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环保促转型丨遭遇天价环保罚单,肇庆一企业败诉整改两年逆袭

马喜生/南方日报
2017-11-30 22:00
绿政公署 >
字号

金海源新购置的布袋除尘器能变废气为宝。  南方日报 图

拿到225万元环保罚单时,肇庆市金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源”)总经理陈照华陷入茫然。打了一天电话后,他和公司股东李广大决定对行政处罚决定书提出申诉,如果申诉不成功就打官司。

这是2015年广东省备受关注的环保案件之一,肇庆市环保局和肇庆市政府两次被推上被告席,案件历时一年多,创下两项年度纪录:新《环保法》实施当年的全省最大的一笔环保罚单,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全省首次地级市政府负责人对环保案件出庭应诉。2016年底,金海源二审败诉,随后投入300万元更新环保设备。肇庆市环保局局长陈金銮认为,这起案件向外界传递了肇庆彻底整改长期积累的环保问题的决心。

而令人欣喜的是,金海源并没有在“天价”罚款中倒下,经过环保治理重新出发,不但扭亏为盈,还拿到了长期订单,成为环保重压下企业逆袭的样本。

罚款相当于两年利润

11月的肇庆,经历了长达一周的阴雨天气,走进高要区金渡工业园里的金海源公司,生产车间漂浮着淡淡的腥味。这家公司成立于2011年,生产原料是屠宰厂的猪血,经过分离、喷雾干燥处理、灭菌后,形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这是动物养殖饲料中不可或缺的蛋白原料。

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晚,肇庆市环保局抽查了数十家企业,采样检测显示,金海源的热火炉废气排放超标2.95倍。取证后第二天,肇庆市环保局送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责令其即日起停止超标排放,30天内实行整改,若拒不改正的按《环保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从6月8日起对超标行为按日连续计罚。

2015年7月7日,肇庆市环保局对金海源进行复查,废气排放依然超标0.43倍。接下来的8月、9月间,肇庆市环保局经过三次集体审议,决定对金海源启动按日连续计罚。

2015年9月21日,肇庆市环保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实施按日连续处罚30天,每日计罚7.5万元,共罚款225万元。

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后,当年度广东省最大的一笔按日计罚罚单。“金海源有整改意愿,但还是没有重视。”肇庆市环保局局长陈金銮这样评价。

金海源注册资金100万元,225万元罚款相当于两年利润,陈照华向环保局求情,表达了对环保罚款将导致企业破产的担忧。

但是,肇庆市环保局坚持一罚到底。“环保部门当时为什么‘咬住’这家企业不放?”笔者问道。陈金銮说,因为罚款额度最高的缘故,很多人只知道肇庆环保局处罚了金海源,不清楚在此之前还处罚过一家世界500强企业。3年来,肇庆开出上千张环保罚单、关停266家污染企业。

2013年-2014年,肇庆空气质量多次全省排名靠后甚至垫底,绿水青山蒙羞。从2015年开始,肇庆决心向污染宣战。

两场官司把气理顺了

从被处“天价”环保罚单开始,金海源打了长达一年的官司。

“诉讼期间前半年,我夜里经常睡不着觉,感觉又挫败又别扭。”陈照华说起打官司的事难掩激动,“当时公司账面流动资金20多万元,可以说辛苦几年却换来命悬一线”。

别扭的是金海源被人忽悠了。在30天整改期间,他请了一家环保设备公司安装麻石脱尘器,对方夸下海口称“整改过上百家企业,百分之百通过复查”,没想到还是搞砸了。

为了企业生存,陈照华优先考虑通过打官司减少处罚金额。

在要求撤销行政处罚的申请被驳回后,金海源向法院提出诉讼,将肇庆市环保局和肇庆市人民政府推上被告席位。

一审辩护焦点集中在金海源“是否拒不改正”和每日罚款7.5万元标准是否过高。金海源认为,2015年7月初安排了除尘设备后,主动请环保局前来检测,说明自己绝非拒不改正;此外,金海源无法预期225万元巨额罚款,否则宁愿停产一年半载。

肇庆市环保局认为,下达责令改正书后,一个月后复查仍发现排放超标,因此符合“拒不改正”认定;参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试行)》中的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2倍以上的,处5万元以上8万元以下罚款,金海源被处罚7.5万元符合法律规定。

2016年6月,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请求,金海源遂提起上诉。

二审庭审时,主管环保工作的肇庆市副市长李腾飞坐在被告席上。“我心里反而镇定下来了,不管结果如何,我要向副市长说一说企业的委屈。”陈照华告诉笔者。

金海源在最后陈述中提到这些问题:近几年市场不景气,企业经营举步维艰,225万元罚款对于小公司来说意味着关门大吉,“环保理念应该是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让企业关闭,行政处罚是管理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陈金銮告诉笔者,鉴于当时不少受处罚企业普遍存在“环保不能牺牲经济增长”的想法,副市长出庭应诉正是为了回应企业关切,同时向全社会传递肇庆铁腕治污的决心。

金海源股东之一的李广大坐在旁听席上,他告诉笔者,副市长在庭审全程表现得平易近人,尤其是一句“明白各行各业都很难”打动了他,“政府理解企业生存的难处,我心里的气就消了一些”。

回到公司后,陈照华和李广大又合计了一番:金海源有稳定的订单,如果就此放弃实在可惜。思考过后,李广大作出了决定,再投入500多万元,一部分用于支付罚款,另一部分用于添置全新的废气处理设施。经过重组,李广大成为了金海源的最大股东。

2016年11月29日,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环保阵痛下企业转型

因为和政府打官司,金海源出了名,行内人都在猜测他们下一步怎么走,是偃旗息鼓还是重获新生?

笔者看到,金海源厂内3台静电消烟除尘器开足马力全力工作,即使其中一台有故障,另外两台也能满足24小时达标排放。新增的静电消烟除尘器和布袋除尘设备花费了300万元。

一年来,金海源并没有在“天价”罚款中倒下,相反的是,肇庆周边的大型屠宰场看到金海源不仅能够应对罚款,而且环保治理搞得有声有色,纷纷签下了年度猪血供应订单,而下游的饲料生产企业也将订单交给他们。

“除尘设备安装后,蛋白粉回收率提高了17%,废气变宝。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零库存’销售,长期订单增加了两倍。”陈照华告诉笔者,“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年底就能把投入在环保设备上的资金赚回来”。

陈金銮分析,金海源的逆袭有迹可寻,部分竞争企业因为环保要求不严,随意验收,结果经不起上级环保部门检查,反而要不停整改,重复投入。市场产生空缺,而金海源一步到位,顺利通过几轮检查,把别人做不了的订单都接了过来。“一年后再回顾这起环保事件,我们要感谢当时环保局的决绝和严格要求,把坏事变成了好事。”李广大说。

从2015年起,肇庆环保高压执法未曾停过。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认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不能再重复,脱胎换骨必将伴随着企业发展和政府管理的阵痛。

2015年曾被处以百万元环保罚款的鼎湖永盛化纤印染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企业在痛定思痛之后,两年前开始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投入资金降低污染排放,“企业在十年前就感受到环保压力,这两年来压力骤增,不加快转型升级,未来没有出路可言”。

(原题为《肇庆一企业遭遇天价环保罚单 官司败诉整改两年逆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