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隆与“瓷母”的故事里,让年轻一代对我们五千年的历……
景德镇发布
2017-12-05 22:57 来源:景德镇发布 微博
看着王凯穿着龙袍扮成的乾隆,上一秒因花瓶繁复花哨的设计问题,被景德镇监工唐英低声嫌弃,下一秒入睡,在梦里见到偶像和老爹,再次被嫌弃,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里,他被三个人转圈嘲。
众所周知,乾隆审美的标杆就是《国家宝藏》里推荐的“瓷母”。这个高86.4厘米的各种釉彩大瓶,有15个装饰层,17种釉彩集合于一身。(见下图)
腹绘12扇开光图案,包括 “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画面,虽然五花八门全穿上身,实在不够美,但人家可是历代陶瓷工艺的集大成者。(见下图)
至于烧制难度有多大?
故宫的志愿者讲解员说,“瓷母”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拿第七层的窑变釉来说,烧制过程中,温度必须控制在1250℃与1280℃之间30℃里,高一度,或者低一度,都是不行的。而这种严格的条件,还需同时满足17种。烧制成功的可能只有约0.002326,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儿。也难怪愁得景德镇瓷器监工唐英连连摇头,甚至还小声吐槽了下乾隆的审美。
而从乾隆与“瓷母”的故事里,我们也会发现,文物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刻进民族血液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瓷母##陶瓷知识##cctv国家宝藏# @王凯kkw #王凯cctv国家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