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津彭宇”做好事扶人还是驾车撞人,法医虚拟解剖还原真相

2017-12-12 08: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案件评述

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2009年的天津许云鹤案……究竟是年轻人撞倒老年人后拒不承认,还是老年人自己摔倒后讹诈做好事扶人的年轻人?这一度成为舆论热点,甚至引发坊间热议“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话题,“先拍照,后扶人”也成为对行善者的忠告。2017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官微发文:“近年来,路人对遇险者作壁上观的类似新闻不断在各地反复上演,而每当类似新闻出现,‘彭宇案’就会被再次纳入公共讨论的范围。一时间,‘扶不扶’仿佛成了一个困扰人们多年的中国式难题,提供救助怕被对方反咬一口,不提供救助又将面临良心上的谴责,甚至这个话题还上了春晚。”十年之后重提旧话,可见此类事件在民众心目中影响力的持久与深刻。

彭宇败诉,源于相关的证言和优势证据规则。而许云鹤败诉,则源于科学、严谨的司法鉴定。司鉴所在事发三年后,许云鹤案二审期间,受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委托,开创性地利用“虚拟解剖”及“损伤生物力学重建” 技术还原了真相。鉴定人陈忆九、陈建国等再次勘察现场,全力搜集可供鉴定使用的原始资料,采用最前沿的方法进行研判,并且在法庭的多媒体上演示了鉴定原理和依据。许云鹤在庭上低头无语。

被媒体称为“将关于社会道德滑坡危机的大讨论引向高潮”的许云鹤案,终于在科学证据的支撑下经过依法审判画上了句号。该案也位列“201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典型案件”之首。

是扶人还是撞人谁在说谎

把扶人者指为撞人者,往往会被认为是冤枉好人恩将仇报,道德谴责之声鹊起;而撞人者辩解自己是扶人者,则会被认为道德败坏公然说谎,以逃避法律责任。2009年发生在天津的许云鹤案就是这样一起真假莫辨,备受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案件。真相何在?直至案发三年后,法医给出了答案……

李正东,高高大大,棱角分明,从外貌看,更像一名刑警。但他从事法医已有五年之久。最近,他及时出手,利用“损伤生物力学重建”技术还原了一个杀人案的真相,让山东高院在复核一名死刑犯时“刀下留人”。

而五年前,他还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损伤生物力学重建研究课题是他攻读的方向。他的导师就是司法部司法鉴定所原所长、现党委书记陈忆九,我国“法医损伤学致伤机制重建”研究课题的领军人物。

2012年的某一天,刚刚上班的陈忆九就接到一个电话,是天津一中院领导打来的。“找你们不容易啊,这个案子唯有你们出手,才有可能真相大白。”

电话里所说的案子正是媒体广泛关注的许云鹤案。案发三年来,案件得到了各级政法机关的高度重视,尽管经过了一审判决,但依然破朔迷离、争议不断。特别是案件一审判决后,媒体对此案持续关注,舆论持续发酵,甚至到了要颠覆传统文化关于见义勇为的定义,这对于二审法院来讲,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

云鹤案事发现场

就这样,陈忆九接下了案子,并让自己的学生李正东参与其中。

“案件发生在2009年10月21日,当时许云鹤涉嫌与王秀芝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在调查中各执一词:许云鹤认为王秀芝跨越隔离护栏摔倒,他下车扶人;王秀芝则认为是许云鹤的汽车撞倒了自己。”李正东说。

而对于此案来讲,现场监控,没有;撞击痕迹,也没有。

“事故点刚好是个监控盲区,交警对车辆检验时已是三天过后,汽车已经洗过了,应该说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来还原事故现场。目击证人据说是有的,但因各种原因不愿意出庭作证。”李正东说。

在这种情况下,一审法院作出了“许云鹤承担40%民事责任”的判决。到底是公正判决还是冤枉了好人?有媒体把它当成了“天津版彭宇案”进行报道,也有媒体直接打出“助人为乐反被讹10万元”的标题……

X光片

“当时舆论压力巨大,法院提供的材料又少得可怜,我们请了上海医界最知名的骨科专家和法医学专家会诊,大家都觉得,这个案子要还原真相不容易。”李正东回忆说,“陈老师带着我们梳理出此前案件的三个争议点,在排除前两个争议点后,针对第三个关键点寻找鉴定技术突破口。

一是针对保险杠高度高于膝盖,撞击不成立的争议。陈忆九认为:汽车紧急刹车车头自然向下压,撞击时高度可以吻合。

二是护栏高度问题。许云鹤声称护栏“大约1米高”,那么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王秀芝要想跨越就容易摔倒。为此陈忆九等专家专门到现场实地勘察,发现护栏高度仅为50公分,王秀芝跨越难度并不大。

三是王秀芝右小腿骨折是撞伤、还是摔伤,抑或是撞击后摔倒所致?陈忆九决定利用“虚拟解剖”及“损伤生物力学重建” 技术来还原真相。

三维重建图

“这门技术的核心是用人体数据构建正常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模型,通过两者的对比,加载不同的致伤条件,模拟损伤形成过程。”尽管当时这门技术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但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李正东接下了这个活。

这是一个重复、漫长和枯燥的过程。

“当时比较幸运的是,医院保存了王秀芝案发时拍摄的双腿CT电子数据,这些数据很完整,是我们三维建模的关键。我先给王秀芝的右腿构建了损伤后的模型,然后再利用其左腿的数据用镜像(对称反转)的方式构建了右腿损伤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李正东说。

有限元模型

再接下来就是要对外力作用下的人体损伤过程进行仿真比对。“假设、求证、否定,再假设、再求证、再否定,我们从不同方向、按不同大小的力量对损伤状态加载求证,前后进行了100多次的加载,中间不留灰色地带,力求整个求证比对过程是完整而不留盲区的。”李正东说,这个过程下来,王秀芝的损伤仿真模拟渐渐明晰了起来。

根据这些完整的实验数据,陈忆九做出了判断:王秀芝腓骨小头骨折由撞击直接形成。

“陈老师认为,一方面摔倒致伤位置不符,作用力的大小也不符合摔伤形态;另一方面影像显示胫骨呈现倒T形骨折,符合撞击致伤的形态。”李正东说。

生物力学最直观地模拟了许云鹤案的事故现场,其说服力不言而喻,彻底避免了以往依靠“经验判断”而备受争议的尴尬。二审开庭,陈忆九亲自出庭,并当场呈现了生物力学模拟仿真的事故现场,面对这一切,许云鹤沉默了……

法院最终判决,许云鹤撞伤王秀芝的事实成立,根据各自事故责任,许赔偿王10.86万元。

法院判决后,舆论高度评价了鉴定结果,认为是科学的力量寻找了真相,还原了事实,厘清了纠缠于法律和道德上的双重难题。庭审现场外,轮椅上的王秀芝留下了泪,既为自己违法跨越隔离带造成事故感到后悔,也为法医寻找真相令她获得法定赔偿深表感激。

5年过去了,陈忆九先后担任了司法鉴定所所长、党委书记,学生李正东也已经是身经百战的主检法医。但许云鹤案给予这两位法医的不仅仅是身份上的改变。

“寻找真相是我的法定职责,在这个案件中,导师以身作则教会我严谨细致、眼见为实的执业精神,也让我具备了不怕困难、披荆斩棘的工作勇气。”李正东说。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鉴定人讲述|撞人or扶人?彭宇因证据规则败诉,而许云鹤败诉,则因司法鉴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