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江歌之问:情绪不能代替事实

2017-11-13 18:3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2016年11月3日,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遇害。凶手是中国籍男性留学生陈世峰,系江歌室友刘鑫的前男友。案件将于2017年12月在东京开庭审判。目前江歌母亲江秋莲正在四处奔走征集签名,要求判处陈世峰死刑。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刘鑫事发后所作所为的争议又一次发酵。

透过摄像机的镜头,谁都能轻易感受到江秋莲身上的痛苦、愤怒与坚强。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江歌生前与身后,她的母爱是一样无私而动人的。越来越多的人也了解到,江歌是怎样一位上进、乐观、可爱的姑娘。由于凶手的冷血残暴,这个家庭的幸福之路戛然而止。江秋莲被迫走上替女儿寻求正义之旅,她与刘鑫的冲突就发生在这条路上。

近日在媒体的见证和记录下,江秋莲与刘鑫终于见面了。一位是深爱江歌的母亲,一位是江歌生前好友、惨案见证者。两人之间的冲突却早已开始。惨案过后,刘鑫长时间回避江秋莲。江秋莲则公布刘鑫家庭信息,利用舆论逼刘鑫现身。在隔空对话中,双方已积累了许多敌意。这次被视频记录的会面,更是赤裸裸呈现了那起凶案的次生灾害是多么惨烈。

会面没有消弭不信任,经过舆论场的放大,两人之间的那道深渊反而愈加深不可测。舆论也为之撕裂,形形色色的人带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和目的卷入讨论。

大部分网友和江歌母亲站在一起,为刘鑫及其家人的“冷漠”而愤怒,“罪证”包括回避见面、朋友圈“秀幸福”、言语伤人等等。有些人认为,舆论审判是对法律审判的必要补充。某影响力很大的自媒体更是公然称刘鑫为“人渣”、“混蛋”。

毋庸讳言,刘鑫做错了一些事,她在镜头面前亲口承认了。但是目前的信息仍是不充分的,真相仍然在路上。以及,要不要给她留改错空间?

我们还不能低估极端事件的杀伤力。极端事件是对人性的考验,而人性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人在经历巨大创伤之后,往往会有一些违背常理的举动。无论你内心直觉是什么,都不妨为“可能性”多留一点空间。

局外人有自己立场无可厚非,但有些判断似乎不必那么斩钉截铁。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局内人“冷静”“理性”,但我们有义务自己保持冷静理性。这是局外人的局限,也是局外人的职责。局外人理应充当缓冲地带,不必自己急着燃烧起来。

一件事从真相层次到传播层次,难免发生信息的失真、污染与扭曲。当然,警察破案尚且艰难,普通读者可以投入的精力是有限的。问题在于那些关键的传播节点,无论是自媒体还是媒体,无论是大V还是网红,都应该明白“能量越大责任越大”这一常识。恶意裁剪事实,助推戾气,“底线越低,红利越高”,如何都是令人不齿的。这是另一个维度的人性拷问。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