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救命药“特事特办”只因“将心比心”

澎湃评论员 西坡
2017-11-21 11:2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李克强总理近日对媒体报道“白血病患儿遭遇廉价国产药短缺,进口药一瓶超千元”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李克强在批示中还说,“白血病患儿缺药将使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将心比心”。

11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2015年前后,巯嘌呤片缺药问题陆续在全国各地出现,2016年底起,上海陆续“断药”。海外代购药不仅价格高昂,真伪难辨、是否会给中国患儿带来身体不耐受等问题,都困扰着中国家长。

最新消息称,浙北药业正积极和浙江省食药监部门沟通,预计本周可以将产品供应给各医药公司和医院。至此,这些家庭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这是一次舆论与行政部门良性互动。李克强批示中“将心比心”四个字的分量最重,只要将民生痛点放在心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救命药短缺是市场局部失灵的表现。一是药物定价低廉,药企嫌成本高、利润低。二是上游原料药企业因经济原因或者药物标准认证等问题,暂停提供原料。解决激励机制问题需要一个过程,疾病却不等人。当务之急是穷尽各种手段,动员相关企业先把救命药生产出来,解患儿家庭的燃眉之急。

因为药品是一种关乎国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所以无论市场化改革进行到何种程度,都有特事特办的空间。“下情上达”渠道的畅通,便是一个关键环节。

当然,治标更要治本。巯嘌呤片不是个案,早在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国内多种有疗效廉价药消失。这两年“廉价药去哪儿了”之问不时出现。牛黄解毒丸、红霉素消炎软膏、鱼精蛋白、西地兰注射液、丝裂霉素等常用的廉价药,都出现过断档或停产。

解决药物短缺要从全国层面统筹,多部门共同协作,已是各方的共识。2017年6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8部门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级联动应对机制以及实行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分类精准施策三项重点任务措施。

药品价格交给市场,在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这样才能平衡需求、激励创新。但是对于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廉价救命药短缺问题,应该果断伸出“行政之手”。整体市场竞争与局部政府干预不冲突。比如,政府可以建立廉价救命药目录,指定若干企业进行生产,加上特定利润之后投放市场。也就是说,对某种廉价药的临时性“特事特办”,可以上升为对一批廉价救命药的常态化“特事特办”。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