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谈企业家精神:创新、坚守和家国情怀

澎湃新闻记者 卢梦君
2017-12-09 12:53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在12月9日的2017(第十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阐释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坚守和家国情怀,“做企业非常辛苦,企业家可遇不可求,如果有一个企业家,我们就应该保护他尊重他,给他创造环境。”

1956年出生的宋志平在大学毕业后即分到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工作,从技术员开始一路成长为中国建材董事长。他曾推动两条改革主线齐头并进,让两家国企(国药集团和中国建材)扭亏为盈,并进入了世界500强行列。

宋志平首先谈到,要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中国企业家是继承和发展的,是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清末到洋务运动,到民国实业救国,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到过去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新时代,中国企业家前赴后继,但是我们始终有一个信念没有改变,就是振兴中华。这是我们企业家,我们的信念所在。”

他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给自己的印象是,中国有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家队伍,以及比任何时候都有信心了。

“过去我们学习美国的亚科卡、日本的松下幸之助、韩国的金宇中,学过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企业家,但是今天呢, 我们有了马云、董明珠、刘永好这样的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这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一点。对未来,我们实际上有了这样一批海量的企业家,有满满的自信,这是很不容易的。”

未来究竟是什么?宋志平用一句话总结是,未来我们要站在世界舞台中央。

他引用自己前不久去格力工厂参观的例子说,格力的工厂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在那看到的是就是世界一流的企业,“我在那里(对董明珠)讲了两句话,第一,明珠你真能干;第二,其实你干的比说的好。”

对于中国建材,宋志平也举例说,过去十年,中国建材在“一带一路”国家建造了312条大型水泥装备生产线,60条大型玻璃生产线,占到市场的65%。“30年前,中国的这些生产线都是德国引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跨国公司的技术和装备来源地都是中国,而且一家公司居然供应了65%,这是很不容易的。”

不仅在传统建材领域,在新材料领域,中国建材也在打破垄断。“比如碳纤维,昨天,我和商飞负责人见面,我告诉他,过去碳纤维买的是日本和美国的,今天不用了,中国建材完全可以批量供应。TFT(薄膜晶体管)过去我们做不了,都是美国和日本人卡我们的脖子,电视机上的这些玻璃占整个电视机成本的40%,但是现在中国建材打破了垄断。中国建材生产的薄玻璃甚至超过他们,美国最薄玻璃是0.2mm,我们是0.15mm。”

宋志平说,我们正在迈向中高端,一些企业正在从中高端迈向高端。我们在很多领域从跟跑并跑到了领跑,很多产品不输给他们。

他还强调,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既有民营企业家也有国有企业家,他们是孪生兄弟,共同支撑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宋志平还谈到,未来最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发文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并用九句话36个字总结企业家精神——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宋志平将自己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概括为三句话:创新精神,坚守和家国情怀。

他说,自己过去近四十年一直在企业,从技术员到销售员到厂长到总经理到董事长,到一段时间内兼任两个董事长。“我们做企业,需要无数企业家坚守在岗位,做企业是非常辛苦的,是压力巨大的,企业家可遇不可求,如果有一个企业家,我们就应该保护他尊重他,给他创造环境,让他能够持之以恒坚守岗位把企业做强做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