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那边”的蒙古、越南与塞尔维亚艺术汇聚“一带一路”联展

实习生 乔梦婷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7-12-01 09:2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从昨天开始,到上海中华艺术宫,可以难得地一次性观赏来自蒙古、塞尔维亚、越南等国家的代表性艺术家作品了。

11月30日,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同行——2017‘一带一路’国际艺术联合展”正式拉开帷幕,展览以联展的形式汇聚蒙古、塞尔维亚、越南、澳大利亚四国艺术作品。其中,蒙古、越南等国家难得在上海露面的艺术以其鲜明的地域性与当代视角颇引人关注。

开幕前夕,中华艺术宫举行了研讨会,围绕“一带一路与都市游牧”的主题对本次国际联展涉及的其中三个大型展览进行了一些探讨。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中华艺术宫今后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艺术展,因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趋势日趋明确的地球村,城市化、互联化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在寻找生活的新的可能。”

“天的那边”蒙古艺术展览现场

“同行——2017‘一带一路’国际艺术联合展”包括四大展项:“‘美滋润心·美丽双城记’之‘美丽西澳’中澳摄影联展”(已于11月13日开展)、“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航行:塞尔维亚当代艺术之旅”及“漆缘:沪藏越南当代绘画作品展”。通过四场展览联系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以共通心灵语言的对话。

《你的房间(Your Room)》,塞尔维亚展作品

都市游牧精神的启示和古老文明的新能量

《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是一个向中国展示蒙古当代艺术的特别项目。“天的那边”策展人顾振清对“澎湃新闻”表示,“蒙古艺术家和他们的蒙古文明一样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他们可以包容多种宗教文化,他们的艺术创作既受到汉文化水墨文化的影响,也同样接收西藏唐卡艺术、俄罗斯油画、中亚波斯细密画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艺术没有禁区,思想非常解放。也正是由于他们包容性和百无禁忌的一种胸怀,造就了蒙古艺术在近三年出现的一个爆发性增长。”

《Mashine battle机械战斗》,布面丙烯,蒙古展作品

作为中国的近邻,蒙古是中国通往欧亚大陆其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历史上的蒙古,不仅构成了12 世纪以来游牧文明的世界性影响,而且与中国共享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着丝绸之路的兴衰。中国的农耕文明、蒙古的游牧文明,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当今蒙古的游牧文明在现代性社会的发展及首都乌兰巴托迅猛的城市化发展景观中,呈现出独特的意味,这种意味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同样可见一斑。

《Balance平衡》,布面混合媒介,蒙古展作品

策展人顾振清介绍到,如今蒙古的大部分艺术家都生活在乌兰巴托,也是蒙古唯一的一个大城市。走出乌兰巴托,便全是小城镇,也可以说走出乌兰巴托,就是茫茫的草原。蒙古国有600多万人口,300多万生活在乌兰巴托,还有300多万延续了他们传统的游牧的方式。那么在城市中的300多万人怎么办?他们有一种都市游牧的精神。蒙古人没有故乡这个概念,因为故乡和乡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蒙古人只要走出他的城市,到处都是原乡,整个草原、整个天地都是他们的家乡,这不同于我们的故乡和乡愁这样的概念。

《Love爱》,布面油画,蒙古展作品

游牧文明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关于原乡的概念和逐草而居的生活态度,都是对中华文明及亚洲文明的特别贡献。“我发现蒙古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他们的诉求一方面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但他们在追逐发展的同时,也十分关注城市发展和自热环境的关系,他们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顾振清在研讨会上讲到,“本次展览的主题‘天的那边’,强调的是人,及人的能动性。如果我们在全球现代社会的都市发展中,多汲取一些蒙古人的精神文明贡献,我们也就会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

策展人顾振清在研讨会上还分享了他在近二十年的策展生涯里有关自我身份的一个感受,其间他参与了不少欧洲国家的策展项目,但在工作当中却发现自己的身份不断“消失”,仿佛一个失去自我的过程。而在一些亚洲国家的策展工作中,包括一些中国、蒙古、以色列、土耳其等的这些展览,反而使他越来越找到自我,愈发感受到古老文明也可以给予当代艺术一种新的力量。越南展的策展人郭建超也提到:“借由本次展览希望引出的探讨,是关于如何从古老而传统的手工艺审美观念中,来思考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何智孝,《绿色原野上的奶牛》,越南展作品

历史文化的承载与社会命题的哲思

“一带一路”是一种新的全球观,不再是历史上以欧美为中心的全球观;“都市游牧”也是一个新的未来全球的发展观,其本质诉求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本次展览既包含了这两个概念的彼此呼应,同样也深刻叩响着历史和社会的种种议题。

“我们看到的国际当代艺术,其实更是一种经济体系,它更是一种市场状态。如果我们从塞尔维亚的角度去看欧洲的话,我们会看到欧洲不同的角色。就是在这个地区的多元历史的基础上,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欧洲本身的多元性。所以当我们提到西亚为中心这样的概念时,其实他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越南展的策展人、原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在研讨会上说。

《裂缝(Crack)》,塞尔维亚展作品

冷战结束后,柏林墙倒塌,东欧艺术成为全球艺术空间的一部分。然而,通往上述地理空间的艺术和艺术家的认可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由于世界的地缘政治形象和屈尊俯就的制度,以及明确界定的文化和艺术生产的权力中心,以塞尔维亚为代表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家们被迫在成功之路上不断前进,在某种隐喻的阐释中,逐渐将流动或迁移视为欧洲或世界艺术界的肯定原则。今天,塞尔维亚已经在进入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上,但仍然徘徊在其外围,这是其艺术界呈分散状态的一个典型实例,因为大量艺术家们选择在他们的祖国边界之外开拓成名与成功之路。《航行:塞尔维亚当代艺术之旅》展同样承载了这些历史变迁,隐喻着当下全球社会的共同命题。

《盘古(La Pangea)》,塞尔维亚展作品

塞尔维亚展作

塞尔维亚策展人玛丽佳娜·克拉利克(Marijana Kolarić)在采访中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说:“这是我们首次向中国观众介绍参展的当代塞尔维亚和国际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也是当代塞尔维亚比较重要和新锐的。整个展览的概念是通过使用不同媒介的作品,表达一些互通关联的主题,所有的作品都在阐释当今全球社会一些普遍性的现象,比如发达资本主义、消费主义文化、身份认同、对自然和当代游牧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畅想等等。这些主题是不论在哪个国家都需要面临和思考的世界性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航行:塞尔维亚当代艺术之旅’的主题,希望所有的观众能踏上一个视觉和灵魂的旅程,来和我们一起审视艺术中阐释的社会现象。”

《无题1 (Untitiled 1)》,塞尔维亚展作品

近三十年来,蒙古艺术家也同样面临着一个开放式的国际艺术语境,他们也在不断探讨自身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方法,不断尝试观念的改变和艺术语言的创新。《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展也同样力求为观众展现这一方面,试图挖掘、呈现蒙古当代艺术家在自身特殊历史、地理、文化条件下的创作体验和创新精神,提示他们在各自传统文脉上的当代性转换和创造性推进,也是彰显蒙古艺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又一个重要维度和模式。

阮忠,《甜美芒果》,布面油画,越南展作品
胡友首,《无题》,越南展作品

本次《漆缘:沪藏越南当代绘画作品展》均来自上海收藏家收藏的越南艺术品,知名老艺术家阮忠的作品尤其引人瞩目,并有着鲜明的东方民族风格,胡友首的作品则呈现了一种诗意的迷惘。展览也呈现了比较年轻的如越南艺术家菲菲颖的作品,她通过对“漆”这个媒介的探索延伸,超越媒介本身的概念,去探讨漆文化所蕴含的传统媒介对越南文化的意义,以及创作过程对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在她的作品中,漆不再只是一种媒介,同样也赋予着自身含有的文学意味。

弗朗西斯·安德里奇 ,《日落海滩之桥塔》,西澳展作品

在展览前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蒙古与塞尔维亚等国家的艺术家与策展人就“一带一路”与各自国家的艺术探索进行了讨论。

郭建超认为,这样的展览有助于更多艺术话题的讨论,交流与启发意义都很大;上海当代艺术馆副馆长孙文倩认为,这次展览作品的当代视角,对上海当代艺术界颇有启发;上海油雕院学术部主任江梅则就其中的作品具体谈了观感;“澎湃新闻·艺术版”主编顾村言认为,无论是蒙古还是越南的作品,虽然不少是当代性的呈现,但其实一对比就可以看得见一种鲜明的文化基因,这尤其难得,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是跟风,需要自觉地寻找自身的文化根脉的,也需要更多的交流。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中华艺术宫的这些“一带一路”国际联展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将进行纵深化策展,“一带一路”计划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崇“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文化共生、文化互补的国际经验,不但有助于提升大小不一的国家之间平等的观念,更有利于推进基于公平、正义规则和相互协商机制的多边主义合作。中华艺术宫此次开启的国际联展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与蒙古、塞尔维亚、越南及澳大利亚以合作与发展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不同国度间文化底蕴的交流和包容共生。

据悉,本次展览延续到2018年3月31日。

展览研讨会现场       中华艺术宫 图  

延伸阅读:

天的那边

顾振清

“天的那边”,意味着蒙古不仅有蓝天和草原,更有天地之间遍 地风流的人间。

中国和蒙古为近邻。地理上的蒙古,是中国通往欧亚大陆其他文 明的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历史上的蒙古,不仅构成了 12 世纪以来游牧文明的世界性影响,而且与中国共享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见证着丝 绸之路的兴衰。中国的农耕文明、蒙古的游牧文明,都拥有源远流长 的文化传统。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全球化的格局,世界上许多传统文 明的文化基因、文化根性不断被重新激活,成为全球知识生产前提下一种文化再生、文化更新的内驱力。中国近年来所倡议的“一带一路”计划,既赋予了中国与蒙古双边文化艺术交流新的时代内涵,又是发 展中国家在和平相处基础上谋取合作与发展共赢的良好契机。“一带一路”计划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崇“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文化共生、文化互补的国际经验,不但有助于提升大小不一的国家之间平等的观念,更有利于推进基于公平、正义规则和相互协商机制的多边主义合作。这种建构性的努力将搭起一座文化桥梁,有助于提升中蒙两 国以合作与发展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而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与蒙古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互鉴,将开启一种全球化条件下的“新丝绸之路”模式,这种模式将重新界定世界文明的中心和边缘,不断消解既有的欧美中心主义的权力话语、思维惯性和衍生价值。这样的国际交流与文化互鉴,不仅立足于构筑国际合作的文化平台和网络,推动中蒙两国当代文化的主体性建设;而且诉求于生产新的艺术思想、输出新的游戏规则、强化新的知识储量,探求全球当代艺术差异性的经验积累和多样化的发展途径。

《Immunity免疫》,石材胶,蒙古展作品

由此,在中国与蒙古两国艺术圈之间建构一种新的、更为通畅的艺术航线,变得必要而可行。也是由此,一个着眼于文化互鉴、强调艺术经验共享模式的《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展应运而生。

蒙古现代性社会的不断成长与乌拉巴托迅猛的城市化发展的景观,早已在游牧文明之外构成蒙古艺术家新的人生际遇和生存现实。 近三十年来,蒙古艺术家面对一个开放式的国际艺术语境,不断探讨了自身艺术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方法,也不断尝试了观念的改变和艺术语言的创新。因而,《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展力求展现蒙古当代艺术家在自身特殊历史、地理、文化条件下的创作体验和创新精神,提示他们在各自传统文脉上的当代性转换和创造性推进,彰显蒙古艺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又一个重要维度和模式。《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展,是一种彰显亚洲文明复兴之企图心的 新展览,体现了蒙古艺术家使用现代性材料、媒介、方法对传统文明和精神所进行的身体感悟和文化反思。蒙古艺术家在借鉴、融汇世界 各种不同文明的基础上,更加关心蒙古草原绵延数千年游牧文化精神 的再生和发扬。无论“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精神营养,还是“四 海一家”、“多元主义”的现代理念,艺术家都以自身的体验方式接入 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地气”,提示自身的文化基因、文化传承的动力模型,探求实现传统文化范式的当代转换的可能性。《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展通过卓有成就艺术家和年轻艺术精英的作品整体呈现,呈现蒙古当代艺术充满活力的全新风貌。面对现代社会的各 种当下问题,蒙古当代艺术家们秉持了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回应方式在作品中,他们以现实关怀连接人类与环境、人类与未来等问题的终极关怀,形式各异,精彩纷呈。无疑,他们的作品重新架构了一种文化蒙古当代性的在地视野和观看方式。(顾振清/文)

展览信息:

《天的那边:当今时代的蒙古艺术》是一个向中国展示蒙古当代艺术的特别项目。展览有27 位蒙古艺术家参展。通过蒙古艺术家的平行视角,来呈现同时代的蒙古人在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下真实的生存状态,同时表述同时代的艺术家深具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跨文化视觉经验。

《航行:塞尔维亚当代艺术之旅》选择了9位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的知名塞尔维亚艺术家,通过收集内容和媒介各异的印刷品、绘画、雕塑、实物和复杂的空间装置,来综合呈现当代塞尔维亚艺术,作品背后的伦理、美学和符号学也各有精彩。展览本身贯穿着有关时代的种种暗喻,从展览的名称“航行”中也可领略一二,航行,即意味着移动和流离失所。

《你的房间(Your Room)》,塞尔维亚展作品

《漆缘:沪藏越南当代绘画作品展》共展出17位艺术家的35件作品,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作品都源于中国本土对于越南艺术品的收藏,最早的作品创于1940年,是作为漆画艺术代表作品登场的是阮嘉智(1908-1993)的一件大型六联漆画屏风,作品描绘了典型越南村庄田园诗般的景象:有人在忙碌工作,有人在享受闲暇时光,动物在茂密的树林中游荡,还有竹子和香蕉树错落其间,其所呈现的抛光漆的典型红色和黑色光泽极具特色。

阮青平,《蓝色奥黛》,越南展作品

《“美滋润心·美丽双城记”中澳摄影联展》以双城不同视角的经典作品呈现了西澳大利亚的自然人文,同时又构建起双城文化艺术交流的崭新平台。参加本次展览的摄影师有:上海的“慈善之星”余慧文,西澳大利亚洲的知名摄影师弗朗西斯·安德里奇、塔尼亚·马尔金和休·布朗。

余慧文,《座头鲸鱚舞》,西澳展作品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