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上海交通大整治:创新管理带来良好秩序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李佳蔚
2017-12-16 14:4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11月30日上午10时,市民罗俊扶着父亲经过上海华夏中路上的人行横道,父亲步子小,走一半红灯就亮了。罗俊左右张望,几辆经过的汽车纷纷停在斑马线前,等他们走过。

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原本略有紧张的罗俊顿感温暖:“可以感受到,上海的交通秩序正朝着越来越文明的方向变化,这样的变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当日下午,在人流和车流穿梭不息的延安中路,市民张先生推着共享单车走在人行道上。他在手机里下载了上海交警部门推出的“骑行地图”,知道延安中路属于非机动车禁行路段,他说,“骑车之前先看看哪些地方不能走,一会到常德路我就可以骑了。”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人正因文明的交通秩序而受益,同时,这些人又是文明交通秩序的身体力行者。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警方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年间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23.8%、14.7%、38%,九成受访市民对大整治成效表示满意。

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上海有着多种多样敢为人先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手段。

2016年9月26日,上海,在延安路华山路路口处,有醒目的黄色指示牌上提示驾驶员“电子警察监管(违法鸣号)”,下方则曝光了违法鸣号的车辆号牌。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新科技维护道路秩序

12月1日上午9时,浦东新区康新公路秀沿路路口交通繁忙依旧。澎湃新闻记者当日走访注意到,在这个宽敞的十字路口,虽然没有交警指挥,现场听不到鸣笛声,看不到“大弯小转”,汽车经过时会主动礼让行人,交通秩序井井有条。

“‘十合一’电子警察帮了大忙,这也是我们一贯讲求的‘向科技要警力’的实践,”1日,浦东交警支队六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季铮这样向记者解释,技术治理,正在不断提升上海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今年10月份,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试点研发的最新“十合一”多功能复合型电子警察,已在这个路口投入执法。

这批“十合一”电子警察同时具备抓拍机动车闯红灯、违反禁止标线、逆行、左转不让直行、不礼让行人、停车越线、大弯小转、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违法掉头、占用非机动车道等10种违法行为。季铮介绍,“十合一”电子警察投入上述路口之后,这里交通违法行为从之前每天十余起已降为1至2起,对交通管理工作起到很大辅助作用。

正准备过马路的葛晓彬对此颇有感触。他在康新公路东侧的电子厂上班,每天都经过这个路口。葛晓彬告诉记者,由于电子厂有数万名员工,车流集中的康新公路秀沿路又是他们必经之地,每天进进出出,通行安全成了他们关心的重中之重。

“以前有交警执勤时,这里车辆秩序很好,但交警不可能24小时站在这,他们一走有的汽车就开得很冲。”葛晓彬对记者表示,现在这个路口情况大为改观,即便没有交警现场执法,过往车辆同样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遇到行人过马路会主动停车礼让。

在市中心工作的市民王悦对交通大整治也颇有感受,她的感受之一是“鸣号的噪音没有了”。

王悦的工作地点在静安寺附近某大厦里,靠近延安路华山路。在这里,鸣号的消失和警方投入的一款“违法鸣号查处辅助系统”不无关联。记者注意到,延安路华山路路口处,一块显示屏24小时不停滚动着一个个车牌号码。如果机动车乱鸣号,就会被实时捕捉和记录下来。

这一“违法鸣号查处辅助系统”自2016年8月投入使用以后,该路口查处的违法鸣号行为从当年10月的4657起,大幅下降至今年2月的575起。

不仅仅是交通管理,最新技术手段也在城市安全综合治理中发挥作用。上海交警开发的“失格驾驶人违法行车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筛查、人脸比对等技术,截至2017年10月已查处失去驾驶资格仍违法驾驶的人员791人,其中包括多名因吸毒被注销驾驶证的违法人员。

“路畅了,顽疾少了。”一名私家车司机谈到交通大整治效果时说。

交通“样板间”探索智慧管理模式

机动车违法便于查处,但量大面广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一直为市民诟病。为解决这一执法难题,从政策制定到技术投入,上海不断进行着智慧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真的不知道不能在这里骑,饶我一次行不行?”11月7日,在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路口,十分钟之内,黄浦交警一大队民警钱亮拦下两名在禁骑路段骑行非机动车的外卖送餐员,其中一人求饶道。

该路段是上海划设的448个行人非机动车交通“样板间”之一。2017年10月,上海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上海第一批街镇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行为样板路段、区域,共涉及全市16个区218个街道(镇、乡、工业区),448处路段和区域。

这名被处罚50元的外卖送餐员告诉记者,以前他觉得只要“躲开”交警就能“钻钻空子”,现在违法行为早已无所遁形。交通“样板间”的划设,使得同在该路段的外滩风景办、街道居委会等多个部门全面参与管理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威慑力大大提升。

跨部门综合治理的效果立竿见影。据黄浦区交警一大队教导员朱永进向记者介绍,今年9月,中山东一路沿线处理非机动车违法达2179起,这一数据在10月份则降为518起,降幅高达76.2%。

此外,“电子警察”的辅助执法范围已延伸至行人和非机动车。

9月2日上午7时47分许,设置在中山北路近金沙江路段的“电子警察”拍下一段视频: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男子,驾驶一辆电动自行车,紧靠非机动车道左侧,自南向北逆向骑行。

这一违法行为立即触发了路口抓拍非机动车逆行的“电子警察”。“电子警察”自动记录下了黑衣男子的违法全过程,并截取其清晰的正脸图。两天后,该男子接到属地交警支队民警的电话,并前往接受了处罚。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向记者介绍,这套抓拍非机动车逆行的“电子警察”8月底投入使用,不到一月,该设备就抓拍了30余起此类交通违法行为。而早在今年5月底,“电子警察”抓拍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也已投入试点。

交通文明的改善,一项项科技创新,一次次违法处置,这场史无前例的交通大整治是城市治理从理念到实践的创新探索。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习惯并相信,守规矩的“老实人”不会吃亏。

“说实话,之前没想过警察会管骑自行车的,现在发现管得好像来得越来越频繁了。”11月30日,在华夏中路金科路路口,一名骑着共享单车的女子对记者说,“其实这样很好,现在不管开车还是骑车的,包括行人过马路,都更讲规矩也更安全了。”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