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绍兴羊山石佛寺:古石宕里的水中蓬莱

2017-11-29 2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心匠

"石宕固是人所凿,若使拟凿反不能。天意人工两无意,方能成此孤峰撑。"——徐渭

绍兴自范蠡建城以来,无处不用石。石桥、石城、石销墙、石埠、石板、石塘的高需求催生了采石产业链。所谓石宕,是绍兴方言,指“开采石料、石材的地方”。环城石宕经过千百年的开掘,逐渐从活宕变成死宕,形成了如吼山、曹山、绕门山、羊山、柯山等石宕残迹。古人在废弃石宕的基础上,为亭、为园、为寺、为庙,将其改造成独具越中特色的名胜。

佛寺选址多重自然山水,但对这移山掘地后的残山剩水却也青睐有加。羊山石佛寺和柯山普照寺,即越地最著名的建于石宕中的寺庙。但对残宕因地制宜的利用,对“山水”形与意的把握,以及对石宕寺庙特色最淋漓尽致的发挥,当以羊山石佛寺为胜。

羊山石佛寺,位于今绍兴柯桥区齐贤镇山头村。隋开皇时,越国公杨素筑越州罗城,采羊山石。此地北负钱塘江出海口,离海极近,因而羊山石在石塘技术成熟的明清时代,多被用来筑造海塘。

千年以来,随着羊山石的不断开凿,这里形成一片孤峰残宕。石佛寺就是在这独特的环境上建造起来的。它虽有一般寺庙的庄严肃穆,但由于是在残山剩水上建寺,因而寺庙的园林化成为显著特征。

羊山石佛寺初名灵鹫寺,后改称石佛寺。现存最早的有关石佛寺建寺的记载,当属曾刻于石佛寺崖壁上的明万历甲辰(1604)《羊石山石佛庵碑记》:“吾越羊石山,去府治三十里。隋开皇时,越国公杨素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好事者因山凿石为佛,合以石庵,庵壁有古字,字隋唐间迹也。"民国年间《羊山韩氏宗谱》又载:“里有灵鹫庵,中有石佛,穴石成像,法相庄严,为隋开皇所造。其旁庵舍为五代吴越王钱镠屯兵之所,古迹也。然岁月浸淫,风霜剥蚀,久已栋折榱崩。”

四座孤峰石壁昂立残池之上,石壁有高下之比,有小大之争,有联立,有孤撑,有倚岸而支,有水中独立。石壁收顶有的呈秃状,有的有草木生长,有的斜切,有的直接以自由的曲面结顶。壁脚亦有变化,有裸露有遮藏。石壁间似随意摆布水上,却未必没有画意上的刻意安排。

壁立千仞,斧劈质感 本文图均有 心匠 摄

山水灵境岂可无人迹。在这般石壁,残池之间寺宇高低错落,若隐若显,似有似无。人工精舍倒像石上长出来的,恍若佛门宫阙。通过山水环境的奇绝,来烘托寺庙的摩云接天的意境,是佛寺园林中常见的手法。

古人云:"石刹更兼石山拥,佛殿巧筑似神工。"此句正是对石佛寺绝妙选址的最佳概括。

石佛寺所在地千百年后前后依水,已呈岛状。“石破长天灵鹫飞来下界,筏通小海蓬莱宛在水中央。”这幅山门前的对联道出了石佛寺为岛寺的场地特征,也暗含园林中常见的蓬莱仙岛意向。

寺以石壁为屏,座西朝东,用地十分局促,其东临接水上交通要道。三个方向的河流在寺前交汇,形成十分宽广的湖面,尽显水乡特征。此处湖面在古代很可能是佛事活动的水上场地(绍兴一带寺庙,多有利用水上空间搭临时草台和利用浮动连锁船只,形成临时佛事场地的记载)。寺庙面朝繁忙的交通节点,可使香火鼎盛。而在寺西侧石壁下,却是游赏的残宕湖。一闹一静各得意趣。

这座石头寺庙中的建筑,皆用当地特色羊山石建成。这种石头质地细密如羊毛(羊石山得名的另一个传闻),当地居民常用羊山石作建筑墙裙,俗称石销墙。石佛寺殿宇山墙就地取材,曾以多道石销墙作墙裙,可惜目前已被黄色涂料覆盖整个寺庙。

寺庙的布局较为常见,随着山势呈纵轴递进式,但在功能上从南至北是庙、寺、庵的分列和杂糅。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石佛寺记》载“统以石佛寺名”。主轴线上,前后列有三进,分别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城隍殿。主轴南侧,为二进一开间的城隍庙附属建筑。主轴北侧目前尚有一处合院,为石佛庵旧址。在轴线功能的布置上,比较特殊的是隋代大佛所在的佛窟殿,但却不在寺的主轴上,而在主轴北侧,临贴城隍殿。这样看来,庙和寺的轴线都并非是严格的直线,而是折线式的。这种基于地形的非常规处理,也给寺庙脱离程式化的布置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比如,城隍殿挤在城隍峰和灵鹫峰两座石壁之间,而佛殿更是在没有更多场地的情况下,凿出了石壁中洞穴式的空间。看似山穷水尽的设计,却随着石壁的凿空得到化解。寺南侧,原有接待文人墨客倒访的茶室空间,近年来已改建为斋堂。

石佛寺的游赏可分为远看、近观、身临其境和登高望远四个阶段。

远看看势。五座石壁拥立水中,石壁之气势俨然如宋画。此番景象,倒令人感到马远残山剩水的几分意趣。峭拔坚韧,与太湖石相比更显得阳刚古拙。寺宇藏山,若隐若现,影影绰绰。峰峦之间,石壁水迹畔,屋舍高下点缀。从远处看,水中佛寺最为动人。

石佛寺的石壁有斧劈凿刻的质感,不过这种雄浑古拙却要在不断切近中才能体会。环湖而行,山意嶙峋,石壁隐在石壁之后。石壁间岛屿精巧,潭影澄碧,天光云影。岛寺的特点决定了寺之入口需跨桥过水。两座石桥分别自南北连接至寺前广场上。特别是南侧桥,它是一座从岩壁中凿出来的石宕桥,做减法才能得到,这与北部做加法的桥有很大区别。它完整地与石壁及整个羊山残体连在一起,正如马远《踏歌行》中斧劈石桥的再现。

过桥,路径偏折,引至主轴上,寺之面貌终于完整呈现。此处建筑密集,香火鼎盛,与背面石壁丛形成鲜明的形式空间反差。遥望与近观只是石壁佛寺作为水中"大盆景"的外部形象。但更为动人处,还在于亲自进入这佛寺洞府之中去探一探。

最有特色的是主轴上的建筑空间,它是石与木的交相辉映。第一第二进以木构为主,无论庭院还是室内皆铺以粗犷条石。室内拜佛处条石铺地转为内外两圈方形块砌,铺装的变化蕴含了空间功能的变化。大雄宝殿前有小方池,入殿需跨莲花桥。方池虽小,却隐隐有灵,在石铺庭院中带来了柔软和变化。桥殿的结合十分特殊,可惜的是目前桥面过大,几乎盖住了整个池面。笔者蹊跷殿型制之特殊,于是低头观察桥下水面,赫然发现下面另有石拱桥,几乎贴水,桥上有"莲花桥"字样。桥梁代叠,竟还能看到原初之物,极为难得。

越过大雄宝殿之后,庭院忽然收窄为狭缝天井,面前一堵石壁引导人向左。石的主题更加明确。此处天井到城隍殿前平台之间的区域,虽只是作为调节高差的过渡空间,但却成为寺中空间最为幽绝处。南侧城隍峰石壁上,明清两代文士在此间留下了满壁摩崖石刻。

石佛寺摩崖题刻

城隍殿内通体石柱,承托木梁。整个殿内城隍菩萨中置,围绕它形成环形动线。靠西侧墙壁,设90厘米高的石佛龛,龛中置各类菩萨塑像。两侧山墙石壁,直接裸露于室内,有洞穴上覆屋之感。城隍殿三面石墙封闭,仅东侧开放。临空外窗,地面翻起40厘米高的坐槛,坐槛观窗外可谓层云荡胸。这里的佛龛,坐槛与地面山石和侧面石壁是一个整体。

城隍殿一侧的石燎炉也颇有特色。燎炉从下往上分成四个层次,分别为须弥座、屋身、斗拱层和屋顶。屋顶与屋身之间,以斗拱抬起,斗拱间拉开缝隙,既利于燎炉排烟气,又使屋顶有凌空飘逸的形式美感。须弥座束腰和屋身部位有浮雕,整体装饰简练,斗拱简素且有承重功能,与宁绍一带现存的明代木构建筑有相似之处,颇有明代建筑遗风。

城隍殿石燎炉呈明代遗意

与城隍殿毗邻的,是石佛寺中最富盛名的凿于灵鹫峰的隋代佛窟石像。石像下施莲花座,全在一整石中雕凿而来,整个窟为弥勒大佛石造像所充盈。窟不算大,像不算高,然窟内空间狭小,需以60度仰角仰望佛像,因此从观感来说,佛像的视觉尺度比实际的8米要高大许多 。佛窟面东一侧,开有2.8米高、1.9米宽的石拱门洞,而在与佛祖视线同高的位置,又开石一处,有小洞口。券门上施“云门”二字,两侧有石刻楹联 “片石偶留幻出庄严色相,三生始藏浪传开凿神奇。”

隋代弥勒石佛

最为独特的是,券门外石壁上,凌空外挂出一方1.8米长,1米宽的石挑台,挑台离宕池约10米。挑台施空栏板与望柱,望柱柱头已略风化,却古意盎然。石壁的厚重与石台的轻盈形成强烈的对比。挑台下方一株枫番树从石壁间斜生出来,更增添了几分奇绝。这一挑台空间与城隍殿前的平台存在着对望关系。城隍殿前平台北侧专设石方框,框出挑台与石壁结合的形象,它即是路径的引导也是石壁内有石窟空间的暗示。园林的趣味性在这里十分浓烈。

羊山残池别有特色,池床、池壁、池岛、池山在地下相连。斧劈肌岸,虽无一般园林水池有精细的剖面变化,却由于是在大山石中凿空,浑然一体,别有苍古之意。石佛寺周边池皆属于此类残池。寺前放生池即是残池与人工池岸相互结合的产物,可惜近来水中做喷泉,反失去了原池静谧的味道。

越中名胜石佛寺全景

如果说,对佛窟的游赏是石佛寺空间序列中最高潮的话,那么凭栏远眺则是一个余味无穷的尾声。空间并没有在佛窟中完结,而是融化于天地万物间。整个游寺的过程,可以用万历年间刻于石壁上的赵完的诗来概括: “三月相邀探上方,转迤林麓路茫茫。且看春在山如锦,莫问年深石似羊。绝壁高攀瞻法像,小桥斜渡到云房。池边更爱源头水,可待僧来一洗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