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到2020年重点产业规模超千亿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17-11-14 14:3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透露,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新增长点。基本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培育10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

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介绍了新出台的《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英、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市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裘文进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当前引领性的战略性技术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上海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自身优势,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订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今天正式发布。

《实施意见》制订的总体考虑

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海大数据资源丰富,智慧应用广泛、产业门类齐全,产学研用及人才集聚,这些都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优势。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主要有几方面考虑:

第一,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人工智能既是增长新动力,又体现基础生产力。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看,人工智能是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将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智能无人系统及软件等为重点的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新增长点。上海还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在智能制造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深度应用,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能级优势提升。

第二,加快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人工智能既是科技创新力,又体现社会创造力,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技术变革跨入创新应用的重要窗口期,上海将瞄准这一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部分前沿引领、关键共性、颠覆性技术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硬件、新算法将在各领域细分行业掀起应用热潮,上海将顺应市场趋势和发展需求,重点支持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培育10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

第三,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工智能既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供给力,又体现城市竟争力,上海将着力打造6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60个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应用示范项目;促进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等领域深化应用,局部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意见提出,要建设应用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生态共融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引领、以制度为支撑,大力培育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创业生态,进而优化城市综合环境、提升软实力。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五个部分21条措施。主要内容突出“三个深度融合”。

首先,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经济新增量。

一是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质量效益。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支持企业应用人机协作、数据分析、智能感知等技术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型高效的企业组织和运营方式。

二是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提高能级水平。在金融商贸、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行业,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认知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改善供给体系质量。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已在全国率先起步发展,“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受到市场欢迎;部分三甲医院已经运用智能辅助诊疗、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技术,有效提升了服务能级。

三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优化“一带一区多点联动”的产业布局,打造“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人工智能创新带,建设华泾北杨等人工智能特色小镇。打造“张江港”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打造人工智能科研高地和智能芯片/传感器、智能装备/部件产业化核心基地。支持各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机器人等基础优势,建设一批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示范产业园。

其次,促进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形成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强基础科研创新。加快建设类脑智能科学研究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开展脑智理论、量子计算、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科学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支持人工智能科研专项,夯实原始创新和基础应用创新支撑。

二是建设创新人才高地。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吸引集聚海内外流人才,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人工智能人才高峰建设行动,制定针对领军人才、高端科研人才、创业团队的个性化政策,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和政策保障,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来上海发展。建立人工智能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本市人工智能中长期规划、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咨询。

三是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创新创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助推人工智能企业做大做强。目前上海正在组建人工智能发展联盟,集聚了各领域近300家重点企业、投融资机构及科研院所。下一步,将推动全球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上海建立区域总部、创新中心;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同时,依托各类“双创”基地、众创空间,扩大超算、智能云服务、测试数据集、安全应用认证等公共供给,形成一批人工智能“四新”企业集聚示范区。

最后,打造多元主体深度融合的智能生态圈,形成要素新供给。

一是加快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依托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分类推动重点领域数据开放,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丰富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上海已编制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1.7万多条,有26万个数据项,年底前将启动建设全市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同时,加快编制公共数据开放重点领域清单,推动气象、电力、燃气、通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开放数据资源,支持企业和公众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商业价值,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商业模式创新。

二是创造优良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各级政府部门率先运用人工智能提升业务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支持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应用。加强财政资金聚焦扶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目前上海正在开展第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和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的组织遴选,将选择其中技术先进、引领性强、带动面广的重点项目予以持续性支持。

下一步,市经济信息化委将加快《实施意见》的落地实施,建立组织协调、督促落实机制,会同全市相关部门、推进各区结合优势聚焦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及重点项目,发布配套政策文件,加强各项目标任务的协调推进。

上海人工智能从业人员占全国三分之一

发布会上,陈鸣波谈及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优势时表示,上海虽然没有BAT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但目前在AI人工智能领域的从业人员数量已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并已涌现出近十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上海交大在全球人工智能科研领域的排名也很靠前,这些都为上海抢占全国人工智能发展先机、成为该领域领头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契机。

陈鸣波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上海要发展人工智能,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人才培养是关键。今年年底前,上海将启动建设全市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且正在开展第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和人工智能创新项目的组织遴选,该产业基金的规模目前还没有确定,会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在回答记者关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问题时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医院就诊数据量大的优势,破译神经系统和大脑编码的奥秘;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功能性平台;强调成果应用,引进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要把脑科学作为上海持之以恒的人才培养热点,不受高端人才引进名额的限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来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并且将全球引进的专家与本土培养的人才结合起来,力争让国家2030脑计划、国家人工智能类脑中心南方中心等相关任务落地上海。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英在发布会上透露,在“AI+”时代,上海将会积极培育以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着力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核心基础能力。到2020年,上海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力争达到200亿元。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