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非遗需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但更需要创新设计、走入生活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7-11-19 08:5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展出现场。

11月16日,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展厅内,一场“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展览打破了很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颇具现代设计感的圆环形大竹灯从屋顶错落吊下,编织手艺来自东阳竹编非遗传承人何红兵;礼服裙和高跟鞋上氤氲着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名作《千里江山图》,均由苏州王氏缂丝第六代传人王建江以缂丝手艺织就;晚礼包《阡陌》上银丝纵横交错光华优雅,来自凯里市苗银锻造技艺传承人刘兵最传统的银花丝工艺。

银花丝锻造晚礼包《阡陌》。

非遗的活化一直是非遗保护领域的重要话题。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很多古老的非遗项目被抢救性保护下来。如何让这些非遗重新焕发活力,走入现代生活而不是成为博物馆里的展示品,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

11月16日至17日,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承办的2017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大学召开。“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展正是其中的一部分,18所高校的280余件学员作品集中亮相,其中涉及刺绣、造纸、陶瓷、木雕、玉雕、珐琅、竹编、金工等传统工艺,既有多种工艺的融合,又有不同材料的结合,展现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拓展和应用。

研培计划在全国已经进行了三年,自2015年起,文化部、教育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始实施,旨在为非遗传承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支持,今年共计78所高校参加。截止2017年10月,已举办各类研修、研习、培训320余期,参与学员1.5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4万余人。仅在上海8所高校,就已经培训1200名传承人。

自研培计划实施以来,上海大学总共举办了14期课程,284名传承人参与计划。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介绍,“研培计划”意在搭建平台,一方面让原汁原味的非遗技艺得到展示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让传承人能够与设计师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新作品的设计。

现代设计让非遗技艺展现价值

苗绣作品《锦绣台江》。

展览现场,一幅22米长的苗绣作品《锦绣台江》首先撞入眼帘。48岁的苗绣传承人杨再美集结了苗寨里的近百名绣娘,耗时一个月绣出这幅作品。绣品讲述苗寨的传统生活场景,既有鼓藏节、龙船节、斗牛节等节日,也有苗族女子织布、糍粑祭等生活场景,还有姜央打杀蜈蚣、哥哀鸟、老鼠提亲等民间故事。

““苗族没有文字,都以针代笔,以线代墨,描摹生活史诗。这幅绣品中用了平绣、皱绣、破线绣、扭角绣、锁绣、马尾绣、打籽绣等几十种非遗刺绣针法,展现了100多个苗寨的生活场景和故事。” 《锦绣台江》是杨再美为台江姊妹节20周年所制的绣品,传统气息浓郁,却也是请了设计师精心设计,“这么多的故事和形象,在绣布上怎么安排才美观,是我们把需求和设计师沟通之后设计出来的。”

杨再美从小学苗绣,家中祖祖辈辈都做刺绣,对苗绣感情深厚。她的母亲、奶奶都是苗绣技艺非遗传承人,在当地小有名气。奶奶不会说普通话,杨再美十几岁就作为助手跟着奶奶去贵州民族大学讲苗绣,小小年纪就有了将苗绣发扬光大的雄心。

现代化的生活也在冲击苗寨,年轻一辈出门打工越来越多,老的苗绣针法濒临灭绝甚至已经失传。杨再美咬着牙想办法去抢救,

织锦绣是苗族传统针法,绣品只有正面看得到图案,反面没有任何针脚。杨再美为了恢复这已经失传的绣法研究了三年,头发都白了,最后通过拆解老绣品、用坐标格子纸画图找规律的方式,终于恢复了这一技艺,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是博物馆收藏了一批绣品以后,却没有新的销路。

苗绣非遗传人杨再美在她主绣的作品《锦绣台江》前。

“以什么为载体带动这种技艺呢?我就想找设计师做提升,才会吸引人的眼球。”去年,杨再美在上海大学参加了研培计划,老师问她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杨再美侃侃而谈,“我要学理念,对我国的各大刺绣针法都要有了解;我要找设计师,我们只会针法,需要好的设计理念;要学习帮我搭建平台,让绣娘的东西增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绣娘的手艺才有生命力。”

上海大学研培计划平台为杨再美牵线搭桥了设计师,还引荐了合作企业。在这次的展览上,苗绣靴子、凉鞋和手包都成为展品。“之前绣一朵花才赚5元钱,现在能有100多元。之前为了把苗绣传承下去,是我求着别人去学,现在能带来经济价值,大家都主动来学。”

现在杨再美带着百来个绣娘做代工,订单多到忙不过来。对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她想法很实在,“要心胸宽一点,不要什么都是我的,这样就做不大。现在和设计师和品牌合作,绣娘能提高自己的收入,不用去打工,可以在家看孩子看老人,居家就业,我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研培计划让非遗传人重视设计

让非遗转化成经济价值是最基础的一步。参加研培计划的传承人在学习课程并和设计师切实合作之后,对古老非遗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尝试。

银花丝锻造晚礼包《阡陌》和大竹灯在一个展厅内比邻而居。两位非遗传人刘兵和何红兵不是一期学员,首次在展览上相遇,却因理念相近在展厅内聊得停不下来。

刘兵是2017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研修班学员,这次他与设计师蒋熙跨界合作,在展览上带来银花丝锻造晚礼包《阡陌》。《阡陌》采用贵州苗族最常用的基本银花丝工艺,拉丝捻丝,组成带状,平行交错,编织穿插的手法,大胆抽象地体现类似“时空”、“宇宙”的概念。规则交织的精致花丝带缠绕着做旧的外壳,流露出年代质感。

刘兵在制作《阡陌》。

《阡陌》的制作跨越了银饰、竹编、陶瓷、手工皮艺等多个领域多个品类,传统的竹编技艺似乎也通过另一种材质(银)获得了新的质感和可能。

在和蒋熙的跨界合作中,刘兵主要是用自己的技艺去实现设计师的想法。两人的碰撞之中他也产生了很多自己的设计想法,但还没有机会落实。这次与何红兵相遇,这些火花一下被激发出来了。

何红兵是东阳竹编非遗传承人,是2016竹艺研修班学员,在“编织”这一手艺上,两位传承人跨越了地域和技艺,找到了无限的共同语言。

刘兵一直在思考苗银技艺如何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何红兵的参展作品《大竹灯》给了他新的灵感。

何红兵与荷兰设计师合作的《大竹灯》。

大竹灯采用最为基础的竹篾交织编成甜甜圈式的圆形灯具,巧妙的色彩搭配、简洁的线条和灯光使之成为颇具现代气息的装置。

大竹灯是何红兵在研修班期间和两位荷兰设计师合作的产物。两位荷兰设计师一位擅长新材料研发及产品结构设计,另一位善于灵活运用色彩,为期一月的研修班结束之后,何红兵还和两位设计师微信保持联系,彼此都有意愿继续合作,就把《大竹灯》这个项目做了起来,今年七八月,何红兵邀请两位荷兰设计师到浙江东阳他的工作室,完善了大小竹灯的设计。

《阡陌》的银丝编织方法和大竹灯颇为相似,而苗族传统花丝工艺繁复,并不会这样“直来直去”地编织银丝,竹篾由于延展度的问题,编织方法相对简洁,却迎合了现代审美对于简约的要求。

大竹灯。

两位非遗传人都觉得从对方的技艺中获得了极大启发。刘兵建议与何红兵合作,在大竹灯中加上几条银丝作为编织材料,何红兵也很赞同,“银制品价值更大,在竹编中加上银丝,既能提升产品品质感,也能提升附加价值。”

“希望以后研培班不但举办同一技艺的研修班级,也能把不同技艺的传承人聚集到一起,从别的非遗技艺之中,我们也能获得新的启发。”刘兵说。

非遗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研培计划开展以来,上海大学已经举办了14期课程,共有284名传承人参与计划。而在全国,截止2017年10月,已举办各类研修、研习、培训320余期,参与学员1.5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覆盖传承人群4万余人。

“我们邀请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已经做了一百多种非遗跨界作品。都是传承人制作,请设计师设计,共同完成,包括服饰、工艺产品、公共艺术等门类。”章莉莉介绍,和非遗传人合作的设计师,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产品设计师,还有些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传承人也将非遗技艺传授给上海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学习非遗之后,将之变成短平快的课程走进社区,教学面覆盖一万多人。

《千里江山翠履霓裳》系列作品。

“跨界设计出的作品,年轻人都很喜欢。” 章莉莉说,每年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牵头,将研修班学员与设计师合作完成的跨界作品带到上海设计周上发布,很多人都问能不能买。

PACC的成立,也为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平台,“PACC会去寻找对非遗非常有热情的设计师,现在已经有一群设计师日常合作,参与给传承人的课程以及和传承人的合作设计。”

这个平台也起到沟通传承人和设计师的作用。“很多时候设计师不理解传承人,传承人也不理解设计师。而我们恰恰对两者都十分了解。”三年研培课程,让高校的老师们对非遗传承人和设计师都有深入了解,在他们之间牵线搭桥、促成合作也就成了老师们的日常工作。章莉莉已不记得在传承人和设计师之间做了多少次沟通,才有了设计展上的一件件作品。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不论是“非遗走近现代生活”展,还是举办了三年的研培计划,都是希望非遗能走上一条活态传承的道路。非遗不应成为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走进现代生活,才是非遗长远传承、真正活下来的方式,也是研培计划的题中之义。“非遗需要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但更需要创新,需要设计,需要走入生活。”章莉莉表示。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