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营造|台湾Artqpie:为老房子注入新想象

Bobo
2017-11-14 16:58
市政厅 >
字号

Argi和他的伙伴们,是四个专门修葺台中的老房子,并用木头、家具将其重新打造成公共空间的青年人。他们先后改建过三家台中旧城区的老房子,试图用另类方法活化老屋。

在台湾,有许多老房子,既有日据时期的老建筑,也有战后的台式长屋,但它们都抵不过拆除,或被改建为咖啡店、餐厅或文创商店的命运。一个社区空间,如果不卖咖啡、做蛋糕、卖商品或倚靠基金与财团支持,也能生存下去吗?

台中的Artqpie不是咖啡店,也不是书店,而是一个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的公共空间。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作者。

为老房子注入新想象

既没有中文名字,也没有明显招牌,穿过台中市中心,走入冷清小区,再摸着门牌号码,终于在高耸入云的新楼盘与陈旧民居中间,找到这所鹤立鸡群,像咖啡店又像古旧书店的小店Artqpie。

“这屋子是钉子户,屋主是位医生,他不懂艺术和摄影,但他认同社会要有多元化,于是把这三、四十年历史的老房子给我们用,去抗衡隔壁的新厦高楼,”Argi说。他不用付租金,但要协助屋主修缮房子,以劳力换取免租,至于水电杂费,则自行负担,“现在台中的租金也愈来愈贵了。”

Artqpie是舒适的阅读空间,不用消费,要坐多久也可以。

他把这破旧的房子,改建为民间营运的阅读空间,人们可免费休息、打发时间,或找本书来读。往Artqpie室内一瞄,一边放满木书架,书籍以打开的方式展示。靠窗的一边修了日式榻榻米与地台,白墙上拼贴着海报和书页。一些文青与阿嬷都在轻轻谈笑或看书,感觉很温暖。

在Argi眼中,这是一个给老街坊和文艺青年有个地方聚脚和读书的空间,是对城市单一生活形态的一种抗衡。

自2009年起,他们先后改建了三家台中旧城区的老房子。每次都为老房子改个名字:2009年那间屋叫“占空间”,2012的那间唤作“本册”,现在这间则名为“Artqpie”。

开放自己的家,成为“借来的图书馆”

Argi如何与老房子结缘,为何要将其改建成公共空间,得由2009年说起。今年30岁的Argi是台中人,本科修读英文系,毕业后再进入研究所修读视觉传播专业。当时想有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来做功课,于是跟亲戚租了一间荒废的老房子来住。

“台中有许多老房子。亲戚那个屋子位于台中一个老区,感觉有点荒凉,而且我自己一个住太大了,要是有人来玩,对工作和写论文的影响也不大。加上我几年前参观过台中一家曾经废置的老房子,屋内有令人惊艳的装潢。如果我也能活化老房子,让废弃的空间得以重生就好了。”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大胆的实验 —— 每晚六点至十点,把屋子开放,欢迎附近居民下班后进来。“大家随便打发时间都可以,我不管你们啦!”

亲戚看见老房子修好了,白天Argi去做兼职,房子没有人,他们也学习Argi,邀请朋友或街坊,到房子坐坐、泡荼,也让越来越多的街坊知道这房子是免费开放给大家使用的。

"占空间"是张宗舜第一次开放老宅的实验,现在已结束了。(图片由Argi提供)

Argi又想到,如何让人停留和感受这座老房子,“我不想他们那么快走,但又不想弄咖啡给他们。当时我正跟朋友写论文,把书都丢在一边,竟发现有人会拿来看,看完留下来跟我们聊天。”

这个偶然,让他想到不如就把老房子化身成一间“借来的图书馆”。“当时我什么都没有,但我是大学研究生,可以到图书馆借书。”于是他跟4个朋友用尽研究生借书的配额,每人借20本书,合共80本书,就放在老房子里供人阅读。

“书借出来,也不用钱。图书馆有很多书没人看,我们就借它们出来,放在老房子,让不看见的被看见。”他们不仅懂得利用自己所有的资源,也善用社会资源。

慢慢地,Argi又想到,可以跟朋友收集不同的生活和旅行相片,然后在老房子办相片展览,“我们又到图书馆借了跟展览相关的书,就凑合成一个专题展览了。”

渐渐地,晚上的展览与借来的书,成为老房子让人驻足的独特风景,不止让区内街坊留下,也吸引区外游人到来,老房子也就命名为“占空间”。他们曾邀请约过130位创作者,发起了39场讲座,也举办了超过20次展览,“但后来越来越多人要来‘占空间’,有时展览参观人数甚至多达80人,成为众所周知的景点,许多人到来参观拍照,开始打扰周边老人家的生活。3年后,我们就搬走了。”

这一次经验,成为Argi将老房子改建为公共空间的起点:“回想起来,当时一些居民跟我说,原本黑暗的街道,因为‘占空间’在晚上亮灯,不关门,有光照在路上,走过的时候感觉安全了。”免费开放屋子,努力营运也没有收入,却让街坊的心灵踏实了。

"本册"是张宗舜第二个经营的公共空间,原本是烂茸茸的旧屋,占领和修缮后变成这样子,如今也不存在了。(图片由Argi提供)

用出版 x 空间,为台中人说话

2012年,Argi和他的三名伙伴,在台中旧区一个停车场后的废宅,改造了第二个空间“本册”,专门开放给人来看展览及装置。团队也做了独立出版物《生活别册》,记录他们在台中“占空间”时期做过的事情,以及“本册”的改建过程。

想到用出版去记录空间经营的故事,是因为Argi很想为台中发声。Argi说,“台中过去一直是一个不太重视文化的地方。台中是台湾离大陆最近的地方,长期以来都是军队驻扎和战事基地。军人只需要打仗,所以台中没有文化的需要。当出现一些有成就的人,都会去台北发展,所以台中人的后代,感觉就是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是台中人Argi对出生地最直白的形容。

“台北好像一个女皇。全台湾或是外人,要了解台湾多是看台北的观点。台中则好像一个路过的城市,一直不被重视。我希望台中人的想法和观点被听见,而表达这些观点,则要有空间。”所以,Arg改建老房子、做独立出版和展览等,就是借艺术和设计,填补台中的文化空缺,也弥补人们对台中人不了解的缺口:“当我看到这座城市需要什么时,就试试做点什么。”

2013年初“本册”结束后,他们有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实体空间,但Argi没有停下来,出版了《森林别册》、《社群别册》等独立杂志,也借用别人的地方举办展览。继续用书本和艺术展品,流动着占领不同空间。

占领,可以是一本书和一间屋

2013年下旬,Argi与伙伴经营了第三个空间——Artqpie。这里既让街坊到来阅读和歇脚,也继续搞展览,同时自费出版了《咱志Let’s Zine》,又帮朋友编写台中地方志《Sun》。他们也开始透过卖书、替人改造空间、编辑刊物、写稿等去支持Artqpie的营运经费,Artqpie也成了文化人到台中的朝圣之地。

这好像是一个成功的社区空间营运例子,但Argi说,不会在一所老房子留得太久,Artqpie这个名字就是取自Occupy(占领)的谐音。

“你要我永远待在同一个地方,太闷啦。”

这可不是冲咖啡的吧台,而是张宗舜在Artqpie的工作间。

2011年美国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触发Argi了解美国社会运动、文化与空间的关系。他发现, 196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政府想帮年轻人找工作,但都失败了,因为年轻人只希望能有做自己事情的空间。所以,他们占用了旧区的空置屋、厂房,办一些不算很正规的美术馆、展览馆。但这些恐惧所展示和呈现的多元化,极大地影响了美国的文化发展。Argi想,台中人也可“占领”民间的地方,在主流文化中,开辟一个独立和多元的文化空间。与此同时,这种“占领”空间的办法,也给城市的废弃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如果有一间旧屋,就一定要拆掉,一定要盖新楼吗?何不通过微小的改造赋予其新的活力呢?

“我能做的可能就是占领一个空间 —— 留住旧房子的生活感,让大家寻找和感受一个城市的历史样貌,因为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在这类房子待过。我们只是想用比较生活化的方式去呈现旧房子,让大家打开眼睛和耳朵,自己去阅读旧房子。而留住旧房子就能把地方的精神传递下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网站一小步:https://littlepost.hk/。实习生罗嘉彧对此文整理做出了贡献。)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