农业,代表森林的破坏。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平衡?一味鼓励农业的重要性,反而可能对气候变化带来挑战;5,一些未来的可持续但见效慢)的方式,通过农业生态学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促进可持续消费。

关于CAN(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观点,如果有进一步阅读的需要请点击链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