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揭晓,诗人评委高校巡讲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2017-12-03 08:5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2月2日上午,首届“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以下简称嘉润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该奖设奖人胡嘉润,组委会主任陈思和,顾问贾平凹、王安忆、虹影,英国作家亚当·威廉姆斯,程章灿、朱天心、唐诺、焦桐、黄灿然、陈先发等各个奖项终审评委出席颁奖礼。

颁奖典礼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慕梁 图

嘉润文学奖是第一个由大学师生自主发起设立、面向全球华语大学生的民间综合类文学奖,该共设置了新诗、旧体诗词、散文、中短篇小说、戏剧、文学翻译等六个类别的奖项。

戏剧表演《罗密欧与Juliet》(片段)

经过初审、复审,和终审评委一个下午的闭门匿名终审,最终产生了六个奖项共23位主奖获得者以及37位评审团奖获得者(名单附后)。除了嘉润文学奖这项重头戏之外,诗人评委高校巡讲、全国文学社团市集、多场文学讲座,共同构成了嘉润文学嘉年华。

“用华语写作就是中国文学”

该奖顾问王安忆对嘉润文学奖的定名为“华语文学”十分肯定,她认为,如果要给世界文学地理版图的话,划分标准就是语言。

王安忆去年在纽约某高校担任驻校作家,期间逛了一些书店,发现很难找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本。“他们美国人或者说西方人,不喜欢看译文,就喜欢看他们自己的文字写的作品。但是我们中国人正好相反,我们特别重视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在王安忆看来,只有坚持自己的语言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语言的版图就是文学的版图。所以我非常赞同这个定名,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你用华语写作就是中国文学。”

当然,素来“耿直”的王安忆也不吝给年轻的获奖者一些提醒。“我看到宣传册上写着‘一批文学的新星冉冉升起’之类的话。我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作为文学的新星,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冉冉升起。文学的升起真的不一定是冉冉的,它的过程可能非常曲折,也可能就放弃了,什么都有可能。”王安忆认为,文学不是一个早慧的艺术,可能和青春不是那么直接有关系。“它是需要很长久的日子才能考验出来的。还得看将来你是否能逐步逐步地从文学里面汲取到更大的乐趣,使你愿意为它服务。”

用中国的食材和想象力做文学这道菜

英籍华人作家虹影是复旦校友,这次回到母校,她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是她认得出来的,承载她记忆的景观都消失无影了。“但是文学可以把消失了的打磨出来,唤醒我们的记忆,通过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英籍华人作家虹影

她还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她在北京用中国本地的食材,加上自己的巧思,为一位苏格兰朋友制作苏格兰传统食物Haggis的过程。朋友给出的评价是没想到在北京能吃到比在苏格兰还正宗、还美味的Haggis。这让本来忐忑的虹影很有感触,她觉得创作也是这样的,“你要发挥你的所有特点,你用中国的食材,用中国的想象力来做这道菜。”

“嘉润文学奖有可能成为新时期文学革命的萌芽”

在颁奖礼的前一晚,组委会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在复旦大学光华大道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48个文学社团,各显神通,他深受感动:“我当时就想到现在是2017年,100年前是1917年,这是新文化运动正式开始,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的一年。”在陈思和看来,新文化运动是当时的60后校长蔡元培的支持,70后的陈独秀领导,80后的鲁迅、钱玄同、李大钊实际推动,90后的胡适、刘半农正式上阵,这样一个团体发起的一场改变中国命运、推进中国文化现代性的伟大运动。

“它直接影响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批作家,老舍、巴金、徐志摩、沈从文、郁达夫、张爱玲、丁玲等等,他们基本上都是1890年代末到1910年代出生,对应的正是现在的00后、10后,就是在座的同学们。”陈思和认为,五四新文学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到今天其实是到了转型的时候,应该有一场新的文学运动兴起。这场运动应该是在我们的00后、10后的年轻人勇敢地走上文学舞台,改变我们的文学状况,真正创造出体现新时期文学精神、文学审美的文学。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今天就是见证,嘉润文学奖就是萌芽。”

唐诺(左一)、贾平凹(右一)为散文奖主奖获奖者颁奖。

“即使成名,也不代表文学成功”

据介绍,首届嘉润文学奖评选活动征稿以来,获得了全球高校华语文学创作者的极大关注。最终,组委会收到来自内地高校及英美、港台等高校参赛者的有效作品3000余篇。参赛者中,有科班出身的文学博士,也有理工精英;有刚刚踏入大学的新人,也有初展头角的校园写作者。

对获奖作品的水准和质量,各个奖项的评委都给予了肯定。散文奖评委舒飞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10件终审作品都展现了很高的成熟度,让他感到特别惊讶。旧体诗词奖评委侯体健认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旧体诗词一直是被打倒的对象,但是现实也雄辩地证明,旧体诗词的形式是充满生命的,积淀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我们当然不必期待再出现李白杜甫,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旧体诗词仍然是中国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重要的载体。”

贾平凹

在当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虹影在对听了四位新诗主奖获奖者的作品朗诵后,不吝溢美,认为他们可以与西川、芒克、王家新媲美。而该奖顾问贾平凹也在对未获奖者的鼓励里特别提到,“文学是长久的事业,并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即使成名,也不代表成功。”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