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梦·申城美|救助站长李福强:用爱心改变流浪者生活轨迹

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2017-11-27 07:4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流浪乞讨者出现的地方,正是李福强所熟悉的地方。

李福强是上海市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站长,自1994年接触救助工作以来,熬夜巡逻、爬桥洞、钻绿化带……已经成为他的家常便饭,即使如今身为管理者也不例外。

他曾连续三年救助流浪露宿人员大龙,此事经新闻联播报道以后,大龙一家团圆。当了解到王朋因家庭变故,来到上海看完复旦大学和外滩之后准备自杀时,李福强劝导后,救助站的社工几乎每月都与他联系,关注他的成长。

“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未来还需要继续摸索。”作为 60后党员,李福强说,“无论事情做得再多,都只是我们每一个救助工作人员的分内之事而已。”

李福强深夜巡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上海杨浦区救助站提供

帮助流浪三年的小伙回家

在如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上,李福强经历了“角色的转变”。

上世纪末,中国对于外来流浪乞讨人员的处理还只停留在强制收容遣送的阶段,这使得社会谈收容遣送站而色变。

2003年,李福强所在的上海杨浦区收容遣送站正式更名为杨浦区救助管理站,这意味着强制收容遣送转变为人性化救助。

和当时救助管理队伍中的人们一样,面对救助管理工作的变革,李福强感到迷茫,工作不知如何下手。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学习,李福强逐渐转变工作理念和思路,由原来的“强势者”角色转变到“服务者”的角色上来。

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主要为生活无着人员、流浪乞讨露宿街头人员、困境儿童、家庭暴力受害者和突发灾难受灾者。大多为弱势群体,他们多少有着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但很多流浪乞讨人员不愿进站接受救助,觉得在外面流浪比较自由。

流浪露宿人员大龙就不愿意进站接受救助。

三年前,李福强碰到大龙时,他没有身份证,只能靠打零工度日。因自尊心较强,大龙一直不愿住进救助站,李福强尊重了他的意愿,把大龙的情况记在了心上。三年时间里,碰到极端天气,李福强都会想办法劝说大龙进站接受救助,哪怕住几日,吃几顿饭。

今年春节,杨浦救助站帮助大龙的事经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以后,当天晚上,大龙的表妹就打电话到救助站,联系到李福强。原来,大龙出走三年杳无音讯,家里人都以为他已经不在了。经过李福强的努力,大龙的父亲终于与离家三年的儿子重逢。后来,李福强给大龙推荐了一份工作,自食其力。

李福强称,对外来无智力问题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自愿救助”,但碰到一些完全没有生存能力的流浪者,如智力有障碍者、流浪儿童或者流浪老人,还是会劝他们来到救助站。

当寒冬和酷暑来临之际,李福强会反复叮嘱工作人员,在救助巡查车上备足御寒的棉被、大衣、防暑降温的清凉油和水等等。他总说:“救助是为每一位受助者做好服务,即使对象不愿意到站里接受救助,我们送去一份温暖和一丝清凉,也是好的。”

熬夜巡逻,爬桥洞、钻绿化带……一些流浪乞讨人员经常过夜的地方,也是李福强很熟悉的地方,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很平常也很正常,自己的工作就要经常走在一线,哪怕现在已经是一个管理者,一旦离开了一线工作,服务将会变得不扎实,“我连我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需求都不知道,我怎么指导全站员工开展服务工作,怎么提高救助站的服务水平呢”。

对所有寄养家庭进行评估和考察

在救助困境儿童方面,李福强一直身体力行。

2008年,李福强正式担任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后,率先在全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入站对受助人员开展服务。也是这一年,救助站几乎同时接收的两个孩子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这两个孩子都在16岁左右,来自山东的王朋(化名),遭受到比较严重的家庭变故,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是为了看一眼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和外滩,之后准备自杀。

张铭(化名)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浙江人。母亲去世后,才2岁多的张铭,被父亲带往杭州,靠在火车站倒票谋生。16岁时,父亲突然去世,因为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一张帮张铭申请上海户口的申报单,于是张铭就由杭州的救助站送来上海。

经多方走访和沟通,救助站顺利把王朋送回了家,把张铭寄养在浙江的外公外婆家。

事情的结局看似很圆满。然而,两年后,当李福强再次见到两个孩子时,内心受到很大震动。

原来,救助站对接王朋的社工几乎每月与王朋通讯,一直关注他的成长,并在小王考上大学后,继续为其提供帮助,王朋也表示,毕业后会选择社工类的工作,把自己受过的救助,回馈给社会。

而张铭,在被送往外婆家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去往杭州,继续他父亲生前的营生,并未获得很好的成长。

“当时心里感觉特别不是滋味。”李福强说,相似的案例,用常规的手段和用心去做,结果截然不同。救助工作,如果真正用心去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从那时起,李福强下了决心,必须抱着一颗真正的爱心去做救助工作。

李福强一直把困境儿童服务作为全站的重点工作之一。他提出“站内救助”和“站外寄养”的困境儿童救助模式,对所有寄养家庭都要求站内社工进行评估和考察,做到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2011年,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先后成立困境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和应急救灾保护中心,功能逐步向多方位扩展,救助服务更加人性化、本土化和专业化。

“站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

随着救助人员的增多,救助站的救助机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救助困境儿童樑音。朱良城 摄

2011年,救助管理站接收了一个很特殊的女孩樑音(化名),当时只有9岁,父亲死亡,母亲失踪,没有户口,没有家人。李福强心急如焚,带着员工四处奔走,户口还是没着落,只能在街道帮助下找到一家寄养家庭,让她暂时在正常家庭中生活。

通过跟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协调,樑音的小学、初中问题都能暂时解决,可考高中还是需要户口。眼看孩子就要初三了,户口依旧悬而未决,寄养家庭的奶奶又因身体原因无法再照顾樑音。李福强当即决定把孩子接到站里,安排工作人员照顾好樑音的日常起居。

对樑音而言,户口一直是块心病,中考在即没有户口不能考试。“看着她着急的样子,我比她还急。”李福强一次次向街道、公安、法院和有关部门反映,聘请了专业律师共同办理。虽然大多时候都失望而归,但他从未放弃。后来,经多方协调帮助,樑音的户口终于在中考前5个月办下来了。

救助困境儿童樑音。朱良城 摄

得知这一消息后,樑音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李福强也很兴奋,他说:“这里就像自己的第二个家一样,站里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为落实“积极救助”的工作方针,杨浦区救助管理站成立“三合一”联动救助机制,全年不间断在街面上展开巡查救助工作。同时,救助管理站也发动了全区12个街道(镇),308个居委会的救助管理志愿者在各社区内开展巡查排摸救助工作。

日渐完善的救助机制和工作人员的用心付出,带来的是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

去年一年,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0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20人次,占11.94%;老年人205人次,占20.4%。

近5年来,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500人次,困境儿童560人次,收治转介弃婴25人次,举办困境儿童夏令营4次,冬令营3次,救助被家暴妇女7人。救助站工作至今,全区未发生一起流浪乞讨露宿街头人员因灾致死、致伤事件。

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李福强也不忘学习新的政策和理念,他设立“一周一学”、“一季一主题”的学习制度,带领全站职工做好救助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先后获得多个荣誉称号。2017年,李福强完成了救助管理站的“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复审和搬迁工作。

“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未来还需要继续摸索,”李福强说,“无论事情做得再多,都只是我们每一个救助工作人员的分内之事而已。”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