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曾静萍:有梨园戏这个剧种在,中国戏曲的历史就会长一点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7-11-28 11:31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多年来一直偏居闽南的梨园戏,这几年正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剧种影响力。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梨园戏因为其“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文化价值而被认知。

虽然有着方言障碍、地域局限等很多问题,但这几年,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的带领下,这个唯一传承着800年历史梨园戏的剧团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道路,引发了整个戏剧界和文化界的关注,也让很多年轻观众开始追捧梨园戏。不仅让剧种走出了泉州和闽南,也征服了很多国外艺术家和观众。

在此次上海演出前夕,曾静萍和澎湃新闻记者聊起了一些她对剧种、对文化的一些感悟。

曾静萍

关于巡演,关于传播传承

澎湃新闻:怎么会想到这一次带着梨园戏的两部作品全国巡演?

曾静萍:这几年梨园戏出现了一些现象,比如有观众会打飞的去泉州看戏。但我还是想看看,真正能够走进剧场,能买票的观众有多少。这对于我们剧种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加上正好有演出公司愿意做这件事,我们就商演试试看。

澎湃新闻:那走了一圈是什么感想?

曾静萍:感想是,以前还是出去演的太少,以后应该再多去一些城市演出,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这个剧种。

尤其是这一次我们自己联系了金华演出,在金华婺剧院的大剧场我们卖掉了七八十张票,然后剧场方面说,这在外来剧种已经是很不错的了。金华这个城市基本上从来没有人听说过梨园戏。

他们观众看的戏很多,但可能他们听了很多打击乐为主的戏曲。我们那天演《御碑亭》,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剧场的开场会是这么乱的,台下一直有响声,但演着演着,我发现剧场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观众都开始进入到作品里。

其实一开始我是很担心底下不接受我的表演,我就很着急,就开始很使劲。但后来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又回到了原有的状态。最后我发现只要你在舞台上是真诚的,观众就能接收到你。这也是剧场的魅力,大家可以在不同的空间感受不同的东西。

《御碑亭》剧照

澎湃新闻:是不是还是在做很多传播工作,巡演同时也做了讲座和分享会?

曾静萍: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泉州的中小学做讲座。这次在北大演出前也做了分享会,当时在蓬蒿剧场,其中80%的观众从来没有看过梨园戏,听完我们的分享会就去买票了。

其实我们梨园戏是那种很接地气的艺术,有很多俏皮的东西。我们可以在茶馆酒楼里面分享,所以一遇到特别安静氛围的交流会,我反而不适应。我们是火锅,并不是寿司那样的东西。它是和观众掏心掏肺交流的剧种,不带任何的面具和矫饰。

澎湃新闻:这几年你们一直和欧洲艺术机构有合作,尤其前年在巴黎连演了一个月场场爆满,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曾静萍:我们和法国那个艺术基金有5年的合作计划,每年内容不一样。前年是我们去演出了一个月,去年是他们过来,带来了法国艺术家改编的《董生与李氏》和《节妇吟》。而明年是我们的小乐队和他们的交响乐队进行一次合作,会有一个全新形式的《大闷》。

《御碑亭》剧照

澎湃新闻:那梨园戏在欧洲是不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曾静萍:影响究竟怎样不知道。反正我希望这个过程不要断掉。我觉得真正的影响力是十年以后。这就像我们和上海的关系,我们2010年开始,基本每隔一两年来一次,这样观众才不会忘记我们。而真正的观众的巩固要十年以后。

真正喜欢这个剧种的人会陪着这个剧种走10年,能够看这个剧种看到老。不是说喜欢某一个演员,喜欢我,而是真正喜欢这个剧种,这才是真正的影响力,也是真正的梨园戏观众。

所以我一直想着,要把所有梨园戏的年轻演员整合在一起,明年元宵再搞一个演出季,或者带到上海来。后年也有可能会再策划一次七个晚上的《陈三五娘》。那这样的话,观众以后既记得曾静萍,又能记得曾静萍以后的那些人。

其实我们很多剧种已经能看见那些危机。我觉得演员一定要让位,一定要提供给年轻人舞台和机会。替换着演,其实是对演员最好的传承。

关于观众,关于剧种自信

澎湃新闻:现在梨园戏的受众是不是和以前的观众不太一样,观众趣味也会不一样。那梨园戏在这样的变化面前怎么选择?是保留原来的特色,还是去适应新观众的趣味?

曾静萍:你要用宽一点的角度去看这个剧种。我们有《董生与李氏》、《节妇吟》这样的戏,有《陈三五娘》,还有《朱买臣》,这个戏就只要丢在闽南的菜市场,都不用化妆,就会有卖鱼卖肉的老百姓过来看,而且看得特别开心。所以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来看,我们一个演出季可能有三个礼拜,观众可以自己来选择。

喜欢一字不改、很缓慢节奏的传统梨园戏观众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观众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看戏,他们喜欢删掉所有枝蔓的改编版本。但我觉得千万不要因为哪一群人喜欢而去做这个。我们要对一个剧种有全方位的、开放的、正常的心态,总之,局限了不好。

澎湃新闻:梨园戏这两年的戏始终还是很有自己的风格,看上去和整个戏曲界创作的主流方式似乎也很不同,有自己的一条道路,走这种道路会不会面临什么压力?

曾静萍:没有压力。和你说一个细节,当年卢昂导演来我们这里排《董生与李氏》,这也是我们梨园戏历史上第一次请外面的导演。当时他第一次做导演报告,我们整个剧团的人,包括我们的厨师都去听,就怕他把我们的梨园戏改了,改得不成样子。卢昂老师那才叫压力。

但是因为卢昂老师在我上戏进修那一年和我有过一年接触,他特别尊重我们梨园戏的传统,他非常理解我们,也没有强制我们改变。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这个剧种有一种很强烈的自信,它有了自信才会产生自觉。所以我们都不慌不忙。排练创作的时候,都不用导演说,随便一个灯光和景感觉不对了,所有人就都会自觉说,这个东西不行啊,太难看了啊,它不像梨园戏啊。

这个东西是长期培养的、潜移默化,熏陶出来的。

《朱买臣》剧照

澎湃新闻:但这种自信的东西好像在你们剧种显得特别强烈。

曾静萍:可能因为是这群人吧。我们这群人有一种灵魂。很多传统戏的灵魂,很多会演传统戏的人的灵魂。这两个灵魂在,就会一直带着这个剧团往前走,包括我们学戏的孩子们,还有乐队、服装,都会有一种对传统的这种艺术自觉。

澎湃新闻:前面说到特别不喜欢剧种被端着,被架起来那种状态,会不会害怕梨园戏被贴上标签,比如“800年的活化石”?

曾静萍:标签也好,定位也罢,所有这些都是别人给予的。就算别人把标签给你了,你没有也是假的。你要是有这些东西,没有标签也无所谓。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从事梨园戏的人,和泉州的水、土、空气和人文之间的关系。泉州离不开梨园戏,梨园戏离不开泉州。这个比梨园戏的标签重要一百倍。

梨园戏的人为什么会很慵懒,很不慌不忙。他也不是故意不张扬,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从事的这个剧种拥有的东西很多,我们只是知道其中一点点,还在摸索中。所以有什么可以张扬,又有什么可以着急的呢。

《朱买臣》剧照

梨园戏在没走出来之前,它活得好好的。它走出来之后,它还是要回到泉州去。一个剧种和人一样,都是需要慢慢循环和调整。

其实历史上的梨园戏和很多地方剧种一样,也有过好几个阶段,生存状态也是随着历史社会不断变化。兴旺的时候它在厅堂里唱,没落的时候也会去田间地头,所以它会有“上路”、“下南”、“小梨园”三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分支,有这么丰厚的积淀。其实在我们所知的这几十年就已经起起落落好多次,更何况它有800年的历史。

不管怎样,我就希望这个剧种不要断,要让下一代一直学习巩固下去。这个剧种在,中国戏曲的历史才会长。这个剧种不存在,中国戏曲的历史会短了两三百年。想是这么想,但我能做的有限,我只能一个演员一个演员地让他爱梨园戏,然后留下来。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